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论文_彭晓燕

改变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论文_彭晓燕

彭晓燕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第二初级中学 530405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3-002-01

初中化学基本基本概念及原理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在初中化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学生只有掌握好了这些内容,才能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化学知识的学习逐步深化,遇到问题时才能迎刃而解。同时,掌握好这些内容,更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中心一环。然而初中化学理论课,相对其它内容来说,抽象深奥难于理解,知识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也相对较少。学生学习时往往会兴趣大失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以至于厌学。兴趣是最棒的老师,它总能引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主动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1]。如何才能在初中化学理论课堂上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从教学手段的角度来探讨理论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国外研究表明,人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综合运用语言、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具,把听觉和视觉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高达65%。可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多种感观,使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化学理论知识生涩抽象难懂,我们在课堂上应该综合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理论课上使用的教学手段可归纳为:

1、充分运用多媒体,利用图片、动画、录像、影视片断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可以利用图片展示分子、原子、原子的结构、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Flash动画展示化学反应的实质、离子的形成过程、原子和离子的结构、溶液的形成过程、分子的性质;利用录像或影视片断播放分子、原子等微观世界、原子弹爆炸、生活中的元素的故事等,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还能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2、利用实物、模型、挂图、标本等直观教具教学。知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直观教具的使用可以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在分子的教学中使用分子模型,在化学变化的实质教学中使用水果做成分子模型演示分子的分解及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可以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世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设计趣味实验演示或探究进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奇有趣的化学实验一直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它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它的直观、真切和印象深刻的特点对学生理解化学理论、巩固化学知识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在现行教材中,理论知识设计的实验极少,很多理论知识甚至没有实验。因此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的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并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铁树开花”;往一杯水中加入各种不同颜色的物质证明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制作大晶体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晶过程;模拟海水晒盐等趣味实验。

4、设计游戏竞赛的形式巩固知识。化学理论知识不仅要求理解,有很多还要求熟背。单纯的死记硬背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指不起劲,甚至会带来一些厌学情绪。在理论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小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快的将知识背下。例如利用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卡片进行比赛来巧记元素符号;用Flash动画模拟弓箭射鸟,按动鼠标射击小鸟身上正确的化合价来熟背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与物质名称连连看等等有趣的游戏,都能让学生兴趣和劲头十足。利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戏帮助教学,把知识的学习、智力、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寓于游戏之中,能够增添学习的乐趣,能让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变得有趣起来。

5、讲故事或化学史,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对故事非常感兴趣。他们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曾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会使东西被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化学理论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和熟记,但学生却常常抱怨化学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理解,识记时总是死记硬背,学习效果很差。如果能在化学理论课堂上穿插一些相关的化学小故事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理解掌握其中的知识内容。例如:讲授《元素》时插入门捷列夫在梦里制成元素周期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的来历;在学习“置换反应”的概念时,可以讲讲“化铁成铜”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时讲讲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故事,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及学习兴趣。

6、课外阅读科普读物。科普图书通常将抽象的概念与生动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语言浅显,生动有趣,图文并茂,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拓宽他们的视野。

要在理论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习情境,增加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和愉悦性,才能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断”在理论课堂上。

论文作者:彭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改变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论文_彭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