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种植的施工管理论文_陈国庆

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种植的施工管理论文_陈国庆

浙江原野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其生态系统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如直线下降的空气质量、层出不穷的环境污染,这些问题不仅严重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城市越来越重视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通过园林景观工程能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实现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园林景观施工起步较晚,导致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现状并不容乐观,因此,为提高城市的园林景观施工质量和水平,施工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还需积极总结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探寻有效的改进对策,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城市的绿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措施

当前园林绿化工程是我国各个地区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植物绿化工程可以推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优化生态环境。园林绿化种植应受到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视,在建设中合理使用建设技术,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

1园林绿化工程概述

现代城市中,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主要就是改善城市风景,其主要目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提供一个非常舒适的生活场所;另一方面就是结合园林绿化建设施工与人文环境,体现出社会价值,也能够创造生态文明型城市。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到的专业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园林景观和地面工程的契合度,并充分融合。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质量是核心内容,也是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持续关注的方面。

2园林绿化工程种植要求

2.1土壤要求

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其物理、化学特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要想保证植物顺利生长,就必须给植物提供生长所必须的元素和条件。现代园林工程中所种植的植物种类非常多,每一种植物都具备不同的生活特性,所以每种植物对土壤成分的要求差异明显。在园林绿化种植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每一种植物的品种特性,针对具体情况改良土壤,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彻底改变景观性,满足景观设计的要求。此外,园林绿化工程实施阶段对于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还会存在很多的建筑垃圾等影响植物的生长,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应以植物种类为依据,结合施工条件来有针对性地处理,从而使植物生长旺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水质要求

水质是苗木栽植管理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土壤中为苗木提供其生长的水分才能保证快速生长,这就需要对栽植后的苗木进行必要的灌溉。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只有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为苗木生长提供基础条件。苗木栽植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法,设置合理的间隔时间,以苗木的生长习性、生长特点以及周期来制定具体的灌溉方案。此时需要注意的灌溉水质问题,对于不同苗木种类来说,水质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酸碱度达到要求即可,但是要避免使用污染水进行灌溉。

3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种植前

种植绿化苗木前,应当严格按照绿化要求,合理确定种植苗木种类。采购时检查苗木外观形状、病害、生长状态等。一般较大树形苗木会做断根处理,以提高成活率。养护一段时间后,选择长势良好、健壮的植株种植。种植常绿苗木,需检查根系的完整性,及时修剪腐烂树叶,确保苗木水分充足。加强苗木验收工作是提高园林绿化成效的关键,因此,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苗木展开质量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种植中

栽种苗木时,应按照种植槽挖掘标准挖槽:(1)垂直下挖种植槽,槽壁平滑,口径大小统一,挖出的表层土、深层土以及坏土、好土分类放置。(2)槽壁平滑,且底部留有一部分活土。(3)新垫土区域挖槽时,应先踏实槽底部。斜坡挖槽时,采取水平条、鱼鳞坑等方法挖槽。苗木垂直栽植,确保苗木长势良好。种植中应加强风向分析,根据风向倾斜苗木。合理控制树苗密度,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影响苗木长势。栽植带土球苗木时,踏平种植穴底部。种植裸根苗木时,应当先在穴底部堆锥形土,分层压实填土,土壤捣实不留空隙。根据苗木种类合理选择种植方法,如种植草本苗木时,一般选择生长茂盛、易于采集、结籽量大的草本植物,采用栽种、播种或铺种3种方法。选择播种时,种子质量纯度应超过97%,发芽率保持在50%。单播、混播的种子,通常用量在10~20g/m3。一般在5、6月份暖季播种,条播需开深5~10cm、15cm的沟距,等量细沙与种子拌匀播种,耙土镇压。如乔木种植,要求乔木间距>5m。种植前需保持根系湿润,可蘸泥浆或浸水一昼夜,栽植深度应比原土印深3cm。灌木种植过程中,开沟时发现瓦砾较多、土质较差,应当及时清理,同时更换新土。根据长势、土质情况施肥,置换土应当均匀施肥。灌木选种起苗尤为关键,起苗前淋水松土,确保灌木根系水分充足。苗木应匀称完整,且土球完整未松散、破裂、无虫害,起苗3~4d后种植。

3.3种植后

栽植后24h内浇定根水,确保苗木生长水分充足。树木自然生长会萌发嫩芽、嫩枝,需及时处理,确保树木生长养分,减少嫩枝、嫩芽水分蒸发,以防止其影响光照与产生病害,形状美观。

4后期养护

在绿化施工完成之后,为了保证成活率和植物景观的美观性,需要进行后期养护,主要的养护工作内容包括水分管理、施肥管理、修剪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第一,水分是土壤之中直接影响植物成活和生长的主要因素,水分不足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降低植物的生长速度。因此,在绿化建设结束之后,需要加强水分管理,帮助植物健康生长。秋冬季植物休眠阶段,浇水工作不宜进行,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这一时期水分含量的增加会直接影响植物对氧气的吸收,抑制植物生长,降低植物成活率。第二,施肥管理。在部分土壤养分不足的区域,施肥会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其可以为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从而推进其生长发育。同时,施肥过程还会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和结构,从而建设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区域。但是,施肥量过多也会导致植物酸碱度状态大幅改变,直接影响植物成活。第三,加强病虫害的控制。园林工程的草坪种植成功后,为了保证草坪植物的正常生长,后期的园林养护是植物能否成活的关键。后期的养护工作主要是能否及时浇水、及时铲草、喷洒农药。这些是保证草坪植物生长的基础。另外,需加强虫害的预防工作,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相结合,做好防治措施,保证园林绿化工作质量。

5结语

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园林景观工程,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不仅能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美化城市形象,还能实现城市环境、经济和居民的和谐共处。为了确保园林景观施工的质量,就需应用绿化种植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然而,受我国园林景观绿化起步较晚的影响,导致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施工人员素质水平偏低、施工种类不齐全、缺乏完善的技术管理标准等,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和问题,就需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绿化施工前,保证园林景观施工场地平整,合理选择种植苗木,利用定位放线对苗木种植位点进行明确以及做好苗木栽种后的后期保护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城市园林景观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少梅.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解析[J].现代园艺,2017(16).

[2]康吉丽.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剖析[J].江西建材,2017(3).

论文作者:陈国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种植的施工管理论文_陈国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