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服看文化自信论文_卓佳 杜振哲 冯珮宇

从汉服看文化自信论文_卓佳 杜振哲 冯珮宇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摘要: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璀璨历史文化的积淀与象征。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好汉服文化,并且能够在汉服发展进程中通过汉服特征的演变来分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有助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华民族文化体系。

关键词:汉服文化;文化自信

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起源于黄帝时期,辽史记载:“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后王以祀以祭以享。”它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汉服存在5000多年,悠悠中华文化,汉服一以具之。同样,以“大和文化”为特点的日本和服也是在不断的文化积淀里发展完善,但追溯其历史,“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邦通中华而始于汉,”和服始于唐制汉服,但在其后的发展中融入本族特色,成为独特的民族服饰代表。

2006年,和服的在本国的普及率高达52%,但与此同时,汉服在中国的普及率仅为12%,中国民众对汉服的了解程度只有31%,而这其中,还包括仅仅听过而已,汉服在兴盛了三千多年之后成为了只有少数人知道的中国工艺美术。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除了悲叹,还需思考,到底是怎样的原因让我们的文化瑰宝洛伦至此。将目光拉到现在,截止到2018年,汉服的普及率为34%,其中青少年的汉服普及率为41%,拍照,旅游,聚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汉服出行,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汉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目光投向具有中国名族特色的服装,汉服展,汉服节也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如火如荼的举行,仅仅12年,变化却是巨大的,从萧条到复兴,从鲜为人知到百花齐放,这其中折射出的是民众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出席重要场合时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并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核心,文化自信则精力充沛,精神饱满,我们说,文化立国,经济富国,军事强国,文化乃国之根本,一个国家如果连谈到自己的文化都三缄其口,唯唯诺诺,那这样的国家不管他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多有建树,都如一个机器一样,缺少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文化是一个国家在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于思想上的统一,思想统一则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产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让国人腰杆子越来越硬,中国人的话越来越有分量,越来越自信。以汉服来说,国门大开,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到海外游历,汉服成了这些海外游子在异国他乡对故乡的一份思念,在海外的街头,突然看到穿着明制汉服的游客,便能不自觉让人热泪盈眶,以“孔子学院”为主要载体的中华文化传播途径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有机会了解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正是文化自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自信,不仅是你相信,而是在你的诱导下能让其他人有意识的加入你的行列,文化自信透露出的是中国越来越富强的经济,是国人对国家越来越强的归属感,是一种自觉的民族凝聚力的产生。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和文化自觉的程度有关,文化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前途,中华文化是五千多年不断打磨不断精炼的成果,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结晶,而作为新时期的我们,需要将文化自信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承部分,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做优秀文化的继承人。

参考文献

[1]孟珂.汉服也是一道亮丽风景[N].陕西日报,2019-10-24(012).

[2]杨鑫宇.汉服文化破茧成蝶须作出正确抉择[N].兵团日报(汉),2019-10-22(008).

[3]杨鑫宇.去芜存菁汉服文化便能破蛹成蝶[N].中国青年报,2019-09-24(002).

[4]薛珊.融合与重塑:文化传播视阈下汉服观的转型与传承研究[J].汉字文化,2019(15):150-152.

[5]刘畅.山海经异兽文化元素在汉服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9,32(16):107-109.

[6]郑轶.看古风网剧《陈情令》浅谈汉服文化[N].温州日报,2019-07-24(008).

[7]汪昌莲.“汉服热”升温,一种纯粹的文化自信[N].遵义日报,2019-07-01(004).

[8]吴雪翌.亚文化视域下汉服文化的风格研究[D].南京大学,2019.

作者简介:卓佳(1999.11-),湖北天门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电子商务方向;

杜振哲(1998.05-),青海西宁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电子商务方向;

冯珮宇(1998.12-),江苏盐城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医保方向。

论文作者:卓佳 杜振哲 冯珮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从汉服看文化自信论文_卓佳 杜振哲 冯珮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