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平谷区蝇监测分析论文_李小东

李小东

北京市平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12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病媒生物的监测,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制定合理的病媒生物防治方案提供依据,为病媒生物传染病的流行进行预警。蝇类:旬平均指数为只/笼,优势种群为家蝇、麻蝇;季节消长呈单峰(7-8月份)。

关键词:密度;季节消长;分析

蝇类是重要的卫生害虫之一,其种类繁多,它不仅骚扰人类生活,还可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蝇类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重视。通过蝇类监测可以掌握平谷区人居及周边环境蝇类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更科学地防控和防治提供依据。

监测方法:采用笼诱法:根据GB/T 23796-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蝇类>>。笼诱法的诱饵为臭豆腐,诱饵盘与捕蝇笼下沿的间隙不大于 20mm。每次监测 6 小时,上午 9-10 点之间布放,下午3-4 点间收回。记录监测当天的气候数计(气温、湿度、风速等)。将捕获蝇类麻醉后,对其进行分类、计数,计算蝇密度。包括居民区、医院、宾馆饭店、公园绿地、农贸市场和中小餐饮共6种类型,每种类型选监测点1个,其中中小餐饮每次监测放置1个蝇笼,其余环境每次监测放置3个蝇笼。

1、蝇指数监测结果及分析

蝇密度监测从4-10月,监测了21次,2016年,捕蝇487只,旬平均指数为1.45只/笼,2017年,捕蝇738只,旬平均指数为2.20只/笼。2018年,捕蝇622只,旬平均指数为1.97只/笼,。从监测中的图表可以看出,2016-2018年季节消长变化相同,呈谷峰形式,蝇密度随着季节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自六月上旬起蝇密度逐渐增高,七月上旬和八月中旬显著增高;9月中旬以来,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蝇密度也逐渐下降。

2016—2018 年平谷区不季节消长曲线:

蝇不同环境比较分析:

2016-2018年,为了更好的了解蝇在不同环境下蝇密度变化,我们监测环境一直固定在同一个地区。监测结果从高到低显示,餐饮业密度2.81 只/笼、公园绿地密度2.74 只/笼、农贸市场密度2.51 只/笼、居民密度区1.95 只/笼、,宾馆饭店密度1.05/笼、医院密度0.88只/笼。

结论

通过对蚊蝇的3年监测发现,平谷区季节消长变化呈单谷峰形式,7-8月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自六月上旬起蝇密度逐渐增高,七月上旬和八月中旬显著增高;9月中旬以来,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蝇密度也逐渐下降,这与平谷区气候特征保持一致。建议在灭蚊蝇初期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整治环境,从源头上控制蝇类孳生,完善防蝇设施;在7-8高峰期,采用更换或交替使用杀虫剂进行灭,有效密度水平,才能控制蝇类降低蝇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2017年宜昌市城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分析,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年第15卷第12期

[2]2015_2017年绵阳市城区蝇类监测_陈华

[3]武汉市蝇类密度监测分析_陈晓敏.

论文作者:李小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2016-2018年平谷区蝇监测分析论文_李小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