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孔灌注桩有其特有的承载力大、噪音低、对相邻建筑影响小、施工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探讨了市政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市政工程中桥梁建设的迅速发展,桥梁基础施工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近些年得以广泛应用。这种施工技术的适应性较强,而且施工过程的成本花费适中,整个施工过程较为简单,在当前的市政桥梁工程基础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
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
钻孔灌注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成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承载力和桥梁的安全使用功能。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桥梁工程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1.1原料配置
混凝土原料的选择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异常重要,宜选用卵石、石子含泥量小于2 %,以提高砼的流动性,防止堵管。一般砼初凝时间仅3~5小时,只能满足浅孔小桩径灌注要求,而深桩灌注时间约为5~7 小时,因此应加缓凝剂,使砼初凝时间大于8 小时,为了使砼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动性,应按合理的配合比将水泥、石子、砂子倒入料斗后,先开动搅拌机并加入30 %以上的水,然后与拌合料一起均匀加入60 %的水,最后再加入10 %的水(如砂、石含水率较大时,可适当控制此部分水量),最后加水到出料时间控制在60 秒内,坍落度应控制在180~200mm 之间,砼灌注距桩顶约5m 处时,坍落度控制在160~170mm,以确保桩顶浮浆不过高。气温高,成孔深,导管直径在250mm 之内,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1.2打桩工序
总体来讲,钻孔灌注桩施工一般由一侧向单一方面打,采用对称法打桩,自中间向四周打。打桩顺序直接影响打桩速度和桩基质量。因此,应结合地基土壤的挤压情况,桩距的大小,桩机的性能,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经综合考虑予以确定,以确保桩基质量。减少桩机的移动和转向,加快打桩速度,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打,桩机系单向移动,桩的就位与起吊均很方便,故打桩效率高;但它会使土壤向一作技术检灌注操作技术分为首批砼灌注与后续砼灌注及后期灌注三个过程。在前一过程中,砼灌注量与泥浆至砼面高度,砼面至孔底高度,泥浆的密度,导管内径及桩直径有关。孔径越大,首批灌注的砼量越多。
2、钻孔灌注桩技术
2.1埋置护筒
护筒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首要内容,利用全站仪定位桩体位置完成放样,规范设置桩体在桥梁工程中的平面位置,然后根据桩体位置淮备埋置护筒。护筒与桩体的中心位置保持在统一水平线。护筒对桩体而言起到保护作用所以护筒的直径要大于桩体,为保障护筒埋置的准确性规划护筒参数加:钢板材质、顶部埋置距离高于施工桥梁平面的0.3m、深度高于1.sm。埋置护筒时不能出现倾斜、偏倒,严格保持垂直状态俐用粘土填充稳定周围结构。
2.2制备泥浆
桩内灌注的泥浆主要是维护桩体稳定保护桩体的基础结构。泥浆制备需要根据桥梁工程的实际需要必须保障泥浆的合理性不能出现稠稀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备时使用碎粘土将合格粘土一次性灌入护筒内,采用设备冲击粘土呈现泥浆状态时实行钻孔。
2.3钻孔清孔
钻孔清孔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主要部分,首先完善各项准备工作稳定钻机位置营造钻机环境实际冲钻时加果存在不规则的石块河以利用粘土处理平整表面后,再次实施钻孔。钻孔时需要明确记录每一项施工行为提高泥浆的施工性能避免土层变化引发钻孔问题。钻孔完毕后实行适当清孔保障钻孔的完整性。例如:快速处理钻孔过程中多余的泥浆,尽量保持孔底清洁,防止沉淀狈l定清孔后的泥浆指标保持指标稳定。
2.4骨架制作
骨架制作以钢筋材料为主首先检验钢筋级配确定级配后按照制作设计定型钢筋笼结构,准确构建完骨架后,利用吊车安装。吊装方式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确定,一般分为单吊、双吊平衡钢筋笼的位置,防止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松散影响骨架的稳定性。
2.5水下砼的浇灌
2.5.1导管的安放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砼导管的规格,桥梁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所使用的砼导管一般采用螺口砼导管,其分解长度大于1米小于2米,且壁厚可达10mm,最下端一节的长度一般在5米,且一般采用直径为300mm的导管作为砼灌注导管。在进行使用前应当对导管进行质量测验,试验内容包括导管的承压试验、水密性试验以及导管接头的抗拉试验等,并进行组装编号,对其尺度进行标示。在安装过程中,应当保证导管的轴线顺直且位置居中,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由于碰撞造成的孔壁损伤,同时也应当注意防止钢筋笼的卡挂现象。
2.5.2砼浇筑
配制水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会受到水泥质量、用量以及施工技术的影响,因而应当注意选用标号大于425的水泥,且用量控制在380kg/m3,灌注结束后期初凝时间应当大于2.5小时;另外混凝土材料的主要原料还包括骨料,其质量也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因而在骨料的选择上也应当予以重视,选择粒径应当为1/6导管内径至1/8导管内径,且小于1/4钢筋最小径距,同时骨料最大粒径应当小于40mm。在配制细骨料时应当选用中砂作为级配原料。为了增加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应当选用0.4的材料含砂率,且保证材料中水灰比为0.5。另外应当将拌和物坍落度控制在180mm至220mm之间。
水下砼的浇筑。在进行水下首次砼浇筑时,应当控制导管深度,保证导管的下口同所需要关注的孔底距离保持在250mm至400mm之间,且关注过程中保证砼储备充足,在储料斗中始终有砼,且导管在砼之中的埋深在拔球后应当大于1米。当进行拔球灌注时,灌注作业应当为连续作业。测锤是用来测试灌注砼面高度的工具,应当在灌注后经常使用测锤对砼面高度进行探测,以便对导管埋深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应当派专人对砼灌注的状况进行记录。应当保证导管埋深始终保持在大于2米小于4米的位置,若情况特殊时则应当保证深度在大于1米小于6米的范围内。当灌注位置同钢筋笼接近时,应当减缓砼灌注的速度,以防钢筋笼出现上浮的问题,从而降低由于砼灌注产生的冲击力。桩顶的质量还应当通过加灌的方式予以保证,在灌注完成后还应当在桩顶进行1米左右的加灌,并在接桩前凿除多余的部分,并保证桩头紧密不存在松散层。在结束灌注前应当对灌注桩内的砼的数量进行核对,以确定灌注高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对提高市政桥梁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施工方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积累更多此方面的经验,不断提高市政桥梁施工的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质量获得相应的保证,才能够延长市政桥梁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清刚.李杰.市政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2]石仲达.市政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7.
[3]王亮.市政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房地产导刊,2017.
论文作者:张植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钻孔论文; 导管论文; 桥梁论文; 泥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