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东 刘华东
榆林市公路勘察设计院 陕西省 榆林市 719000
摘要:道路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项目,是完善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关系到交通安全。因此人们对于其施工的质量和工程主体结构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人员也注意到路面和路基经常出现的各类质量病害,其所引发的安全隐患一直困扰着施工团队和质量监管人员。所以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策略来处理和排除各类病害问题,并改进和优化现有的维护技术方法。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随着中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工程建设成了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对于工程建设,其中较为主要的工程之一就是道路工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对出行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道路工程的质量就需要提升。虽然从现阶段来看,我国许多个省市地区都在开展道路建设、加宽、护理原有道路,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增长。但是实际上有些道路在交工使用后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路面蜂窝现象、裂缝、不平整、路基变形等,反而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此需要及时开展处理方法分析,以期加大道路的使用年限,避免因道路问题对生活、经济产生影响。
1浅析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
1.1路面蜂窝现象
在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正式应用阶段,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蜂窝或麻面现象,对于路面应用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原因可能在于施工开展过程中出现沥青配比应用不适宜、路基填料搅拌的时间不充足、搅拌不到位出现的不均匀现象、填充材料中的加水量不符合标准从而显现出填料内有空气留存的情况。另外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作业方法以及作业情况存在一定关系,负责养护的人员采取的沥青养护方法不适宜,甚至可能出现养护时间不充足以及某项作业中技术出现失误,直接对道路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或者可能对处理效果产生影响。
1.2浅析路面裂缝
造成路面裂缝的因素主要有两个:1)在道路施工阶段对路基进行压实时压实路基作业受力不均匀导致路基不稳,这样就容易出现开裂从而形成裂缝。2)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差的问题造成的,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气温作用产生温差形成的。
1.3浅析路基变形下沉
路基变形主要是在高填地段、半填半挖地段容易发生。发生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种:1)在道路施工阶段对路基压实力度不够以及所使用的材料不符合工程标准。2)道路工程投入使用后不重视对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大量的超荷载车辆经过导致路基发生变形。而路基的下沉一般发生在软土地段,这是由于软土中水的含量很多,承重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当受到较大荷载量的碾压时,就特别容易出现软土地基路段下沉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在道路工程软土地段施工不恰当、不规范导致路基下沉;此外,一旦道路路面出现病害也极易发生扩散从而导致路基下沉的产生,如果道路路面病害得不到及时的整治,当其受到大荷载车辆的碾压时就非常容易形成大面积的下沉现象。
2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病害的治理方法
2.1严格把控路基施工材料
路基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环节,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应严格把控,路基填充料的原材料要符合施工要求,经过严格监督与审核后才能够用于施工,例如中粗砂、碎石与水的选择,从砂的细度模数到耐磨性都应经过审核与把控,而碎石是否足够坚硬耐久、水是否无杂质等也应经过测量与试验。在原材料选择上能够保证质量,才能为之后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为了避免道路施工病害的出现,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要求,因为道路工程施工存在一定技术性,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对技术掌控熟练,对施工的形式了解,对施工细节方面也要有所掌握。另外为了施工可以顺利开展,需要对施工人员开展定期培训,了解相关资料检测形式以及审核制度、施工工艺以及相关技巧等,只有对道路施工的每一项检测形式都具有严谨性,才可以将工程施工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在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查,以免出现单项失误造成最后交工出现问题。这种方法是从基础出发,从施工时就避免危险因素产生,从而顺利进行施工,直到最后交工。
2.3明确压实工作
在道路工程开展路面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压实工作,因为压实工作的开展会对路面有较为正面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人员技术性能严格把关,以达到基础性准备工作完善的效果。另外在此阶段施工中需要重视对材料的选择,硬度高、稳定性强的材料较为适合。施工后期需要与道路发展制度及规范进行结合,保障施工方式的合理有效性,使其满足道路发展规模,从而使压实工作顺利有效地施行。基于如今施工形式的广泛性,需要了解各类材料的特点及性质,结合实际场地做好压实工作。从上述信息可以发现,压实工作是对道路工程路面路基、路面病害处理效果较为明显的方式,从施工方式出发,在施工中进行控制,以免交工后出现问题。
2.4边坡的防护与加固
在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养护过程中,对边坡进行养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道路路基路面出现问题。常见的防护与加固材料有植物、钢筋水泥以及混合防护材料等。防护的形式也有多种,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不同的防护与加固方法。植物防护是指通过在边坡上栽种植物的方式,利用植物的根来加固边坡土壤,减少雨水冲刷和大风带走的土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道路的温度与湿度,使路基路面的周边环境相对稳定,达到综合防护的目的,这种方法操作便捷且所用的费用较少,因此比较常用。其余的方法就是用水泥、钢筋、石头、钢绳等人为的对边坡进行加固,实际运用过程中也能常常见到。
2.5做好路面养护工作
道路工程想要增加使用年限,就要对路面后期养护进行严格把控,在当今现存干预形式的差异下,后期规整以及控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对道路工程施工的认识度进行提升,以保障养护措施的顺利开展。在后期的养护阶段,使用边坡防护技术较为适宜,依据工程当地地质以及环境因素,结合其发展,制定适合自身防治的有效措施。基于目前来看,普遍应用植被固定以及路基排水方式,依据种植方法与固定形式的规定,尽量降低水对于边坡的冲刷性,从而达到路面保护的效果。接着需要分析整个施工过程,保障设计规范,优化养护方法,让其控制效果呈理想状态。因为对于道路路基、路面造成病害的种类过多,所以必须在施工前掌握工程信息、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施工后养护工作到位。从施工方式出发,在施工后进行控制,有效解决道路路基、路面病害问题。
3结语
在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因地制宜,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为道路的使用寿命打好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操作不当或原材料选择上的疏漏导致的路基路面病害隐患,提高施工质量,使道路安全得到保障,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原材料、施工操作以及道路维护方面的监督,减少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出现问题后及时修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人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许磊.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30):44-45.
[2]苟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初探[J].江西建材,2017(4):199+203.
[3]段晶晶.浅谈国省道路面病害治理[J].北方交通,2017(2):78-80.
[4]马雪松.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运用的病害治理对策[J].科技视界,2016(15):222+267.
论文作者:李小东,刘华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病害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方法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