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宋金,任喜龙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宋金,任喜龙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河道治理过过程当中,应用的新型技术就是水生态修复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强化水资源自身的净化水质能力,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但是目前来讲,我们目前水生态修复的技术类型和修复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篇文章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河道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治理;应用;问题;展望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地区的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出台,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水生态修复技术孕育而生,这项技术主要注重对于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也是我国目前治理河道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相关介绍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一个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应该包括水生植物群落、鱼类、虾类、贝类和其他水生植物。水生态修复技术,指的是利用培育出来的水生植物,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化解,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目前该种技术也是我国智力水体污染最常用的方法,由于该种方式治理效果较好,工程造价昂,相对较低,因此应用到了水资源净化的各方面。

二、水生态修复主要技术类型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许多的城市污水管网不够健全,仍然存在一定量的污水排入到河道当中,长此以往,就会对周围的河道产生一定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就应该合理的利用水生态修复技术,降解水中的污染物,本片文章就分析了河道治理当中几种常见的水生态修复技术。

1.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指的是采用人工培养的微生物,对水中的某些物质进行降解,并且生物处理技术也包括了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组合处理等等。控制微生物生长环境的数量和种类,结合人工曝气,可加速水体污染物的降解。并且在处理技术的选择过程当中,也应该根据当地河道水体污染的程度和刘玉的面积等因素进行专门的制定,目前我国主要应用的生物处理技术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该种技术可以良好的应用到污染严重的河道当中,并且该项目在上海市中心的河道水质改善当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2.修建生态岸坡

水生态修复的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自然修复受损,或者是受破坏的水生生物环境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由传统的防洪,排涝向安全,生态等观念转变,并采取了较为先进的治理理念,采用多种合理的方法进行河道整治。例如,在这个阶段,改变了传统的河坡垂直结构,在河岸附近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通过植物固结土的性能有效地维持了岸坡的稳定性。同时也为水生生物的生活和栖息提供了相应的场所,能够有效地恢复自然的环境,在植物的选择方面,一般会选用两耳草,高羊毛草,金鱼藻等等。

3.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的开展,主要指的是利用水体当中的植物和微生物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从而实现水环境的净化工作,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的可以是单一的植物和动物,也可以是不同种的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由于每一种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在河流的生态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水体的净化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植物的修复工作一般都是在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累积某种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的,在绿化和美化水体的同时,利用植物的挥发,过滤降解等各种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去除。动物修复工作指的是利用河道当中的水生动物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消化。比如说在受污染的水体当中投入对污染物耐性比较高的浮游生物,虾类和鱼类可以通过食物链的消化作用,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和利用,最终分解出对水环境没有污染的物质。微生物修复指的是利用动植物共存的微生物系统祛除环境当中的污染物,通过在河道当中种植水生植物,放生水生动物、降解水生动物,将水中的负营养物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水净化的效果。

三、当前水生态修复技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发展较为缓慢

虽然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重视到了河道整治的重要性,但是在整治过程当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措施规范,在利用水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水质方面,目前还没有新的进展,大部分技术仍处于城镇中心城区的河道治理中。

2.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偏差

河流湖泊水体修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一个比较庞大和系统的工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利用绿化和植物进行水体生态修复。此外,许多设计师都是从河流景观美学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考虑河流的基本情况。

3.方案不能落到实处

虽然我国现阶段许多部门都开始重视河道的处理工作,也设计出来了相关解决办法,但是在实施上缺乏详细的可操作性方案。

四、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当中的应用要点

1.建设形态多样的河流

保证河流形态的多样性,主要方法就是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的连通性,为了防止河床和岸坡材料的硬化,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河流弯曲多变的形态,在需要护岸的地段,可以采用木桩、芦苇、水葱等天然材料与植被护坡,避免河流岸坡出现硬质化。

2.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合理的进行配置

由于不同的动植物材料进行生态修复,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对于水位和土质的适应性,因此,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有关部门可以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以水位变动区间为参考值,在不同的区域当中,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总结

回顾了近几十年来水生态修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展,提出了我国未来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水污染治理主要是通过污水处理厂从源头解决相关的问题,而未来生态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工作进行深度的处理,由此可见今后的水生态技术将会出台更先进的配套技术。

参考文献:

[1]刘莎.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 居业,2019,(7):82-83.

[2]焦忠凯. 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中国人,2015,0(11Z).

[3]吴倩.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 石化技术,2019,26(4):274,284.doi:10.3969/j.issn.1006-0235.2019.04.211.

论文作者:宋金,任喜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宋金,任喜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