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新疆大开发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新疆大开发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新疆的大开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疆论文,大开发论文,西部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 加快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新疆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下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1999年10月,朱镕基总理在对新疆工作的指示中又具体提出,新疆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入手,先行建设,适当超前。“加快中西部发展,优选发展新疆”和建立“新支点”已成为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现在的问题是,怎样优选?作为这样一个关系全局的长远战略决策,怎样站在战略的高度,严格按新疆的区情特点加以部署和实施,诸如怎样科学评估和对待新疆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特别是水资源的制约;如何真正发挥它的资源和地缘两大优势;如何把大开发与大开放结合起来,互相促进,都是关系到尽快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支点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就后一个问题略书管见。

一、地缘政治与新疆的开放、开发

建国以来,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新疆的战略定位经历了两次重大转折。一是90年代初由国防前哨变为开放前沿;二是在千年之交被赋予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新支点的历史使命。两次转折从根本上讲都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密切相关,既体现了国家面向21世纪的地缘战略总构架的需要,也显示了新疆所拥有的独特的地缘优势。

从地缘政治上看,“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赋予新疆为“新支点”的地位有着深刻的地缘政治背景。就全球而言,多极化是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总趋势和大潮流,同时它也必然面临同“一极称霸”的较量与抗争。冷战后的国际现实已越来越深刻地证明,多极化的过程是漫长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中俄关于建立“多极世界”的共同主张和为此而进行的长期、有效的合作已构成建立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石,因而成为推动中俄友好关系全面发展和促进中亚区域合作的根本性有利条件。

在地区层次上,中、俄、哈、吉、塔之间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扫除了建立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的障碍,同时也为发展中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所有这些,都给新疆新一轮的大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当今世界潮流。面对当前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在部署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既要用战略眼光看待新疆的“大开发”,也应当用战略眼光筹谋新疆的“大开发”。新疆不仅要注意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地缘优势,而且要千方百计引导东部的投资者,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充分注意和利用新疆的这一优势。

二、开发与开放是建立“新支点”的两大支柱

改革开放20年的经验已经证明对外开放是经济腾飞的催化剂,它开创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甚至改变了一些局部地区的命运,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就是突出的代表。如果说改革和开放是国家兴盛的两条腿,那么开发和开放也是将新疆建成“新支点”的两大支柱。

20年的改革开放使新疆赢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经济大发展,其国内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46亿,增加到1998年的1117 亿元, 增长了2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应从359元,增加到6229元,增长16倍。 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85年的2.92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5.32亿美元, 增长4.2倍;其中出口从1.8亿增至8.1亿,增长3.5倍。实际外商投资从1985年的522万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6678万美元,增长11.9倍。 其中1992—1995年是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4 年间外贸进出口额增长2.1倍;边境贸易增长4.8倍;边民互市贸易增长15倍;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4倍。但此后的外贸发展,包括边境贸易已呈现迟缓的趋势,边民互市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甚至出现下降势头,新疆的对外开放正面临着需要新动力支撑的困境。

从我国沿边省(区)对外开放的横向比较看,分别地处中国西北角和东北角的新疆和黑龙江各有所长,但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黑龙江。1998年黑龙江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是新疆的2.5倍。90 年代以来,黑龙江外商直接投资累计为29.3亿美元,而且直到1997年还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而新疆累计只有3亿美元,并且自1995 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1998年新疆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有2167万美元,而黑龙江达到5.3亿美元,相差24倍。 新疆在边境贸易的发展上也大大落后于黑龙江,1994年新疆边境贸易额与黑龙江相差3.2倍, 后来尽管黑龙江边贸下滑,但仍大大高于新疆的水平。边民互市贸易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也是如此。

从自身发展的纵向分析以及与黑龙江的横向比较中不难看出,新疆的对外开放和外向型发展与它西部开放“桥头堡”的地位极不相称。其中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究其原因也在于诸多方面,但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是新疆的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条件差。

为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已成立了由朱镕基总理领导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加快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方针。国家金融机构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首次发行“西部开发债券”;对于向西部19个省(区)投资的外资企业,给予新的鼓励性税收政策等。在这种新形势下,新疆应当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注意在大开发中带动大开放,使新疆的对外开放和外向型发展登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实现开发与开放的互相促进。

三、大开发中新疆开放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以大开发带动大开放。当前,一方面必须要把强化开放体系建设纳入新世纪新疆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在大开发项目的选择上应当融入大开放的战略思想;同时,大开发战略构想中对开放体系建设,也必须有新的思路。

在指导思想上需要有大的突破。首先要有创办特区的精神、思维和模式。东部沿海的开放从特区起步,也从特区取得突破,特区的经验值得借鉴。第二,在与中亚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上要有新的突破,不仅在商品贸易上,尤其应注意通过资金与技术的输出,积极参与中亚经济的一体化过程。第三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联合东部投资者参与新疆的大开放,实现新疆的地缘优势与东部的资金和技术优势的结合与互补。在开放体系建设的规划、部署上必须有新的战略性突破。

1.特区模式与重点口岸建设的新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口岸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5个国家一类口岸形成了沿新疆三面国境线的广角辐射的空间布局。口岸的境外辐射扇面覆盖了从蒙古、俄罗斯、中亚到印度的8个邻邦。 几个重点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给口岸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本条件。但原规划中的围绕口岸功能的经济开发进展缓慢,如口岸优势十分突出的霍尔果斯口岸和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开发都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有的功能如边民互市贸易,还呈现萎缩的势头。这种局面的形成,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如口岸自身条件、内外复地、功能秉赋,而最根本的是体制上的束缚。

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这种“温吞水”的局面急待改变。在新疆,完全可以选择基础好,条件有利的口岸创建边境经济特区示点,把原来重点口岸建设的立足点和目标转向兴办经济特区。综合权衡比较,在现有重点口岸中霍尔果斯最为理想。如果依托霍尔果斯的口岸优势,把口岸开发区和清水河镇开发区结为一体,率先把它办成大西北的第一个边境经济特区,新疆的大开放将出现一个崭新局面,这对带动大西北的开放开发将发挥重要作用。

2.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新目标——21世纪的“丝绸之路”

目前新疆已建成多条向西或向西南的国际大通道,但标准很低,难以充分发挥其功能,更难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要。铁路通道——新亚欧大陆桥——在全线运作上存在着协调管理及经营上的一些障碍,轨距不一也是技术上的一种局限。公路通道受到地形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大多难以实现全天候营运。因此,建设高标准的21世纪“丝绸之路”是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新目标,其中有两个新项目值得优先考虑。

第一,乌鲁木齐-奎屯-伊宁高速公路。这是我国联系中亚的一条快速、高效的国际通道。这条通道的中方路段路面等级和路况均不及哈方,而且五台至清水河镇路段坡度大、路面标准低,冬季不得不封闭公路。因此,提高中方的路面等级是提高通道能力的当务之急。这条高速公路的乌鲁木齐-奎屯段已经立项并逐段实施。目前急需考虑的是加速奎屯-伊宁段的立项和建设。同时在选线上应该作适当调整,即从精河 经吉里圩孜到伊宁市,在科古琴山和婆罗科努山的鞍部穿越天山。采用这条线路,既可缩短乌鲁木齐至伊宁的路程,又可尽量缩短穿越天山的公路隧道长度,降低造价和投资。

第二,喀什至奥什(吉尔吉斯斯坦)国际公路的高等级路面改建,实现通往中亚南部的国际公路的高等级化。这是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一条国际大通道。目前吉尔吉斯方面的路面等级和路况远优于中方。因此喀什至边境口岸的公路等级的提高将大大改善这条国际通道的通过能力,对加强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论坛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浪潮中,举办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合作论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诸如世界经济论坛、《财富》全球论坛,东盟地区论坛等,都在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坛是一种很灵活的形式,参加者可以包容政界的头面人物、工商界的巨头和实业家, 以及有关各方面的知名学者和技术专家。 如1999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有3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数十名部长和1000多名世界一流大公司的最高主管出席会议。在上海举行的“99《财富》全球论坛”聚集了300多位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总裁、 首席执行官和200家中国大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一些政界、 经济界的名人和权威专家学者。

论坛活动可涉及广泛的内容,可以有问题讨论,包括经济合作中具有共性的重大问题,以及一些实质性的具体问题,旨在扩大交流、增进共识、启发思路、引导合作;可以有业务洽谈,包括各类双边或多边的合作计划、合作项目的协商、洽谈,旨在推动经济合作的实质性进展。还可以有多渠道、多形式的接触和交流,包括信息发布、商务展示等等,为中外企业家提供广阔和活动空间。

自1992年以来,新疆成功举办了八届“乌洽会”,对新疆和整个西北的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与“乌洽会”相呼应,不失时机的积极筹备“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论坛,可以充分发挥新疆独特的地缘优势,以新疆和西北的大开发带动新一轮的大开放,这对于振兴西北经济,对于促进和加强我国与中亚的区域合作,对于增进我国同阿拉伯世界的友好往来与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俄哈中“金三角”国际合作开发

“金三角”的国际合作开发已经启动了图们江“金三角”和湄公河“金三角”,而且各自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在总结图们江和湄公河国际合作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在西部大开发中,把俄哈中“金三角”的国际合作开发提上议事日程是十分适时的,这对推动俄、哈、中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中亚地区的区域合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倡导和启动俄哈中“金三角”国际合作开发,较之其他“金三角”具备更有利的条件。

第一,地缘政治的国际大气候与地区小气候明朗,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构成该地区地缘政治的基本框架。同时这里已不存在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领土、疆界问题已妥善解决;在处理有关的民族问题上,彼此有明确的共识。因此在合作开发上民族问题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少。第二,地理位置更接近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中心区,因此就各有关国家经济利益看,这里的国际合作开发具有更多的共同基础。第三,合作开发的国际通道条件较好,容易纳入各国的交通干线网。第四,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喀尔齐斯河的水资源和阿尔泰山地区的矿产,构成合作开发、利益共享的物质基础。

“金三角”的合作开发可以额尔齐斯河的综合开发为中心,带动能源、矿产、加工业和农业等产业,使国际资本的投入有广泛的选择余地,因而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根据图们江“金三角”的经验,这里的国际合作开发模式宜采取各自成片开发和重大项目国际合作开发并进的方式。IEC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新疆大开发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