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论文_辛浩,张志浩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论文_辛浩,张志浩

源汇规划设计院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生态城市发展既能够推动城市的发展,也可促进城市生态化水平的提高。当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加速了城市生态发展的脚步。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中必须坚定的方向,相关设计师应该明确城市建设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规划城市水资源、土地资源、绿化系统等,提高城市生态规划水平。本文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思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考

前言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手段,以现代理念为依托进行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为高效益、低损耗、高协调、评价指标规范。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主要遵循生态要素原则、符合生态原则和联系实际原则。

1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1.1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它是人们生活、工作等的重要基础。因此,城市的建设必须要站在长远的利益上,同时城市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那么城市的规划就应当根据城市的发展步伐而不断的进行方针改变,在规划的时候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另外对于城市资源的利用也应当遵循成长性的原则,否则将会造成资源的短缺。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注重城市的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等物质和精神的建设。

1.2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主要是物种在群落中,其对空间和营养等因素所占据的作用。城市生态位在现代化城市中能够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生活秩序。目前,城市生态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生产生态位;第二,生活生态位。尽管城市提供给居民的居住空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其本质上的区别不是很大。

1.3承载力原则

承载力就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系统对人们长期生活的承受力的水平,这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首先是城市的人口承受力,城市的人口数量的增长必然会增加多方面的消耗,过多的人口不仅会造成的资源的不足,还会产生大过多的垃圾量,人流量的加大,必然形成管理的难度。其次是城市能够承受的生态能力,这就应当从城市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并从全局去把握生态的建设。再者是对城市的产业结构的维持,要构建一个生态城市,就必须有着良好的产业链,实现资源的高利用率、低排放、低污染,减少浪费,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是环境问题的解决,在城市中一定的垃圾排放是必然的,做好废弃物的处理是城市环境的关键。要对一些可以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这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不能循环利用的资源要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以及人工的处理去解决。

1.4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城市范围排出人的活动,其它各种生物的活动原则。其和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条件具有较大的不同,这也使得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现了各种不同的特色。

2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思考

2.1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的内容。人文景观又可划分为建筑景观和园林景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对地域性的人文景观特点进行考虑,并借助建筑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而建筑景观设计要确保高层景观设计与低层景观设计兼备。高层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将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工作落实到位,着重对街道建筑景观进行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要对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现代城市理念进行融合,将公园、广场和城市水系等作为设计核心,实现现代城市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城市产业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对资源的节约及保护进行考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进行控制,并避免对可再生资源进行过度浪费。使各个生产环节更加科学合理,使人、自然和社会呈现良性的发展状态,有效避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结合城市实际情况,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城市产业设计也要注重产业与生态的同步性,实现循环经济与高科技共同发展,以构建市场化、现代化和生态化的城市环境,实现生态城市的高科技和标准化,促进城市旅游、医疗、教育和文化等各项基础性产业的快速发展。调整和改造现有产业,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完成生态城市设计之后,对城市环境和企业发展进行全方位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干预,推进现代城市环境和经济的双向发展。

2.3城市住宅区设计

实现城市住宅区设计,首先需要将交通、能源、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完成基础设施规划,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其居住环境。城市住宅区设计中,要坚持生态学原理,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建筑建设同步进行,实现生态系统和城市居民的同步发展。同时,城市住宅区设计中,也要对城市的生态特征和地理环境特点等进行具体考虑,确保住宅设计与当地的实际环境及风俗习惯等相符合。落实居住区域绿化工作,在居住区内对集中绿地进行构建,提高居民住宅区绿化程度。

2.4生态环境设计

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对自然生态基础进行充分利用,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对城市原有生态自然环境产生破坏,然后根据区域性特征,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同时,也要改善和管理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借助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合理改造原始生态环境,更好的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并提升其生态价值,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2.5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积极推广使用清洁型的公共客车、出租汽车,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提高新能源公共汽车的数量及普及率和传统燃油公共汽车的替换速度。在良好的基础上发展智能交通,利用当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系统中人、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之间的有机联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真正意义上提高公交的吸引力,促进公交的发展,并且注重自行车及人行的设施、站点及道路规划设计。在新城区的建设中,加强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联系,引入TOD等绿色交通理念,合理配置土地及城市功能,以减少城市内部的长途交通,形成以交通节点为中心的功能混合、紧凑立体、步行可及的综合土地开发模式。对大型居住区进行超前的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推进公交枢纽和站点的科学设置,形成不同公共交通间的紧密衔接。

2.6低碳能源使用规划策略

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低碳能源的利用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合理有效的规划低碳能源,这样才能降低能源的消耗。想要达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要从能源互补着手,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一定要避免质量低的燃油用品的使用,以及高污染燃料的使用,尽量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在城市电网的规划中,要发展太阳能的利用率,通过大力建设能源站来补充和丰富城市的电网结构。电力输送中利用科学的手段,降低电力损耗,也要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用电需求和供电平衡。只有不断地发展可利用的资源,才能更好地让低碳能源的使用规划融入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当中。

结语

总之,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手段,以现代理念为依托进行规划设计的。

参考文献

[1]李宏飞.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J].科学技术创新.2018(03).

[2]杜宪政.讨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3).

[3]陶毅.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7).

论文作者:辛浩,张志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论文_辛浩,张志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