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肖有兵

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肖有兵

广东正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脚步逐渐加快,由此衍生出来的环境问题也越发严重。而我国主张持续化的发展战略,因此,在此背景下,加强环保工程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环保事业中,环境监测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亦是环保工程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基于此,本文从环境监测技术的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然后研究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借此给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在生产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具体问题主要包含着城市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恶化,不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从宏观角度上讲更不利于我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面对如此严峻之时,重视环保,加强环境监测技术优化,至关重要。

1 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的概念是贯穿在环境质量整个监测的过程中的,环境监测是在评估环境质量时的重要的阶段,也是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之前的环境检测对象都是比较单一的对放射性物进行监测,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环境监测的范围必须要扩大发展方向,要加上对于环境质量与环境污染的监测。其中环境监测的主要流程包括现场调查、样品收集与处理、样品保存、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数据分析后必须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数据的综合评价,这样的形式也为今后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2.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不完善

在近年来,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空气、水以及土壤环境等方面的污染很严重,但是在以往的环境监测中,所使用的方法都比较简单,与当前的复杂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矛盾。所以,需要对新的监测技术加以研究。

2.2环境监测队伍薄弱

当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是在环境监测部门中,对人员的安排上却不合理,与目前的治理任务与环境现状不相符合,并且由于相关人员收到事业编制的影响,从而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我国当前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员环境方面会受到经济的制约,一些高端人员缺乏,因此造成当前的监测队伍人员素质不高,制约着环境监测的效果。

2.3环境监测地区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方,一些地区所使用的技术已经与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监测技术相接轨,在人员与设备的配备方面都比较先进;然而,在中部以及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导致技术还不够先进,设备比较落后,影响到实际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4环境监测覆盖面窄

当前,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各项指标如水、空气、土壤以及声等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在一些微量元素的监测工作中,却鲜少涉及到,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一些细微地方的监测工作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从而影响到环境监测的全面性。

3.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3.1 3S技术

3S技术是指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将这三种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而形成的,他有强大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运用的能力,并能以很快的速度为其提供高准确度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量化。水资源管理中也可以运用到3S技术,通过调查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和环境检测。包括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评价、生态环境变迁分析、生态耗水变迁分析、监测水体沼泽、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等等。在进行湿地研究时也同样可以运用3S技术来监测湿地的环境状况。

3.2生物技术

在生物技术发展进程中,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环境监测中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分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等,并通过这些内容与化学、计算机、环境工程等有效的相结合,加大了学科间与各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针对于目前的环境监测领域主要以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和PCR技术为主,但两者的特点不尽相同,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主要是有预警性和广泛实用性的特点,可以通过此技术来更好的把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起来,并通过分析出来的生态问题,作为在污染环境中的生物修复方面的重要数据来源。PCR技术主要是有快速、准确、简便等特点,后者具有其他方法中没有的优势,能够运用这一特点更好的解决目前出现的环境问题。

3.3 信息技术

在我国计算机技术领域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同样的在环境监测领域中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信息技术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快速的把监测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PLC技术可以适用到恶劣环境的施工中,其本身具有抗震、抗热、防尘的有效特性,可以对农作物的抗旱与防洪,雨水进行远程监控。PLC技术还可以有效的对河水的水位、水速、水质进行检测,更好的为工作人员提供关于河流水文方面的数据。

4环境监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重点监测有机污染物

据笔者所掌握的信息来看,有机物污染,是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此种类型的污染,所包含的毒害性物质较为丰富,如若流进空气、水环境中,将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为了避免有机污染物流入城市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务必要针对该方面的污染问题,

重点研发相关监测技术。加强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排查力度,确保的城市环境指标良好,杜绝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福祉。

4.2全面监控毒、害物质

无论是空气污染、水污染还是土壤污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包含着很多的毒、害性物质。如若不能够就毒、害性物质进行有效监测、彻底清查,将会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环境监测领域,应致力于毒害性物质的监控。确保影响的人们生活的介质,如空气、水等环境中存在毒害性物质,控制在规范指标之内。

4.3监测精度痕量发展

据了解,很多诱发环境污染问题的毒害性物质,其密度特征较小,如若采用常规监测手段,很难将其监测出来。因此,为了提升环境监测精度,相关人员需要从痕量角度加强监测技术的优化与创新。通过精密的痕量、超痕量环境指标分析,就当前的环境问题加以判断,并以此为根据做环保预案设计。

4.4 LIMS引入

LIMS系统,指作业人员在实验室监测环境中,就某一地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加以监测和分析。此种监测手段一旦研发成功,顺利落实,不仅会降低人为监测带来的风险,更有效节省了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提升了环境监测效率。同时,利用LIMS系统,作业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监测领域中潜藏的环境污染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制定环保方案。

5总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科学合理的运用环境监测技术,在现实的环境污染治理中要注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未来的环境保护实践中,我们必须要逐渐完善环境监测技术并注重采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增加投入资金的比重,提升相关检测人员的基本素质,并进行定期培训,规范环境监测中各项制度,定期更新检测设备,并制定一套完整的环境监测体系,为今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施绍元.刍议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及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7:76.

[2]刘宇晶,陈荣泉.浅析环境监测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河北企业,2016,08:108-109.

[3]石晶晶.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9):154-155.

[4]李国庆,陈鹏飞.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78-79.

论文作者:肖有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肖有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