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论文_李秀娴

浅谈如何进行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论文_李秀娴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多方面阐述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意义,然后从管廊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管线如何入廊、管廊断面的选择及一些重要节点的控制等来说明综合管廊规划的一些主要步骤。

关键词:综合管廊;可行性;工程管线;地下空间;管廊断面

1.建设综合管廊的意义

1.1 综合管廊的定义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1.2 建设综合管廊的意义

城市道路下的工程管线主要有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管线、通信综合管线(电信管线、移动通信管线、联通通信管线、广播电视管线)、供热管、燃气管等多种,为确保工程管线系统的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地下空间资源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及其它各项工程的关系,为工程管线的管理提供依据,需要进行管线综合。而地下综合管廊恰恰可以解决地下管线较多带来的各种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极大的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由于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优美了城市的景观;由于架空管线一起入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如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期间,神户市内大量房屋倒塌、道路被毁,但当地的地下综合管廊却大多完好无损,这大大减轻了震后救灾和重建工作的难度。总之,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2.综合管廊规划的主要步骤

2.1 进行建设可行性的分析

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涉及到的部门及专业较多,因此不能盲目进行规划设计。

首先要看一个城市的经济、人口、发展情况、管线多少等是否需要建设综合管廊。建设综合管廊的造价是比较高的,虽说国家有财政补贴,但还有一部分需要自己承担,因此经济比较关键;还要看城市的规模、人口、发展情况、开发强度及地下管线的多少,如果说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城市,人口也不多并且还逐年减少,以后的发展也多方面受到限制,而且地下管线类型也比较简单,那么,本人认为也没有必要建设综合管廊。

还要考虑城市地下空间、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等是否适宜建设综合管廊。综合管廊一般有几米高几米宽,也就是对地下空间大小要求高,如果现状道路狭窄且没有条件拓宽,或者有人防、地铁、商场等其他建(构)筑物占用道路地下空间,那么综合管廊也没有办法在此道路下建设;对地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地下全部都是难以开挖的岩石,那可想而知对于挖一条综合管廊来说是多么困难,也许造价上要翻几倍了。如果地下土质松软也不足以承担一个综合管廊的重量;还有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对综合管廊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那么,像电力电信可以考虑架空而不是下地了。

2.2 进行管线入廊的分析

如果通过详细分析,确定了建设综合管廊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那么接下来就是管线入廊的分析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要与各相关部门对接来获得有关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广电、燃气、供热等工程规划和新(改、扩)建计划,以清楚的掌握规划城市对各类管线的需求,包括市政道路下各管线的类型、管径及数量情况等。

再根据道路情况、地下空间情况、轨道交通、人防建设规划等,确定哪些道路下可以建设管廊,并且结合各道路下管线数量及道路等级来确定哪些是主管廊、哪些是支管廊,哪些可以用缆沟,哪些可以直埋。综合管廊的建设并不是说所有市政道路下都是建设综合管廊,而是将管廊、缆沟以及直埋相结合。

最后就是确定管线入廊的时序。主要是根据城市优先发展的方向、各区分期建设的时序、对管线类型需求的程度以及一些项目同步实施的可行性来确定管线入廊的时序。

2.3 管廊断面的选型

综合管廊根据其所容纳的管线不同,其性质及结构亦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综合管廊、干支线混合综合管廊四种。干线综合管廊一般设置于机动车道或道路中央下方,主要连接原站(如自来水厂、发电厂、燃气制造厂等)与支线综合管廊。其一般不直接服务与沿线地区。沟内主要容纳的管线为电力、通讯、自来水、热力等管线,有时根据需要也将排水管线容纳在内。在干线综合管廊内,电力主要从超高压变电站输送至一、二次变电站,通讯主要为转接局之间的信号传输,燃气主要为燃气厂至高压调压站之间的输送。干线综合管廊的断面通常为圆形或多格箱形。

地下综合管廊断面应满足所在区域所有管线入廊的需要,符合入廊管线敷设、增容、运行和维护检修的空间要求,并配建行车和行人检修通道,合理设置出入口,便于维修和更换管道。地下综合管廊应配套建设消防、供电、照明、通风、给排水、视频、标识、安全与报警、智能管理等附属设施,提高智能化监控管理水平,确保管廊安全运行。要满足各类管线独立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需要,避免产生相互干扰。

2.4 重要节点的控制

综合管廊在规划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各主管廊、支管廊等的连接关系,以及管廊内主管线与支管线如何进行连接等;明确管廊与道路、轨道交通、地下通道、人防工程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间距控制要求;还要合理确定控制中心、变电所、投料口、通风口、人员出入口等配套设施规模、用地和建设标准,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明确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和报警、排水、标识等相关附属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以及明确综合管廊抗震、防火、防洪等安全防灾的原则、标准和基本措施。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地区的不断扩张,综合管廊的建设模式由于符合土地资源的节约综合利用这一国家要求而得到了广泛的要求。不仅如此,它还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综合管廊将各类公用管线集约化地敷设在同一条隧道内并进行集中管理,形成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它已经成为了衡量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同时,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是复杂的、有前瞻性的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面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地下管廊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汤健. 浅析城市综合管廊规划与建设[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

[2]陆敏博,王新庆,王志红. 城市综合管廊标准断面设计要点探讨[J]. 给水排水,2016(8):115-117.

[3]周志刚. 浅谈大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J]. 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3):218-218.

[4]王曦,祝付玲. 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研讨——以无锡太湖新城为例[C]//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1.

[5]尹力文.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实践[J]. 深圳土木与建筑,2016(2):61-71.

论文作者:李秀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进行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论文_李秀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