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心血站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研究对肺心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联合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肺心病患者43例展开研究,时间跨度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对照(常规)和观察组(联合),对比疗效、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95.2%,对照组72.7%,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联合常规护理疗效较佳,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人文关怀;常规护理;肺心病;疗效评价
肺心病全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导致该病临床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多发于老年患者。临床研究证明:绝大多数患者均是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引起的,冬春季为该病高发季节。随疾病进一步进展,会明显损伤患者气道黏膜,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整体下降,并且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加之该病病情较为复杂,所以临床致死率较高,因此对患者采取相关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研究证明在患者治疗期间联合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内肺心病患者43例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n=22):男/女(11:11),年龄55-84岁,平均(69.52±10.78)岁。观察组(n=21):男/女(10:11),年龄56-84岁,平均(69.33±10.45)岁。对比分析43例患者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热情接待患者入院,帮助并辅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给予痰液细菌培养,并严格按照培养结果对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
人文关怀(观察组):(1)心理干预:临床研究证明肺心病发病急、病势变化快,因此绝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加之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所以患者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因此就需要医护人员提前对患者心理状况实施评估,而后严格按照评估结果开展相关心理干预措施;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体贴并理解患者;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亲切感。实际护理工作中以热情积极的态度面对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积极性和自信心。(2)戒烟指导:临床研究证明吸烟时所产生的烟雾对患者身体造成明显损害,从而加重呼吸道粘膜损伤,致使机体对外来感染菌的抵抗能力明显下降;吸烟会导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排痰能力下降,致使呼吸道滋生许多细菌病原体;尤其是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来说,上述损害更为严重;因此护理人员采取合理的健康宣教措施,讲吸烟有害健康的思想以及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告知患者;从而督促患者尽快戒烟并脱离吸烟环境。(3)呼吸干预:指导患者学会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通过上述途径来改善机体通气功能。(4)强化基础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畅通,鼓励患者自行咳痰;若痰液较为粘稠可以采取拍叩其背部等方式帮助患者排痰。(5)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呼吸频率等指标。及时对电解质进行复查;帮助患者排痰,改善其肺部整体通气情况。仔细观察皮下以及四肢水肿情况,谨遵医嘱给予强心剂和利尿剂等药物治疗。(6)营养干预:将饮食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告知患者。且一日三餐尽量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等食物;尽量减少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和动物脂肪。一日三餐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饮食清淡,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分析护理疗效;严格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判定;显效(经治疗联合护理后咳痰、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显示肺部啰音完全消失,心功能显著改善),有效(上述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啰音基本消失,心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极少数患者出现症状加剧现象);(显效+有效)/总人数*100%=总疗效[2]。
1.3.2对比护理前后心功能(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3];
1.4统计学
此研究用SPSS22.0系统,计量资料以(x±s)体现,采用“t”值统计分析并做检验;计数资料均以n(%)体现,采用“x2”统计分析并做检验;组间比值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护理疗效
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95.2%,对照组72.7%,P<0.05,见表1。
表1:治疗疗效对比
2.2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见表2。
表2: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3、讨论
肺心病是一种以肺动脉高压为特征的心脏疾病,该病病程较长,所以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提高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成为目前临床工作者们重点关注以及丞待解决的问题。
人文关怀护理是近年来临床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具体是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充分发挥人道主义精神,并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实际护理工作本着对患者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而展开,从而确保护理质量的同时整体改善肺心病患者生存质量[4]。
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疗效95.2%,对照组72.7%,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究其原因,发现人文关怀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属于一种整体护理,因此可以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精神,从而帮助患者尽快缓解临床症状,整体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肺心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邓丽霞,龚少峰.中西医结合人文关怀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3(8):107-107.
[2]周育芬.舒适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4):125-126.
[3]戴岩.舒适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207-208.
[4]任玲,段艳红,张凡,等.“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3(12):1606-1608.
论文作者:刘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患者论文; 肺心病论文; 疗效论文; 人文论文; 功能论文; 常规论文; 情况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