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电网碧成线稳定性分析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研究

陇南电网碧成线稳定性分析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研究

祁怀忠[1]2001年在《陇南电网碧成线稳定性分析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20kV碧成输电线路投运后甘肃南部电网并入了甘肃主网,由于联网电压等级低,输电线路电气距离长,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显得尤为突出。本文计算了陇南电网的潮流分布及稳定性,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220kV碧成输电线路的典型故障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该输电线路发生短路及断线故障时负序、零序电流的大小。提出了应用对称序分量滤过器和新型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来滤除高压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永久性故障时产生的基波负序、零序等有害电流,实现非全相运行,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此外,还采用新型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串联补偿来提高输电线路非全相运行时的传输功率。

王宇红, 徐桂芝, 行舟, 武守远, 汤海雁[2]2005年在《我国第一套国产化可控串补装置的阻抗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可控串补(TCSC)工程——甘肃220kV碧口—成县(简称碧成)线可控串补工程中可控串补系统的阻抗控制。系统试验证明:220kV碧成线可控串补系统能够平滑快速的进行阻抗调节,调节误差较小,响应速度满足工程要求。220kV碧成线可控串补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李效珍, 吉炜, 汤海雁, 武守远, 荆平[3]2005年在《我国第一套国产化可控串补装置在甘肃电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碧口-成县(简称碧成)220kV可控串补工程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同时实现了可控串补和常规串补的国产化,对我国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碧成220kV可控串补工程的技术意义和经济意义作了阐述和分析,对工程的主体设备(如电容器组、阀组、MOV限压器、火花间隙和阻尼装置等)和控制系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参考文献:

[1]. 陇南电网碧成线稳定性分析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研究[D]. 祁怀忠. 重庆大学. 2001

[2]. 我国第一套国产化可控串补装置的阻抗控制[J]. 王宇红, 徐桂芝, 行舟, 武守远, 汤海雁. 电力设备. 2005

[3]. 我国第一套国产化可控串补装置在甘肃电网中的应用[J]. 李效珍, 吉炜, 汤海雁, 武守远, 荆平. 电力设备. 2005

标签:;  ;  ;  

陇南电网碧成线稳定性分析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