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演化的机理与实证分析_经济转型升级论文

产业结构演化的机理与实证分析_经济转型升级论文

产业结构演进机理与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机理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由于许多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差异,各国(地区)几乎不存在统一的产业结构演化机制,但是,总存在一些最基本的因素,使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带有某些常规的趋势性特征。本文的目的便是要从整体上抽象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因素,以便揭示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机理或趋势。

一、演化动因和制约因素

影响产业结构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发展变化都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这些因素既有国民经济内部客观方面的,也有来自于外部主观见之于客观方面的。而内在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外在因素则从外部对产业结构演化起拉动作用。

1.经济发展因素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的演进,而产业结构的演进又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只能以农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机器大生产阶段、产业结构必然以工业为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将是以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高级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调整或演进不可能超越相应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其必然要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制约。

2.初始条件因素

产业结构的演化或成长都是从一定的经济现实环境中出发的,我们可以把这种现实环境称为产业结构转换的初始条件,或按库兹涅茨的说法是进入了现代经济增长过程时的起始产业结构状态。初始条件和初始结构是历史形成的一个自然过程,其内容非常广泛,如人均收入水平、资本形成结构、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禀赋、国家规模、制度组织状态等。而且,即使初始条件大体相同,由于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各异,也会导致产业结构不同的演化过程的出现。甚至持续影响到产业结构以后的成长,波及范围更为复杂。如产业结构初始状态和起点往往制约着经济发展阶段。由经济发展阶段制约的收入水平将影响到需求结构,生产要素和资源禀赋又将影响到供给结构,而社会因素方面如体制、组织方式、发展模式等将决定产业结构的运行模式,等等。这就必然使产业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

3.需求结构变动因素

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满足需求。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转换,对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化具有直接推动的功能。需求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动两者存在着对应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关系是需求结构的收入弹性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特定区域内的各国(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很大,这意味着需求结构处于不同的阶段。作为产业结构体系上的一个环节,需求结构的收入弹性最终总表现为产业结构变动时对人均收入水平变动的反应。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引起产业分化,引起产业之间的利益差别,从而促使资源由基本生存资料生产领域的农业,向加工度高的综合性生产领域转移,使适应这种产业重心转移的服务业,也逐步从农业和工业中独立出来,形成三次产业。

4.供给结构约束因素

从供给方面对产业结构演化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资源、生产要素供给和约束、技术因素等。由于供给方面,既决定了产业结构演化的基础或出发点,而且也往往决定着产业结构的选择和性质,因而它对产业结构的演化既有约束也有推动的功能。

在供给结构中,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几种情形。其一,供给条件的结构性短缺,迫使生产结构服从“短边规则”,保持低水平均衡。而在开放型经济中,“短边规则”不可能长期存在,贸易结构调整和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实现要素供给结构的有效均衡;其二,基础产品总量无力支撑制造业的发展,迫使产业体系向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倾斜,形成贸易主导型产业结构;其三,要素的产出水平在不同生产部门的差异,引起再生产循环以要素生产率水平高的部门为核心,重新组合生产机构,调整国民收入使用额和劳动力的分布格局。这种从市场角度看纯属自然的情形可导致两种极端的效果,一极是要素转移加速低效率、低技术构成部门的衰落和新兴的具有比较利益优势部门的扩张。另一极是要素转移受短期利益驱动,加剧生产结构的不平衡性,导致“无发展的增长”。

5.科学技术因素

以技术革命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为传统农业提供了走出低水平循环的路径,即技术进步引起传统农业的分化,加速了整个产业结构的整合与重组,确立了新的产业分工结构和产业关联结构。19世纪后期开始的资本集中和20世纪初开始的企业合并,说到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使生产力运动超越了传统经济组织的局限。同时,技术进步及其波及效果也得助于新型产业关联体系,一方面提高了产业、企业最小规模基数,另一方面也使生产的不可分性充分突出。形成了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新型产业关联体系和组织体系。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历程完全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本质因素。

6.自觉调整因素

在某些特定发展阶段,对某些国家(地区)来说,制度的安排和体制的转变等自觉调整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甚至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性质而言,自觉调整因素只是一种外部力量,是一种随机变量。只有在符合一国(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条件下,其才有可能发挥促进作用;反之,往往会造成产业结构的扭曲和畸形。体制作为一种制度环境,对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影响很大。对一个国家而言,除非现存的政府或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由此而来的结论是,社会发展和变革一定表明该社会的产权制度越来越能有效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从而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到社会最有益的活动中去。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变动反映在两个层次上,一是资源配置方式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传导;二是特定体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则如何影响部门和社会范围内的要素不断转移与组合。市场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及其派生的行为机制,主要依靠“看不见的手”来组织、协调产业,产业结构内部联系比较均衡,运行轨迹也较为平稳,在一些先行国家里,基本上采用这种自由主义的经济体制。而一些后起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育程度低,而且迄今为止,“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互耦合的基础尚未找到。因而微观变量体系与宏观变量体系相互传导的机制尚处在生成之中。某一国际区域内存在上述差异的背后,实际上与体制安排差异相关。当然,体制变迁也是历史性的,并非一成不变,由于体制变迁,在不同时期对产业结构转换往往带来不同的结果。

二、实证分析:香港和新加坡产业结构的演化轨迹

1.香港产业结构的转型

(1)第一次转型:香港经济的工业化。从50年代起,香港逐步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制造业成为香港最大的经济行业。由于香港是以一个贸易转口港作为其工业化的起端,农业地位在香港经济中长期以来微乎其微。香港之所以迅速实现工业化,从外部因素看,海外市场的殷切需求带动了香港制造业的高速增长。从内部因素看,其一,香港制造业本地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比较利益优势。其二,生产及市场的高度集中性以及香港经济的高度适应性和弹性。20世纪50年代以后工业化的迅速推动,使香港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70年代以后,在工业化推动下,经济出现多元化局面,现代服务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突出表现在金融、保险、地产以及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勃兴。

(2)第二次转型:经济服务化。香港产业结构的第二次转型,发韧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趋于完成,其趋势是经济服务化。香港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基于深刻的内、外部社会背景的,从内部因素看:其一,香港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比较优势尚未建立。其二,服务业的生产力和边际利润远高于制造业;从外部因素看:其一,西方工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亚洲“四小龙”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其二,面临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促成香港制造业的北移,并由此对香港服务业提供了更庞大的需求。产业结构转型推动了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稳固了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金融贸易服务中心的地位。

2.新加坡产业结构的转型

(1)第一次转型:从传统的转口贸易转向发展进口替代工业。1959~1965年,新加坡经济从以转口贸易为主转向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这一时期,新加坡政府集中力量进行完善投资环境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选择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

(2)第二次转型;从“进口替代”工业转向发展“出口导向”工业。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失去了马来西亚作为原料供应来源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原定的进口替代战略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于是政府便改变经济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这一时期,新加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仅次于贸易的第二大产业。

(3)第三次转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加坡政府于1979年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经济决策,到90年代初,新加坡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金融服务,交通通讯等第三产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4)第四次转型:大力发展资讯科技产业,转向知识经济。进入90年代,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转向知识经济的政策措施。如,以科教立国、建立国家创新体制,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大力推行资讯科技教育等。

3.香港和新加坡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1)从工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香港和新加坡经济从农业社会并没有进入工业社会,而是直接跳跃到以转口贸易为主导的商埠,然后再转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从贸易转口港起步,成为两者现代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转口贸易成为它们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产业。正因为如此,转口港时代建立的基础设施和所发展的与海外市场的联系,非常有利于它们日后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工业。除外,它们都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时期。80年代中期以后它们都进入了后工业化或服务经济时代。

(2)从产业的升级转型过程来看。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工业化国家加快了向工业化过渡的步伐,新加坡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建立起门类相对齐全、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以电子电器、石油提炼、机械制造为主体的制造业体系,而香港则始终未能完成制造业本身的升级转型。因此,香港产业结构的演变有明显的先天不足,基础性工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优势来未能确立,本土制造业仍未能显著改变内部结构,以至于使其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出现所谓“产业空洞化”的趋势。有人坦言,香港经济若过分依赖服务业而忽略制造业,会进一步加深其经济的无根性和投机性,他们呼吁推动制造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升级,以保留一个具有高科技的、有竞争力的制造业环节,维持一个平衡的经济架构。

三、借鉴与启示:近中期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调整思路

目前,中国产业结构演进面临的主要矛盾是高级化需求结构与低级化供给结构的矛盾。推动产业结构演进升级应是中国产业近中期中国产业调整的首选目标。针对我国的国情,笔者拟提出如下调整思路:

1.立足东亚、以邻为伴,尽快实现和完善市场化,拓展多元产业发展空间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就看是否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参与的程度。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涉及到如何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与国际资源相结合,如何融于世界经济主流置身于世界市场之内,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促进生产力的国际化和市场化这一问题。而从要素市场来看,全球化的趋势是把要素由过去在一国一地内配置方式变为全球或区域内优化配置。这一市场结构的变化要求我们对产业结构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实现作出认真考虑。立足东亚,就是指积极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理的国际分工,规范竞争秩序,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2.结构调整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强化民族产业整体竞争力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这是新世纪初叶一项既紧迫又有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把产业发展序列确定为:战略性基础设施产业——先导性高新技术战略产业——现今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传统成熟有比较优势和一定竞争力的产业。

加快信息化带动产业升级转换,主要是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快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具体的对策建议为:①运用信息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设备;②把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传统工艺的带头技术;③导入信息技术成果于传统工业的经营管理中;④找准传统产业加速信息化改造提升和进入互联网络的重点与切入点;二是以信息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其要点如下:①在大力发展各种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中,有必要把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新世纪第一位战略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项目,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先发、先导效应。②充实、更新原有的高新技术发展战略及布局的内容,将信息化与发展引入“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③完善现有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及在工业园区的开发中予以引介和强调,力求这些园区的信息化率先发展;④研制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及企业开发建设信息化的投资、融资拓展计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予以扶持、促进。

3.完善产业结构演进升级的体制条件

首先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主要要求资源能充分得到流动,市场供求信号是真实和完备的。

(1)资源的充分流动。产业结构合理演化是通过社会资源的配置或再配置来完成的。市场协调方式的变换算子——价格机制要求社会资源能根据供求关系,不断地从资源配置紧缺的产业流向资源配置相对过剩的产业,任何制约或阻碍资源流动的制度,都将影响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

(2)真实的市场供求信号。真实的市场供求信号,恰如给控制协调系统的控制器增加了制导装置,使其所决定的变换算子更符合现实。而当市场供求信号失真时,企业或产业部门依据其作出的资源决策将发生偏差。如在泡沫经济时期,“繁荣”造就了虚假的需求,而这一“需求”又引导企业投资。随着泡沫的破灭,企业的投资转换为过剩的生产能力,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次是完善的市场机制的建立有赖于一个有效的政府,有效的政府所制定规则应是公平和公正的,是不应受到政府自身利益影响的。政府应成为一个权威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协调控制的机构。这一“权威性”应靠规划本身的正确和科学性。

此外,产业部门、企业应有充分的自主地位。即应保证企业拥有完整的自主权,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利益,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决定投资的方向,给企业充分的投资自主权,也是保证产业结构演化升级的重要前提。

4.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

引起海内外各界广泛关注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于2003年6月30日在香港签署,已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珠三角对外开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抓住香港,凭借其毗邻香港之地利,透过香港来参与国际分工。香港成为珠三角进入国际市场最便捷通道。据统计,广东9年间吸收外资中,80%以上来自香港。珠三角对外开放另一特点,是以发展“三来一补”业务为其参与国际分工的突破口和重要形式。“三来一补”以其投资少、风险小、效益大的特点,在具有毗邻香港地理优势的珠三角得到广泛发展。香港有充裕的资金、广阔的国际市场、先进的管理及反馈灵敏的信息,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短缺、工资,土地价格上涨的压力,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其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工序正往外转移;而珠三角用长期的产品经济束缚,资金匮乏、市场狭窄、技术落后、信息不灵,其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在于充裕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香港和珠三角两地的比较利益优势在市场经济机制的诱导下以“三来一补”这种形式得到较好的结合,从而增强了两地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在比较优势方面,珠三角一体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珠三角、香港已逐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功能齐全的大型经济区,随着两地经济交流的不断发展,两地经济融合度和依存度仍将不断提高。

珠三角的一体化必然涉及到大陆经济体制与香港的接轨问题。就意味着珠三角内一些与国际惯例不符合的规章、法规的废除,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如何既坚持中国特色,又参考香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整体模式进行借鉴、移植、吸收和融合,重新构筑、衔接、整合、调整珠三角的行政机制、法律法规和产业结构,这确是实现两地一体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标签:;  ;  ;  ;  ;  ;  ;  ;  ;  ;  ;  

产业结构演化的机理与实证分析_经济转型升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