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_职业资格论文

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资格证书论文,制度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培训事业迅速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培训存在的严重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最突出的是偏重理论,轻视技能。单一的学历文凭制度,引导求学者单纯追求大学文凭,引导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其恶果是教育培训集中在少数人身上,经济建设中缺乏适用人才,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调,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极其低下,造成社会财富投入的巨大浪费。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党和政府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作出了战略调整。1993年10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在我国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1994年2月,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布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对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了总体部署。特别是由全国人大通过,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我国第一部《劳动法》也作出了相应规定。可见,实行职业资格证书是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新战略,是经济改革的迫切需要。下面就实行职业资格证书的意义及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初步设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实行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意义

1.改变了单一的学历文凭制度。学历是学习经历的凭证,表明一个人所受文化知识教育的时间长短。但它并不表明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能力。学历高低与能力大小不完全是对等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多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以此作为上岗的凭证,即反映劳动者达到了本岗位的实际能力水平。从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来看,知识与能力都应具备。从劳动者素质角度来看,后者起决定性作用。实行职业资格证书,能重新确定用人标准,改变人们陈腐的人才观,对我国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发展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适应了培育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市场,它与其它要素市场一样,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人才的需求是有层次、类别和标准的,因此国家实行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能统一标准,划分类别,调节层次结构,就为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凭证,也为劳动力使用单位选人用人提供了方便。劳动力市场面向社会,提供各级各类人才,推动了人才流动、劳动力的合理调节,满足了经济的需要。职业资格证书与国际接轨后,还可向国外提供合格劳动力,促进我国的劳务出口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力。

3.有利于政府对劳动力的管理。过去我国政府对劳动力的管理仅限于数量的控制,而没能对劳动力的质量与结构进行有效控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后,就可以通过证书对劳动者的素质程度进行监控,对劳动力的结构随时进行调整。因为国家进行职业分类,制定职业标准,按标准进行考核鉴定,达到标准方能成为合格劳动力。因此标准控制了劳动力的质量。证书的发放控制了各类劳动力的人数。政府在对劳动力进行有效管理的时候,也扩大了社会服务的职能。

4.有利于解决企业在教育培训、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老大难问题。

一是提供了新的用人标准,能刹住文凭风。企业用人讲究文凭往往出现有文凭无实际能力的情况,企业在这个问题上深受其害。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企业用人有了更实际的标准,职工就不会再去追求单一的文凭了,他们就会立足岗位,努力获取各类资格证书。“文凭风”可自然而止。

二是能使职工的求学目标与企业的教育培训目标达到一致。过去企业为了提高职工的素质,要求职工立足岗位,努力钻研业务,而职工因用人标准是看文凭不管能力,造成了职工不想学的局面。教育投入不少,但收效不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企业以“证”取人用人,就很自然地引导职工把学习目标转向岗位,如果把“证书”与待遇挂起钩来,职工的求学目标就会与企业的教育培训目标达成一致,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

三是使育人用人一体化目标成为现实。企业利用职业资格证书对就业者进行准入控制,利用证书的等级确定职工的待遇,这样,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增加个人就业选择机会,提高工资收入福利保险待遇的主要手段,就会驱使劳动者积极地参与培训,为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企业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能够提高队伍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各项激励措施就会顺利出台,主动将培训、使用、待遇结合起来,这样,企业职工教育就能真正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劳资分配、人事工作融为一体。

二、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设想

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该建立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框架之内,并以之为主体。但是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职业资格证书应该体现企业自己的特色。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对就业、执业者进行准入控制,而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作为上岗晋职、晋级的资格凭证,因此,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体讲是完善了的持证上岗制度。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证书体系(包括标准体系)”、培训体系、考核发证体系和配套政策体系等几个部分。

1.证书体系

1)关于工人证书体系:

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后,所有劳动者必须通过职业训练后才能就业,并且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录用工人,必须在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力中选择。因此,职业资格证书是企业工人的第一证书。就业后的工人来到具体岗位,不一定马上能胜任工作,这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按岗位标准进行培训,获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这是企业工人的第二证书。上岗后的工人,要继续发展、要获取更高报酬,必须按技术等级标准和技师标准逐级提高。技术等级证书和技师合格证书是与国家资格证书相统一的。助理技师合格证书,是根据企业自身实际设立的,我们认为,在技师之前设立助理技师,能调动青年工人的积极性,且为技师的评选增设了一段培养过程,有利于技师的成长。助理技师、技师虽然在技术理论要求上,分别与中级工、高级工一样,但在技能要求上高于中级工和高级工,这就是助理技师与技师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这一证书体系,由低到高,序列层次清楚,有利于培训,有利于激励工人岗位成才,有利于考工晋级的实现。

2)关于干部证书体系:

对干部学历证书的要求是一个基本要求,特别是专业性强的岗位,没有一定的学历水平,是不行的,笔者认为对学历的要求应当保留。国家推行“双证制”(即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意在全面要求,不能偏废。在干部队伍中,理论知识的深广程度,制约着专业能力的发展前景,因而干部上岗不能完全放弃对学历的要求。

以专业为主线,在专业技术干部(包括一般管理干部)中设立初、中、高专业等级,是与现行的专业职称结构一致的,不同点是,现行的专业职称测重于评定,人为因素较多,不利于专业技术干部的继续教育。改专业职称为专业等级,不仅要考试相应等级的外语,计算机水平,而且要把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的考核作为重点,这就加大了干部晋升等级的难度,促使其不断加强学习。

以岗位为背景,设立岗位资格证书,这是对专业技术干部上某一具体岗位的专项要求。有了一定的专业等级证书(职称),在具体岗位不一定能够适应,因为具体岗位对人的要求,往往是一个综合性概念,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与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相关知识,因此,专业技术干部上岗前必须取得岗位资格证书。

在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是某一专业的佼佼者,都是从一般专业技术干部中选择出来的,一般都具有专业等级证书和相应的学历,但要走上级别不同的领导岗位,还必须取得任职资格证书,任职资格证书的主要内容,侧重于管理知识、政策法规知识、领导能力与艺术、品格影响、开拓精神等。这是其它证书所没有的,是对领导干部的特殊要求。

3)证书采用的标准

每一种证书都应有相应的标准,哪一级发证采用哪一级标准。没有科学的标准,证书就失去应有的作用。

工人方面:

证书类别 采用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 发证机构的培训标准

上岗合格证书 企业制定的《工人岗位规范》

技术等级证书 国家颁布的统一技术等级标准

技师合格证书 国家颁布的《技师考评条件》、《高级技师考评条件》、企业制定的《助理技师考评条件》

干部方面:

证书类别 采用标准

学历证书 发证机构的培训标准

专业等级证书 国家制定的职业规范

岗位资格证书 企业制定的《岗位规范》

任职资格证书 发证机构制定的《任职规范》

2.培训体系

这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职工能否取证的保证体系。这个体系,大中型企业目前已较为完备,都建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但企业证书体系与国家证书体系融合之后,培训体系不仅仅限于企业,而是与整个社会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更大范围的培训体系,企业应当具有大教育的观念。这个体系的结构是:

国家(社会)——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和机构

行业(协会)——各类培训基地,高、中等专业学校

企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技能培训基地,各类岗位练兵机构等等

没有较完整的培训体系,就没有较完备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否将培训体系与证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能否结合得好,主要看企业的需要程度。各企业的证书体系在国家证书体系的框架内,可以有所不同,要因地制宜,同样,企业培训机构的设置也要根据需要来设定。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基本方向相违背。此外,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在培训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

3.考核鉴定发证体系

前面谈到,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建立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框架内,企业所发证书只是对国家证书的补充与完善,那么,考核鉴定发证体系,就包括了国家、行业、企业三个方面。这三者组成了一个主导与从属、相互补充、层次分明的考核鉴定发证体系。普遍性的、较高层次的由国家(或行业)考核鉴定发证,特殊性的、中下层次的由企业考核鉴定发证。只有统一规划,分层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考核鉴定发证是一项政策性强的工作,考核鉴定发证体系的建立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国家、行业、企业三结合的发证体系已摆在我们的面前。这里主要谈谈企业怎样建立考核鉴定发证体系。

1)建立考核鉴定发证的组织机构

职业技能鉴定站是国家劳动部审批的技能鉴定机构,代表国家行使鉴定职能。企业申报,由国家批准挂牌。

2)建立考核鉴定基地

基地包括理论考试基地和技能考核基地两种。前者可以设在企业的培训中心,要有固定的教室及配套设备。后者可以设在企业的各基层单位。如荆门石化总厂已设立了炼油工、电工、钳工、仪表工、化验工、焊工、车工技能鉴定基地。技能鉴定基地的装备水平一定要走在科学技术的前沿,干部的业务能力考核基地可设立在有关职能处室、研究院(所)。

3)培养组建考评员队伍

考核鉴定发证要有一批过硬的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要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担任考评员。石化企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由总公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培训与考核,由总公司人事教育部授权的管理部门审核,并报劳动部核发《考评员资格证书》和胸卡。总公司规定石化企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任期为三年,三年期满重新考核换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条件,总公司已有规定:即必须具有高级工或技师、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资格;鉴定技师资格的考评员必须具有高级技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作风正派,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较高,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知识)。熟悉职业技能鉴定的业务,热爱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熟练运用职业技能鉴定技术。

干部队伍资格证书考评员,也应按上属原则进行培训选定。其基本原则是由高职务、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与领导担任。由总公司管理的领导干部由总公司一级考核发证。

4)建立考核鉴定试题库

国家劳动部颁布的《职业技能鉴定规定》中指出,考核题库由国家统一组织建立。且只有技能鉴定中心才有资格建立考核鉴定题库,技能鉴定站无权建库,进行技能鉴定时,石化企业必须使用总公司技能鉴定中心题库中的试题。但是,由企业自己发证的部分(如上岗合格证)仍由企业自己建库。

建库的基本要求是:严格按照标准命题,等级要分明,题型要合理兼备(题型主要有:填空、判断、选择、问答、计算、视图、改错、分析、方案设计、实际操作等),出题方式要自动化、保密性强,题量要达到一定规模。

5)建立健全考核鉴定的各种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是考核鉴定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体系,主要有《考核鉴定程序》、《考核规则》《考评员工作守则》、《技能鉴定收费标准》、《考核鉴定基地管理办法》等等。

4.配套政策体系

为了保证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顺利实施,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效力,仅有证书制度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必要的配套政策,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主要有下列方面:

1)教育培训方面有:《岗位培训制度》、《继续工程教育管理办法》、《学历培训制度》等;

2)劳动人事制度方面:有奖金挂钩政策,技术等级、专业职称与技能工资挂钩政策,岗位资格证书与岗位工资挂钩政策、任职资格与职务晋升挂钩政策等等。

综上所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个庞大的政策系统,它的建立与实施将带来诸多方面的变化与改革,其意义是深远的,其作用是巨大的,然而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标签:;  ;  ;  ;  

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_职业资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