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求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论文_张丽威

乐学求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论文_张丽威

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251800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学会学习”列为其六大素养之一,足以彰显其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乐学善学”又是“学会学习”的一个基本点,其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下面结合课堂教学谈谈对这三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基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心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主动去探究、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奇怪的大石头》一课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学习词语时观看我国地图,让学生对“秦岭”和“长江流域”有了直观清晰的认识,既加深印象又调动学习积极性;或创设情境、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李四光的一张拿着放大镜在观察东西的照片,让大家观看并趁机提问:“这么爱观察的李四光针对这块大石头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在文中迅速找到答案。同时,在教学李四光与老师的问答对话时,我和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爱提问题的小李四光,孩子们饶有趣味地在读中体会李四光爱提问又执著探索的精神。“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伴随一生并影响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正确的读写习惯,还应该重视听讲的习惯,说话、读书、交流的习惯。培养习惯,教师要悉心引导,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例如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这也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识字写字的明确要求。在教学中,我不断地跟孩子们强调只要提笔写字,一坐姿端正、二清楚整洁、三有速度。每天的午练时间,我会和学生一起进行练字,在做好写字姿势准备工作后,一笔一划端端正正写字。这样,在全班形成了一种风气,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认真书写、整洁有序的习惯。学生听讲习惯的重要性,这里听讲不单单指你有没有在听课,而是你会不会听讲,不仅听老师讲,还要听同学讲。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只顾着抢机会,而不去听同学的答案,以至于他再回答时和前面同学的答案一模一样,这样既做了无用功还影响了课堂效率。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评价机制里的生生互评,这是培养认真听讲习惯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就稳步提高了。

三、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自主学习,其特征就是在学习活动之前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对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检查。这种学习方法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而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要从思想道德建设抓起,促进学生从自身意识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听课活动中很多老师都在学习之前让学生做好预习,并且能很好地对预习方法做出指导,在课堂上及时检查反馈,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自主学习。

在教学《奇怪的大石头》这一课时,对李四光这种从少儿时期的疑问一直到长大之后出国留学,并回到家乡对大石头进行考察,历经数十年的执著探索的精神,做了很好的引导,并且使学生明白李四光为我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和他的这种终身学习离不开的,从而教育学生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为了核心素养而教,将成为课堂教学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论文作者:张丽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乐学求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论文_张丽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