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建工程安全施工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论文_谢一锋

矿建工程安全施工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论文_谢一锋

谢一锋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地质测量队 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矿建工程为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提供必要的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安全管理则是矿建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有助于保证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对矿建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希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矿建工程;安全施工;矿建施工

1矿建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不足之处

1.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目前的矿建安全施工管理中,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这就导致具体操作中,部分人员的行为没有得到很好地规范,从而影响施工安全。

1.2安全意识淡薄

在目前的矿建安全施工管理中,由于部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使其在施工中容易引起一些安全隐患,从而为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带来威胁乃至危害。这是目前矿建施工单位应当重视的。

2矿建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策略

2.1领悟新标准的精义

“新标准”颁布后,矿井立即组织研究制定了“新标准”宣贯方案。对照“新标准”编制培训教案、培训资料,分专业进行全员培训。通过专家培训、职工大讲堂、区队班前会、微信平台及宣传栏等形式的对标学习,迅速将“新标准”宣贯到岗、到人,形成了学习“新标准”、执行“新标准”、运用“新标准”的良好局面。(1)专家解读,矿组织副总以上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家讲座,通过专家解读,使大家全面准确的把握新标准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2)专业研讨,各专业组织技术人员、区队管理人员,对照新旧标准开展讨论,区分新旧标准的不同之处,寻找差距与对策,并在生产现场组织落实。(3)区队培训,组织区、队、班组长、安质员、员工,利用班前会及业余时间进行日常培训,使班组长、安质员、员工掌握施工标准,提高了作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工程质量。(4)全员考试,每月安监科组织各专业编制考试试题,分专业、分场次进行全员过关考试,确保每名员工熟练掌握新标准。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全矿上下从思想上提高了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也提高了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业务素质和技术素质,为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2全面梳理,对标找差距

各专业对照“新标准”基本要求和内容,对现行规章制度、技术措施、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现场实际等进行了全面梳理。针对各专业排查出的问题,统一制定整改方案与措施,按照项目管理“五定”的方法,形成项目化治理清单,做到管理项目有要求、作业项目有标准,按照阶段性治理验收原则,每旬进行督查通报,有力推进了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3严格措施贯标抓落实

2.3.1坚持“矿建工程、土建标准”

工程设计时要做到各类安全设施齐全、各项安全保护可靠、各种安全标示醒目,回采工作要制定工作面和放顶煤开采的施工标准、实施效率及质量双控,每天组织现场条件调查,确定每个班次的循环次数和循环进度,并对工序完成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写实,对照工序标准进行分析,查找设备、运输系统、工具及劳动组织方面影响任务完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缩短工序时间,提高循环完成率。掘进工程以“开门高标准、竣工即精品”为要求,工程高标准、高起点、高境界谋划,推行标准统一,强化基础、细节、工序及过程管控,使难点变亮点,杜绝了安全管理盲点、死角。

2.3.2倡导“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推行操作程序化,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到岗位。引入对标管理手段,开展工序对标,包括采煤机、综掘机、支架等设备操作,对所有工序化繁为简,精确对标,提高效率,做到规范有序、行为养成、安全高效。(1)制定采煤机割煤工序标准,包括端头进刀距离、返刀次数、提推机速度、跟机移架距离、移架时间及截割质量6个单元细化标准,提高了割煤效率和质量。(2)优化掘进工序,调整综掘机先中间、后顶部、再扩帮扫底的割煤顺序,缩短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时间,优化掘进各工序衔接,实现了掘进快速、安全高效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实行“三循环”把关,动态达标分三个阶段控制,即班循环、日循环、移机循环。班循环由班组长、安监员负责,负责交接班验收关;日循环由盯班副职负责,严格控制每天的质量关;移机循环由区长负责,移机前由区长对相关质量项目进行确认,签字认可后方可移机,同时通过细化施工标准,明确各工序环节责任人,层层考核落实,促进了工序严谨性、环节紧凑性、工程精品度。

2.3.3推行精细化管理

做到管理项目有要求、作业项目有标准,作业项目实行准备确认、完工确认、完工验收制度,重点项目实行日反馈、即时反馈制度。(1)实行设备五精管理,即精研维修、精细安装、精心操作、精准维护及精控撤除。精研维修是对设备维修各环节进行分析,测量部件数据,掌握部件标准,研究设备原理、研究配件性能参数,抓好设备内检工作;精细安装是对设备安装进行过程盯班、写实管控,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备的安装标准、安装工艺进行安装。精心操作即严格管控不正规操作行为,禁止出现割顶割底现象,禁止野蛮性、破坏性使用设备,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行;精准维护则要求在生产过程中,维修人员要动态点检、静态定检检查,全面掌握设备运行信息,及时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为“状态化”主动检修提供依据,实现精准维修和保养。精控撤除即提前对撤除的设备进行状态评价,掌握设备信息,使用单位与撤除单位进行交接验收,精心组织、完好撤除,避免撤除期间造成设备部件的损坏[1]。(2)制定油脂采购、存放、配送及加油标准,提升设备使用状态;材料配件实行理论备用、红线预警制度,切实做到基础清楚、备用合理、低位预警、渠道畅通、到位及时的要求,减少矿井受地域、采购周期等不利因素影响,从而做到保障供应。

2.4科技引领助力标准化上水平

2.4.1建设双重预控管理系统

在制度方面,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分级管控体系,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制定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办法》,严格落实责任;风险辨识上,由矿长组织各专业进行了年度风险辨识和专项风险辨识,编制了年度风险辨识和专项辨识报告,各专业开展了月度、旬风险辨识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落实,在井口进行重大风险公示,编制岗位风险告知卡,组织各级管理人员、职工进行培训,每周召开一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会,筛选风险点,并编制风险描述及风险措施数据库[2]。系统上,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开发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对井口安全信息中心进行改造,安设安全信息视频系统,实现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现有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2.4.2提升装备集控水平

倡导“无人则安,人少则安”的理念,积极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措施。升级集控系统,逐步实现井下运输、供电、通风及排水等系统自动化控制。目前已将安全监测监控、主运集中控制、矿压在线检测等系统全部接入矿井调度指挥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和自动化,下一步将实现掘进运输、井下固定排水点自动排水等系统远程集中控制。

2.4.3构建数字化矿山信息系统

对矿井调度指挥屏显系统进行了更新改造,完成了矿井生产调度、安全管理、自动化控制、监测监控、生产保障及维稳管理等六大系统的高度集化工作,形成了矿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同时将自动化控制、视频集成系统全部映射到调度屏显系统,逐步形成了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要素的网络化、数字化、集成化的管理,促进了矿井标准化、规范化目标的实现。数字化矿山信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矿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3]。系统包括六大版块:生产调度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生产保障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及维稳管理系统。(2)视频集成系统。系统包括:井下无线移动视频、原煤运输视频、地面储装运视频、矿井供电视频、要害岗位地点视频、地面工广监控视频。

结束语:

总之,安全管理是矿建生产的重要内容,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目前的安全管理还有一些不足,需要矿建单位认真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提高这方面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宏伟. 矿建井凿井施工技术与安全控制措施[J]. 中华建设,2014(11):126-127.

[2]朱旭,孟捷. 关于煤矿矿建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研究[J]. 科技风,2018(15):222+224.

[3]李贵明. 试析矿建工程的施工方法及监督[J]. 能源与节能,2017(08):60-61.

论文作者:谢一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矿建工程安全施工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论文_谢一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