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探讨论文_侯觅

骨科手术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探讨论文_侯觅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摘 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共对40例骨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采取常规性护理措施之外加强观察、早期活动、穿弹力袜、抗凝药物使用等,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否采用彩色超声、血气分析、螺旋进行诊断,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防护理组即观察组的深静脉栓塞发生较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关键词】骨科手术;预防性护理;深静脉血栓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nursing method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 Methods: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40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2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For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routine care measures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addition to routine car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observation,early activities,wearing elastic stockings,anticoagulant drugs used to observe the two group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r not using color ultrasound,blood gas analysis,spiral diagnosis,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P <0.05). Conclusion:Prophylactic nursing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Keywords:orthopedic surgery; prophylactic car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骨科手术后的预防性护理主要针对切口感染和深静脉血栓两种,本文主要讲有关于深静脉血栓方面的内容。深静脉血栓的形成(deepvenoustllrombosis,DVT)主要是指在深静脉内部血液不能正常的进行流通,出现了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便导致了血栓的形成,致使静脉的回流受到阻碍,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发生障碍,严重的情况下坏会致残。该症为在骨科手术术后极为常见和多发,是一种极为严重的骨科术后并发症。因此,骨科手术后必须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减小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概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本人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共对40例骨科患者骨科骨科手术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40例,女16例,男24例;年龄为45一76岁,平均为(50.27士8.67)岁,其中60岁以上7例,创伤或骨折16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2例,脊柱手术6例,因感染手术6例。手术时间36~145 min,平均60.8 min;将40例患者分为将上述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术中补充血容量、维持好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及时更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的平衡;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家属如何护理宣教有关术后血栓的预防情况等护理。

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外,要加强对高危患者的观察,了解其肢体是否出现肿胀、肤色变化、温度下降等状况,并且需要评估危险因素。术后1周多进行主动活动,加大对肢体左侧功能的锻炼。除此之外,需要对骨科手术患者的下肢穿带可以逐级进行加压的弹力袜等。

2.结果

两组结果护理后从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例数分别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20例,有1例发生下肢肿胀及疼痛,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0例肺栓塞,对照组有3例发生下肢肿胀及疼痛,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1例肺栓塞。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30%,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5%,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结论

骨科手术可造成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高凝状态,使患者易形成血栓。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导致很高的 DVT 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形成下肢血栓,重者导致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栓塞,容易并发死亡[2]。近年来随着关节置换等逐年升高,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导致的死亡率有所上升,为降低死亡率,除围手术期做好相应的治疗外,护理的有效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术后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很好的效果。

深静脉血栓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康复进程也会受到影响,近端深静脉血栓还可造成下肢长期肿胀,甚至溃疡。但是,目前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和治疗尤为困难。目前的观点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的高凝状态、静脉壁的损伤、血液回流减慢的综合结果。因此,深静脉血栓常规使用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对于具有易患因素的高危患者应特别注意加强预防和积极护理。所以,针对形成的机制予以加强观察,防止出现后难以挽回,穿弹丝袜,降低血流的速度,使用抗凝药物加上早期活动,促进血液的循环等预防性护理,就可大大降低DVT的形成。预防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近年来我科在整体护理中实施“预防优于治疗”。另外,下肢的关节置换手术,老年人,既往有血栓形成史的患者以及长期的卧床休息等均是DVT的高危因素,所以,在临床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对DVT的高危因素进行密切的观察,尽可能的采取各种方法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通过对40例骨科手术后患者实施有效而可靠的预见性护理,显著降低了 DVT 的发病率。从而有利于患者躯体的康复,提高了其生活质量,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日、医疗费用和死亡率。本研究认为重视对骨科手术后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工作,术前做好相关的基础护理。术后应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积极进行前瞻性的干预措施。总得来说预防性护理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菊,谢立红,祁方遒,等.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7(03):137一139.

[2].古玲玲,侯万玉,陈峰.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6(05):1243一1245.

[3].杨刚,吕厚山,高健,等.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 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3,38(01):25-27.

论文作者:侯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9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  ;  ;  ;  ;  ;  ;  ;  

骨科手术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探讨论文_侯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