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基于AHP-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论文

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
——基于AHP-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

林 卓1,2,郑丽霞1,曹玉婷1,黄译锋3

(1.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福建省信息网络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1;3.香港大学理学院,香港 999077)

摘要: 通过对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的综合评价,以期为全国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监测提供借鉴。以建立的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5个一级指标和84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HP)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再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福建省9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准则层;福建省9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分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厦门市,第二梯队包括福州市、泉州市,第三梯队包括龙岩市、漳州市、三明市、莆田市、南平市、宁德市。最后归纳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3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灰色关联模型

创新是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或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增长、企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系正加快成型,福建省成为继江苏、安徽、陕西、浙江、湖北之后全国第6个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城市既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支撑,又是省级创新系统的组成,同时又是企业创新系统的综合和集成载体,充分发挥城市创新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科技创新转变成城市发展的关键驱动力[1]。因此,在创新型省份建设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情况,已成为政府部门、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准确识别福建省在全国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定位,有针对性地优化全省科技创新资源,对福建省2020年建成创新型省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起步早,己经有一些非常成熟的评估体系,如欧盟创新记分牌(EIS)、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全球创新指数(GII)、城市创新指数、创新力指数、4C创意指数、创新驱动力和知识竞争力指数、硅谷指数[2-3]。国内对我国创新型省市发展综合评价的研究成果也较多,利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多涉及省(市)层面的绩效创新、环境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4-8]。但对福建省创新型省(市)建设的量化评价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如叶琳[9]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5个方面构建了福建省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评分析;吴赐联等[10]基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环境完善程度和创新绩效表现力5个子系统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熵权改造的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莆田市2008—2012年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

深灰色的古城墙向远方无限延伸,以自身厚重的历史感与这个现代化的城市“冲撞”出一种颇有味道的美感,城墙不远处,由红墙灰瓦堆砌的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中,散布着大大小小的企业,蔓延着浓浓的文化和艺术的气息,我们此次到访的南京东南文化交流公司正在其中。甫一推开东南文化的大门,心中便莫名地升起一种明亮感,不大的空间内被各种以数字印刷方式制作的产品充斥着,那些点缀在各个角落的缤纷,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创意作品,加之总经理孙义的介绍,仿佛让我们随着东南文化,与数字印刷谈了一场恋爱。

由此可见,国内对创新型省(市)的评价方法多借鉴国外的创新指标体系,但也已建立了一系列适用于我国创新型省(市)的评价体系,但存在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离散化、隔离化的现象,部分指标体系仅适用于特定的地区,未充分结合创新型国家指标或国家层面主导的创新能力的监测、评价体系。至于对福建省的相关研究,更是未有系统的创新型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成果。为此,本研究基于国家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福建省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福建省9地市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观(层次分析法AHP)与客观(熵值法)评价方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再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对9地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拓宽了对创新型省(市)的研究思路,弥补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一些不足。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从2013年开展国家、区域、企业的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和试点调查工作,其中“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是国家发布的较为权威、认可度较高的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反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新活动特征,因此,本研究以该指标体系为基础,借鉴国内已有的创新型省(市)评价成果[11-14],遵循指标选择的全面性、规范性、公开性、可比性、可得性等原则,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综合构建了适用于福建省的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84个二级指标,具体见表1所示。各指标数据来源包括历年的《福建省统计年鉴》《福建社会与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市的统计年鉴。其中,若遇到相同的评价指标在省级统计资料与地市统计资料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以省级统计资料的数据为准。由于篇幅所限,各指标的具体解释可参考数据来源的相关统计材料。

表1 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1 (续)

表1 (续)

2.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充分考虑了专家知识以及决策者的偏好,由其确定的指标权重排序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但由于AHP计算过程中,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构建两两比对判断矩阵都是由人为主观进行判断评分,无法克服主观随意性较大的缺陷。熵权法(entropy method)是根据信息论基本原理,将熵作为系统无序程度的一个度量。对评判指标来说,可以用熵值来判断该指标的离散程度,根据指标值的变异程度,利用熵值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充分挖掘原始数据内部蕴涵的信息,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但由于熵权法仅考虑数据自身的信息特征,受数据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大,有时得到的权重可能与实际重要程度不相符,甚至相悖。上述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但又具互补性,因此本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采用AHP-熵的主客观组合赋权,可以更加准确地对福建省创新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

(6)关联度得分排序。

邀请5位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德尔菲法评判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利用1—9标度法获得专家给出6个判断矩阵,其中1个针对一级指标,5个针对二级指标层。根据专家结果,按以下步骤处理:

(1)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先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再进行一致性检验。引入指为判断矩阵的阶数),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保证判断矩阵不出现逻辑矛盾。若则矩阵具有高度一致性;否则,评价矩阵不满足一致性检验。5位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3)虽然在重要指标识别上AHP和熵权法的结果较为类似,但对于某些指标的权重仍存在较大差异。以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AHP为0.014 0/ 33,熵值法为0.003 572/ 72,综合赋权为0.003 444/ 5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AHP为0.003 4/ 73,熵值法为0.014 010/ 35,综合赋权为0.003 281/ 60)这两个指标为例,在创新能力发展评价过程中,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是反映科技创新投入的重要效率指标,其重要程度应明显高于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因此AHP的结果更加合理。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熵值法受基础数据影响较大,本研究仅搜集2015—2017年的数据,造成熵权法结果会有一定偏差。因此,综合赋权的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两种方法的偏差。

1.2.4 制作核糖体模型 将核糖体模板粘贴在软磁贴上,剪下核糖体模型,并把葫芦状裁成空心,恰好容纳6个碱基。

由于是针对2015—2017年间福建省9地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因此评价对象总数为k =27,评价指标数为n (n =84)。由于各标准数据的单位不统一,因此在进行熵权赋值时先进行归一化和无量纲处理,再计算各指标的熵权值。计算步骤如下:

(3)利用公式

2.2.3 综合权重确定

2.3 灰色关联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分析方法,是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比较和反映,通过灰色关联度来分析和确定系统因素间的影响程度或因素对系统主行为的贡献。因此先对各指标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利用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确定各年度各地市指标的基础值,再提取各指标的最优值组成最优因子矩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各年度各城市发展情况与最优因子矩阵之间的相关得分。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916年2月,史称“凡尔登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中,法军伤亡超过50万;同年6月“索姆河战役”中,英军伤亡40万,法军折损20万。战争越来越吃紧,协约国越来越困难,英法两国的男性青壮年几乎全都被征召入伍,走上前线,前线后勤保障人员严重不足,后方劳动力奇缺。在这种情况下,曾经拒绝中国政府帮助的英法两国,终于接受了中国政府“以工代兵”的支援方式。

2.2.1 AHP权重确定

所有患者每6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末次随访日期为2018-02-28。随访时间 5~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1个月,期间有36例患者复发,13例患者死亡。复发转移要求有病理诊断或者典型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复发和生存时间按月记录,以手术日至患者复发、死亡或最后一次就诊(随访)时间为复发或生存期限。失访,非肿瘤死亡及截止点生存病例按统计分析要求列为截尾数据处理。

3 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结果分析

3.1 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分析

(1)综合指数。计算3年间各地市的平均综合指数,可将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情况分成3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厦门市(0.907 5),第二梯队是福州市(0.766 8)、泉州市(0.723 1),第三梯队是龙岩市(0.615 8)、漳州市(0.600 4)、三明市(0.592 1)、莆田市(0.585 1)、南平市(0.584 8)、宁德市(0.579 7)。厦门市的创新型城市发展居全省领先地位;而福州市、泉州市也利用自身特色发展创新能力,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省会,在政策扶持及资源聚集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泉州市是福建省传统工业城市,汇集了大量的实体企业,因此这两个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也较好;其余地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与厦门市、福州市和泉州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发展增速来看,龙岩市呈放缓现象,厦门市、福州市、泉州市、宁德市的创新能力发展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其余各地市发展相对稳定。

计算基于AHP、熵权法、综合赋权3种方法的二级指标权重的分布比例:

由表3可知,由于上述MDEA溶液吸收能力的预测值与现场值较为接近,其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10%,完全满足实际生产中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0%的考核要求,故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MDEA溶液吸收能力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成功实现对天然气脱硫装置MDEA溶液吸收能力的准确预测。

(1)指标重要性识别。二级指标权重高于平均指标权重(即1/84≈0.011 9)的数量,分别为38个(AHP)、43个(熵权法)、34个(综合赋权),占总指标数的40%~50%左右,表明3种方法对指标权重的分配都较为合理,能识别出指标间的差异。

愿望与信念推理是心理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本研究探讨了我国孤独症儿童对愿望和信念的理解,并将其与正常儿童相比较。

(2)重要指标筛选对比。AHP前10位权重指标最终进入综合赋权前10位的有7个,熵权法得到的前10位权重指标最终进入综合赋权前10位的有8个。其中3种方法共同确定前10的指标有(3位数字分别代表AHP、熵权法、综合赋权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排位):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1/7/1)、企业引进境外技术经费支出(7/2/3)、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5/4/4)、企业购买境内技术经费支出(5/8/7)、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9/5/5)、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9/9/8)。表明3种方法对重要指标筛选结果类似,结合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后的综合赋权结果更为精确。

(3)分别计算5位专家的AHP权重,利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得到最终的平均主观权重值。

综上分析,本研究所采用综合赋权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建立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的,且与现有权威评价指标体系吻合度较高,也较符合福建省创新发展的现实情况,因此,可以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2.2.2 熵权法权重确定

低年级写话教学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之一。在日常写话教学中,经常发现低年级学生写话往往语句不完整、用词不当,总是干巴巴的,缺少画面感。怎样让学生写话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我觉得借助文本指导学生写话是比较有效的。

3.2 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分析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2015—2017年间福建省9地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情况,由于篇幅限制,仅列出一级指标(准则层)的得分,见表2所示。

表1显示,在5个一级指标中,企业创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是评价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准则层,其综合权重分别达到0.369 742、0.187 980、0.354 253。结果表明,在创新型城市评价中,企业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必须以企业创新为基础,只有企业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品牌形象、创新文化进行推广,使之成果化、产业化,才能将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提高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企业创新的实现。相较创新投入,研究发现创新产出更能反映城市创新能力的高低。显而易见,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创新投入越高就能代表城市创新能力越强,而关键在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的转换率,只有在高创新投入的同时也获得较高的创新产出,城市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因此研究结果得到创新产出的综合权重高于创新投入是合理的。创新资源和创新绩效两个准则层对创新型城市评价的影响程度虽然较低(综合权重分别仅为0.052 373、0.035 652),但这两方面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仍然十分关键。城市的创新资源是发展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等都是反映城市体量的基本指标,而互联网用户数、高等学校人数等指标也反映出城市创新人力的积累;而创新绩效是城市创新发展的终端体现,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其所感知到的城市创新发展成果通常是间接的,只有通过诸如经济环境的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商品出口额等)、劳动就业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知识密集型就业人员等)、生态环境的优化(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与人民工作生活切身相关的指标才能反映出城市创新发展的程度,将创新成果服务于民、造福于民才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

(2)创新资源。9地市创新资源的总体发展都呈逐年递增趋势。1)各地市表征城市经济基础的指标如人均GDP(F1)、公共预算支出(F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F3、F4)、固定资产投资额(F5)等都呈现增长趋势,仅南平市201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所回落。2)从表征创新基本设施积累的指标来看,百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F6),除宁德市外,其余8地市的指标得分呈现下降趋势。这现象或许与近年来移动通信实名制政策有关,或是因为城市通信电话的配备已经逐渐接近饱和。而从人均互联网上网数(F7)和公共图书拥有量(F9)来看,9地市的这两项指标总体上都呈现出增长向好的态势。3)由于福州市、厦门市两地汇聚了大量的高等学校资源,因此这两地的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F8)得分明显高于其余各地。培养高校学生作为创新的后备力量,是提升城市创新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

(2)企业创新能力长期处于低端水准。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内部经费投入强度(企业R&D内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2017年平均水平仅有0.91%。按照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2%以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界限,5%以上才具备行业竞争力。由此可见,低水平的R&D投入强度反映出福建省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长期致力于低端技术的研发上,缺乏对先进技术、核心技术及前瞻技术的战略布局和研发。此外,由于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许多科技成果、专利无法被企业创新主体有效利用,企业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4)创新投入。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的创新投入发展稳步上升,而龙岩市的创新投入显著下降,其余各地保持相对稳定。1)9地市有R&D活动的单位数(F 27)都呈增长趋势,但主要仍集中在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相对应的,全省的R&D人员(F 28)也都集中这3地,而莆田市、三明市、南平市、宁德市是R&D人员匮乏的区域。2)从R&D经费投入相关指标来看,各地市R&D经费投入(F 29)的绝对量及相对量(占GDP比重)逐年增长,但仍呈现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遥遥领先的格局。3)从财政性教育支出(F 38)与科学技术支出(F 40)指标的绝对量来看,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3地的投入仍然较大,但从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F 39、F 41)来看,厦门市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占比重最低、莆田市最高,但厦门市的财政性科学技术支出占比重最高、宁德市最低。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F 18)是创新投入中权重最高的指标,表征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服务业的投资情况,能较好地反映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程度。除了龙岩市外,其余8地市2017年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比2015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5)创新产出。除了南平市、莆田市、三明市外,其余6地市的创新产出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泉州市创新产出发展尤为突出。1)技术市场合同金额(F 46)是最能反映创新产出的指标,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成绩之一。2015—2017年厦门市、福州市的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较为稳定,厦门市该指标逐年递增,福州市2017年该指标值有所回落,而泉州市2017年该指标得分超过厦门市居当年全省之首。这3地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到全省总成交额的95%以上,表明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3地的成果转化体系较为完善,城市创新发展较快,也再次揭示出福建省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2)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产出指标来看,各地市2017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F 47)比2015年都有大幅提高,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宁德市等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F 48)得分增幅超过了10%。3)从专利产出相关指标来看,各地市的人均专利资源(申请量、授权量、拥有量)都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说明地区专利产出效率逐年提高。其中,泉州市研发经费投入专利产出效率(F 53、F 56)全省最高,说明泉州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较好,企业主体的创新意识逐渐增强,创新成果不断累积。4)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其他创新成果指标(科技论文、注册商标、新产品等)来看,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3地仍占绝对优势,各类创新产出远高于其余各地。

(6)创新绩效。福州市的创新绩效发展持续向好,其余各地市的创新绩效产出保持相对稳定,部分城市略有回落(南平市、三明市)。1)第三产业增加值(F 67)、商品出口额(F 69)、劳动生产率(F 71)是城市经济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指标,各地市3年内这些指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部分地市3年劳动生产率得分虽有波动,但与2015年相比仍是稳中有升。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相关指标(F 72、F 73、F 74)与创新绩效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因此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能直接反映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中。2017年各地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都比2015年有了大幅的增长,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仍是表现较好的3地,其中福州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最为迅速,泉州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最高。3)环境的改善是创新绩效的间接效果,因此虽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环境改善相关指标的权重不高,但仍是城市创新绩效体现不可缺少的评价指标。总体上来看,随着各地市创新发展的投入,环境都得到了改善,各类废物、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成效都处于较好的水平,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态环境的优化。

表2 福建省9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得分

表2 (续)

4 讨论与结论

4.1 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指标量化分析和统计结果来看,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仍存在3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1)创新投入及知识创造基础薄弱。综合计算福建省R&D内部经费的投入,虽然在数量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7年福建省R&D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与GDP之比)只有1.58%,与全国平均水平(2.5%)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在知识创造方面,2017年福建省每万名劳动力中R&D研究人员投入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分别为47.32 人/年和6.14 件/万人,而根据福建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到2020年应分别达到63 人/年和7.5 件/万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12月底,福建省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004件/万人,已提前3年完成目标)。此外,福建省高水平创新平台少,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供给能力不足,特别是“国字号”研发机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少,缺少积累人才智力的平台和能为各界各领域创新提供信息支持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由此可见,创新投入能力不足仍是制约福建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3)企业创新。漳州市、龙岩市、宁德市的企业创新增长趋势较好,而莆田市、泉州市的企业创新发展速度出现些许回落,其余各地市发展态势保持相对稳定。1)除宁德市、三明市外,其余7地市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F10)都呈快速的增长趋势。2)分析企业R&D经费相关各指标,各地市都大力推进企业R&D经费的投入和使用,绝对值上都有大幅提高。除福州市和厦门市外,其余各地市的企业R&D经费支出占总R&D经费投入(F15)都高达95%以上,表明了这些城市的R&D研究都是以企业为主,企业创新是城市发展创新的主体。3)对比企业创新中人力资源相关指标,不难发现,福建省企业创新人力资源都高度集中在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这3个地方的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甚至是其他地市的5~10倍,揭示了福建省创新人力资源不均衡现象尤其严重,这也是制约除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外其他各地市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是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的关键手段,从相关指标来看,仍然是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三地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而漳州市、宁德市处于第二集团,其余各地市处于第三集团。其中,宁德市在2017年的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相关方面的得分有着非常显著的增长,很大原因要归功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发展,该公司以新能源电池为主营业务,2017年动力电池销量超过松下电器、比亚迪等老牌企业,荣登全球第一。由此可见,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的飞速发展能够为城市整体的创新能力带来质的飞跃。5)企业落实政府相关优惠政策是城市创新能力发展体现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国家、省份、城市出台相关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是从顶层设计上指导企业发展的方向,鼓励企业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从得分结果来看,2017年,厦门市独树一帜,充分利用了政府给予的各类政策,引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宁德市处于福建省平均水准;其余各地市在落实政府对企业创新的相关优惠政策上有仍需继续加大引导力度。

(3)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间差异显著。福建省的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3地,福州市、厦门市的科技资源主要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泉州的企业创新主体相对较多,但创新条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等)与福州市和厦门市两地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其他地市的创新资源配置就比较薄弱,仅有少量分布。这种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表明福建省大部分科技经费和科技人才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小部分地区,地区间的科技资源不平衡导致全省科研水平发展的不平衡,进而也制约了福建省部分山区地市的创新和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

4.2 加快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基于福建省当前存在的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结合福建省现有政策环境和科技创新基础,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政治权威也即政府的正当性通常被看作国家的一种道德权力,这种权力要求自己管辖下的人民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但是这种权力行使的前提就是要求政府必须具有正当性。政府正当性和公民不服从是相伴的现象,正统国家要求公民对自己制定法律予以服从,首先要证明自身的正当性,自身的证明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并不是单纯理论上的抽象,契约论、非契约论和规范度理论都不足以成为政府具体形态下的标准,传统政府的极端不公正或者压制性行为都对政府正当性产生重要影响。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克服由路径依赖形成的经验主义和专政偏执主义带来的弊端,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因为民主的实现而得到改观,两者的“理性距离”获得突破。

(1)“软硬兼施”,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完善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体系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动能的根本。因此,需要加大各级政府对科研经费、科研平台和科研人员等硬、软件的投入力度,强化科技部门与金融、税务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在全省范围内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一是金融方面,在现有福建省《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施意见》的政策基础上,针对目前全省范围内科技与银行、创投等金融合作的力度均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市级乃至县级的科技与金融的合作力度,间接提高科技创新投入。二是税收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成果转让税收减免等普惠性财税政策要加大宣传,提高政策覆盖面。三是平衡科研经费、科研平台和科研人员等创新投入要素的力度,从而避免对某一创新投入指标的相对过度投入而导致投入浪费、投入产出效率低下问题。此外,对现有的R&D投入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加强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础条件的支持,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落地生根。针对目前福建省企业创新能力总体处于低端水平的现实问题,一是分梯队强化企业在产业创新的位置。如,对于研发能力处于行业内第一梯队的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其向前瞻技术、核心技术的战略部署;对于处于第二梯队的成长型创新企业而言,引导和支持其向产业关键技术的部署。二是加大对知识产权战略深度和广度的实施力度,打造创新发展高地,从“成果端”解决福建省当前创新产出不足的问题。以福建的“知创福建”“知创中国”两大平台为契机,完善对企业从知识产权的生产端到落地端的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此外,全面建设和整合目前福建省各级科技信息/情报服务企业的创新平台,强化当前省、市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以及高校、图书馆等对企业创新服务提供一线情报的能力和地位。

空间相关性检验可分为两类:(1)观测对象在整个空间系统内表现出来的空间分布特征,称为全局空间自相关;(2)分析局部子空间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分布特征,称为局域空间相关。本文选用Moran's I指数来判断空间相关的强度,全局Moran's I指数公式如下:

还有一则报道说,经过专家们的多年研究发现:晚睡晚起的人比早睡早起的人更长寿,他们甚至还举出丘吉尔等名人的例子来佐证,说这些人都是“夜猫子”,习惯于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结果都活过了80多岁。对此,我们一些阴阳颠倒,晚上生龙活虎、白天却萎靡不振的人可高兴啦,这不,专家们也在这么说。

(3)多管齐下,平衡各地创新资源配置。一是以联盟的视角平衡“硬”资源配置。以当前福建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等为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各地市与技术创新平台、科技情报资源等联盟的合作,平衡各地市科技创新“硬”资源的分配。二是从共享和流动的视角平衡人才“软”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福建省专家信息服务网,面向全省各地、各领域的创新需求,建立统一的科技专家服务网,并提供线上信息咨询服务;通过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人才向闽北、闽西等城市流动,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建设适合各城市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

5 结论

本文的研究以科学的方法筛选出了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和84个二级指标。采用基于AHP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算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是评价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准则层。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福建省9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情况,其中第一梯队包括厦门市,第二梯队包括福州市、泉州市,第三梯队包括龙岩市、漳州市、三明市、莆田市、南平市、宁德市。厦门市的创新型城市发展居全省领先地位,遥遥领先其余各地市,福州市、泉州市也利用自身特色发展创新能力,其余地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厦门市、福州市、泉州市都存在差距。最后归纳了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3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是基于公开的统计数据,但由于统计口径的调整,仅选取统计口径较为统一的2015—2017年为基础数据,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指标体系建立、数据搜集筛选、评价方法选择上仍需进行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全超,王举颖.基于组合赋权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师,2013(9):54-56.

[2]吴林海.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8(1):79-81.

[3]候海燕.创新型省份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识别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6.

[4]王晞敏.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体系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8.

[5]惠宁,谢攀,霍丽.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9(2):102-104.

[6]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20-25.

[7]王晓珍.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

[8]柴璐.山西省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6.

[9]叶琳.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评价研究[J].发展研究,2011(2):30-33.

[10]吴赐联,朱斌.基于熵权TOPSIS的创新型城市发展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以莆田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4):76-81.

[1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1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1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2017)[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2017)[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Based on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HP & Entropy

Lin Zhuo1,2, Zheng Lixia1, Cao Yuting1, Huang Yifeng3
(1. Fuji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2. 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Fuzhou 350001, China;3. Faculty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999077,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monitoring of innovation-oriented province construction in China. Based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in Fujian (5 first-level indicators and 84 second-level indicators), the paper combines AHP and entropy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then uses grey relational model to analyze construction situations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in 9 cities of Fujian. The result shows that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novation input and innovation output are the key criteria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the situa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in Fujian can be divided into 3 echelons, the first echelon includes Xiamen, the second echelon includes Fuzhou and Quanzhou city, and the third echelon includes Longyan, Zhangzhou, Sanming, Putian, Nanping and Ningde.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re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innovation-oriented cities in Fujian,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HP; entropy method; gray relational model

中图分类号: G252.8;F224;G3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2019)19-0115-09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19.015

收稿日期: 2018-11-13,修回日期:2019-01-22

基金项目: 福建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创新型省份评估指标监测研究(2017)”(2017R0119);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项目“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质量控制研究”(2018R1008-4)

作者简介: 林卓(1986—),男,福建福州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评估理论与方法、数据挖掘与分析、信息计量学;郑丽霞(1982—),女,福建莆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决策理论;曹玉婷(1985—),女,河南周口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与评价;黄译锋(1998—),女,福建永泰人,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学。

标签:;  ;  ;  ;  ;  ;  ;  ;  

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基于AHP-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