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知觉与情绪耗竭: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论文

压力知觉与情绪耗竭: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李嘉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 为探讨压力知觉、情绪耗竭、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采用压力知觉量表、情绪加工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简化版量表对兰州四所高校的490名在校学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与情绪耗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在压力知觉与情绪耗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个体能够通过提高心理韧性和获取社会支持来降低情绪耗竭。

关键词: 压力知觉 情绪耗竭 社会支持 心理韧性 中介作用

压力知觉这一概念被提出后,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压力反应是个体对情景和刺激的评价产物(Woolfolk,Riehardson,1979),或是一个认知过程(陈玫,1992),本研究采用杨廷忠(2003)对压力知觉的定义:压力知觉是指个体面对环境中的威胁性刺激时,认知系统加工和评价后所产生的主观感受,表现为紧张感或失控感。[1]情绪耗竭在国内外的研究中被作为独立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发现情绪耗竭在情绪劳动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并且情绪耗竭与焦虑和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2],消极情绪表达规则知觉与情绪耗竭有显著的负相关,消极情绪表达规则知觉水平越高的个体越不容易情绪耗竭[3]。心理韧性自20世纪70年代研究发展至今,众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韧性进行定义。目前,主要存在三种定义:以结果为视角、以过程为视角、以品质为视角。本研究倾向于采用品质性定义,即:心理韧性是在个体处于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快速适应或复原的一种能力(Norman,2000)。目前研究者已经比较一致地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4],能够有效帮助个体构建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个体降低心理压力水平、缓解心理障碍,并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5]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工作压力和社会支持对情绪耗竭的影响很大,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6]晏登莲(2014)研究发现,心理弹性高的同学在面对压力时的恢复力是很好的,压力知觉对心理弹性有负性的预测作用。[7]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可以作为个体的保护因子,帮助个体在压力环境中,缓解情绪耗竭,增强适应高压环境的能力。但是,国内将压力知觉、情绪耗竭、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结合探索的研究很缺乏。基于此,本研究探寻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个体提供解决因高压力环境引起的各种情绪耗竭现象的方法,帮助个体快速适应环境,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一、研究方法

(一)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对甘肃省兰州市内的四所高校: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其中有效回收问卷521份,回收率96.5%。回收问卷中数据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92.3%。其中男生217人占(44.3%),女生217人(占55.7%)。大一学生40人(占8.2%);大二学生40人(占8.2%);大三学生50人(占10.2%);大四学生360人(占73.5%)。

至于身体素质之间的相关,男女生50m与1000m或800m呈正相关,50m与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或仰卧起坐呈负相关,这与我们已有常识吻合,短跑与跳远都是体现爆发力的运动项目,同时也需要奔跑的能力。男女生立定跳远与1000m或800m、坐位体前屈相关,除此之外,女生立定跳远还与仰卧起坐有关。男生坐位体前屈与1000m、引体向上有关,女生坐位体前屈仅与体测总分低相关。关系的错综复杂,更加表明身体素质内在联系的紧密性,你影响我,我作用于你。虽然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二)工具

1.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

该量表用于测量被试者在最近一个月感知到的压力程度。量表采用五点计分法,总分50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感受到的压力越大。问卷第4、5、7、8项为反向计分项。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系数a为0.744。

2.情绪耗竭量表

采用Zimet编制、姜乾金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来测量被试者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水平。量表共12个项目,三个维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采用7点计分法,总分84分。问卷总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在环境中的领悟社会支持的程度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26[9],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系数α为0.920。

儒家思想之内涵、处事原则及方式,无不体现着对经与权的阐释。权,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变化,似乎与原则相悖,但却是对经的完美补充,于是便有君子之中庸,有经有权,小人反中庸。权,这一尺度生于人心权衡机能,生成固定之经后,又可以反过来帮助人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尺度的判断和运用。

对压力知觉、情绪耗竭、心理韧性、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六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六个变量间相关均显著(p<0.001),适合做中介效应分析。可以看出,压力知觉与情绪耗竭呈显著正相关(p<0.001),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其他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01),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其他支持三个变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1);情绪耗竭与压力知觉、心理韧性、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其他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01),压力知觉与心理韧性、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其他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01)具体见表1。

本研究选用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人口学变量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压力知觉在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女性的压力知觉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的压力知觉水平(t=-2.009*,p<0.05);情绪耗竭在性别和生源地维度上的差异性不显著;非独生子女的情绪耗竭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的情绪耗竭(t=-2.505*,p<0.05);心理韧性在是否独生子女、性别、生源地维度上的差异性均不显著。社会支持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三个维度中,家庭支持在是否独生子女和性别维度上的差异性不显著,城市个体的家庭支持显著高于农村个体(t=-2.974*,p<0.01);女性的朋友支持显著高于男性(t=-2.339*,p<0.05),城市个体的朋友支持显著高于农村个体(t=-2.209*,p<0.05);其他支持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性不显著,女性的其他支持显著高于男性(t=-3.281***,p<0.001),城市个体的其他支持显著高于农村个体(t=-2.398*,p<0.05)。

1.2.1 GGPPS启动子引物的设计 利用primer 6软件设计用于获得启动子不同缺失片段的引物,通过PCR扩增GGPPS基因启动子及一系列5'-端缺失片段。5'-端缺失片段与GGPPS基因启动子共用同一个下游引物GGPPS-R,在每条上游引物5'端加入SalⅠ酶切位点,下游引物5'端引入NcoⅠ酶切位点。根据他们上游引物在染色体上与基因转录起始点的位置分别命名为GGPPS1F、GGPPS2F、GGPPS3F。

4.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简化版(the 10-item 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

运用SPSS24.0对录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处理。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

(三)统计与分析

采用Wang等[10]翻译修订的10个条目录CD-RISC-10中文版弹性量表,用于测量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采用五点计分法,问卷总分50分,问卷总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在环境中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该量表信效度检验效果好,其内部一致性系数a为0.91,间隔两周的重测信度为0.90,适合在我国成年人中应用。[1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系数α为0.866。

二、结果

(一)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

(二)各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Baker等于2010年对情绪加工量表进行修订。EPS包括5个因子:情绪压抑、情绪失调、体验枯竭、加工不足、情绪回避。EPS经5名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2名英语硕士研究生翻译成中文。[8]本研究选取EPS中的体验枯竭因子部分作为测量被试者情绪耗竭的量表,量表共4个项目,采用五点计分,总分为20分。问卷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在环境中体验到的情绪耗竭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系数a为0.659。

表1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三)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析

根据对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已知,六个变量压力知觉、情绪耗竭、心理韧性、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间两两显著相关,满足中介检验的条件。为进一步验证压力知觉、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对情绪耗竭的影响,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压力知觉显著预测心理韧性(β=-0.444,p<0.001)和情绪耗竭(β=0.468,p<0.001),心理韧性显著预测情绪耗竭(β=-0.144,p<0.001),即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和情绪耗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压力知觉显著预测家庭支持(β=-0.138,p<0.001)、朋友支持(β=-0.169,p<0.001)和其他支持(β=-0.116,p<0.001),家庭支持显著预测情绪耗竭(β=-0.130,p<0.001),其他支持显著预测情绪耗竭(β=-0.111,p<0.001),即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在压力知觉和情绪耗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朋友支持在压力知觉和情绪耗竭之间中介作用不显著(β=-0.061,p>0.05)。本研究中介效应模型具体见图1。

图1 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的中介检验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在压力知觉与情绪耗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家庭支持(β=-0.130,p<0.001)与其他支持(β=-0.111,p<0.001)能够负向显著预测情绪耗竭,也就是说个体在压力环境中可以通过提高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的水平来降低情绪耗竭的水平。而朋友支持在压力知觉与情绪耗竭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能够更有效帮助个体面对高压问题,通过问题解决缓解情绪耗竭的心理情绪体验。而朋友支持更多的是个体宣泄心理压力的渠道,并不能直接有效帮助个体解决问题,心理压力不能根本解决,情绪耗竭的现象仍然会出现。

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与情绪耗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心理韧性(β=-0.144,p<0.001)能够负向显著预测情绪耗竭。这一结果可能由于个体可以通过提高心理韧性的水平来适应压力环境,减少情绪耗竭的现象。现如今社会发展带给个体越来越多的压力,压力事件也长期积累。而压力性生活事件作为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外因,不仅对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催化作用”[11],而且可能影响主观幸福感[12],心理韧性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需要注意的是,心理韧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可以从小开始有意识地锻炼,提升个体心理韧性,帮助个体深入接触社会时,能够更加有效且平稳快速地适应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我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好笑。”哈雷德对哲学家说,“你们简直太愚蠢了,既然躲起来了,为什么还要喊出声音来告诉别人?”

换在以前,念蓉肯定会在半烟的胳膊上狠狠地掐一下,然今天,她只是笑笑,坐下来,打开电脑。半烟为她冲一杯咖啡,又盯着她的脸研究半天:“和楚墨吵架了?”

参考文献:

[1]杨廷忠.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60-764.

[2]陈瑞君.零售业人员情绪劳动、情绪耗竭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6.

[3]洪娜.空乘人员情绪表达规则知觉-人格-职业认同与情绪耗竭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4]游丽琴.社会支持对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12):896-900.

[5]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5):1175—1177.

[6]丁萌萌.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7]晏登莲.高中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4.

[8]汪海彬.情绪加工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2):209-212.

[9]Zimet G D,Powell S S,Farley G K,et al.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J].J Pers Assess,1990,55(3-4):610-617.

[10]Wang L,Shi Z, Zhang Y,et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10-item Cormor-Davison Resilience Scale in Chinese earthquake victims[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10,64(5):499-504.

[11]McLaughlin,K.A.,Hatzenbuehler,M.L.Mechanisms linking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mentalhealth problems in a prospective,communitybasedsample of adolescents[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9,44(2):153-160.

[12]韩黎,廖传景,张继华.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幸福感:情绪调节与心理韧性的多重中介模型[J].中国特殊教育,2016(11):75-81+37.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0-0246-03

作者简介: 李嘉,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责任编辑:孙瑶

标签:;  ;  ;  ;  ;  ;  

压力知觉与情绪耗竭: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