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孙红岩,赵静

彩超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孙红岩,赵静

(淄博市高青县人民医院 山东 淄博 256300)

【摘要】 近年来,彩超在胆囊癌诊断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研究其相关内容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出发,分别就研究的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彩超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作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 彩超;胆囊癌;诊断;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082-02

1.前言

作为胆囊癌诊断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彩超在近期得到了有效利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彩超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实践应用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彩超的实际应用效果。

2.胆囊癌的主要诊断技术

2.1影像学 超声检查是诊断PGC首选方法,能直接显示胆囊壁的改变和胆囊内的肿块以及肝脏和淋巴结有无转移,能发现0.5cm以下的早期肿瘤,诊断准确率约为83.3。在PGC的早期诊断中,超声内镜(EUS)优于B超,采用高频探头能清晰显示胆囊壁3层图像,能判断肿瘤侵润的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临床分期及指导手术治疗。CT可显示胆囊的病变,且能提供肿瘤侵犯肝脏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为PGC的临床分期提供有力依据,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情况提供依据。MRI和MRCP也可用于病情评估,有助于判断肝外胆管和门静脉有无受侵犯。Koh 等研究FDG-PET对于PGC的鉴别诊断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FDG-PET诊断PG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87.5%。通过 ERCP可行胆囊内造影,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意义重大。

2.2 细胞学检查

早期确诊困难时可采用细胞学检查,可达到定性目的。有研究表明,细针穿刺胆囊胆汁行肿瘤标志物检查更有诊断意义。

2.3 肿瘤血清标志物

目前 PGC 的主要标志物是CA l9-9、CEA等,由于其同时存在多个器官组织,特异性较差,必须结合影像学检查。研究表明环氧合酶-2(COX-2)对于 PGC 诊断及治疗均有意义。

2.4 基因诊断 目前已发现主要相关基因有:淤原癌基因与癌基因的激活,B-raf、K-ras、cmyc等;于抑癌基因的失活, p53、p73、DPC4/Smad4等,而p53 基因是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PGC的增殖、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盂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异常,p16、p21等基因表达下调,Cyclin Dl等基因表达上调等;榆端粒酶的激活;虞抗细胞凋亡基因表达上调; 愚血管生成及细胞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

2.5 术中检查

根据文献报道,由于早期PGC诊断困难,意外胆囊癌的发现提示争取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超声显示的血流形态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方面意义不大,但阻力指数>0.80时可判断良、恶性病变,且阻力指数在鉴别胆囊良、恶性息肉样病变方面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声像图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类型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样增生、胆囊腺瘤及早期胆囊癌。其中腺瘤有可能发展成恶性肿瘤,因此被称为真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是由于胆固醇代谢紊乱造成的,胆固醇代谢紊乱会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并沉积于胆囊,因此胆囊黏膜表面会形成突出的黄色小结节,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其直径大多<10mm。但直径的大小只能进行参考,并不能作为诊断的直接依据。胆囊腺肌样增生症的成因是胆囊内长期压力过高导致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形成一个窦状区域,胆汁常淤积于此处而形成上皮呈腺样增生。胆囊腺瘤可以恶变,所以应引起医生和患者足够的重视。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灶直径大小和阻力指数的测定对于鉴别良恶性病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血流状况对诊断是否有价值尚不能定论,因为还需要大量的样本研究证实。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治疗,可以在胆囊部位的诊断中发挥作用。彩超虽然具有以上几种优势,但在给予操作时对操作者的经验、熟练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类的因素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断效果,从而影响对病况的确诊,再次起转移范围与浸润等不如CT。由此可见,彩色多普勒血流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准确性高、无创、重复进行的检查手段,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原发性胆囊癌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较高,约75%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早期症状症状隐蔽、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因此早期诊断很重要。超声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目前已经得到广泛肯定,其准确率达80%,敏感性达到85%。胆囊癌典型的二维表现为结节型、厚壁型、实块型、混合型。二维超声不仅能发现胆囊肿瘤,同时对于是否合并结石、肝脏内有无转移、腹腔有误积液、淋巴结有无转移等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鉴别诊断胆囊癌、胆囊良性病变、胆囊炎性沉淀物困难、早期胆囊炎诊断困难、胆囊癌术前分期。因此很多学者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胆囊癌的诊断。其诊断基础是胆囊动脉及其分支扩张,肿块内血管增生,对于胆囊小隆起病变,彩色超声能提供有价值的血流信息。胆囊癌比良性胆囊疾病更容易检测到血流信号,高度提示胆囊癌的可能。在本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误诊为胆囊息肉,1例误诊,因此为提高诊断正确率,我们总结经验如下,胆囊癌临床特点不突出,无特异性表现,容易与胆囊结石混淆,患者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超声显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及囊壁轮廓不清晰应提高警惕;在超声诊断过程中,不要只满足一种疾病的诊断,如不仔细观察易造成漏诊。对于较大的息肉应仔细进行分析,对息肉的形态、是否分叶、表面是否光滑做认真分析;对分均匀性增厚的胆囊壁要提高警惕,易被当做胆囊炎处理,引起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正确率高并能重复进行的检查手段,度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手术切除是PGC的唯一有效的治疗,尽可能彻底的外科手术治疗,以保证较好的生存时间。手术方式的选择则主要依赖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13]。TNM分期是评价手术效果及判断预后较好的分期方法。PGC的转移途径有血行转移、直接浸润、种植转移外,淋巴转移是其最常见的转移方式,而淋巴结的转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GC的手术方式及预后,最常见的远处转移是腹腔转移和肝转移。扩大切除术及相应的淋巴结清扫术, 是在胆囊癌根治术的基础上行右肝叶切除、肝外胆管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及相应淋巴结清扫。即使将肿块完整切除,但若有远处淋巴结转移,并不能达到根治效果,且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国内外学者尚无明确定论,故对于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谨慎。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彩超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对于准确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彩超的重视程度,注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整体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够带来借鉴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乃森.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2] 秦真英,陈长远.胆囊炎与厚壁型胆囊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J].山东医药.2014(05):59-60.

[3] 谢峰,沈俐,吴平等.实时超声造影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12):819-821.

论文作者:孙红岩,赵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彩超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孙红岩,赵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