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_心理健康论文

初中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_心理健康论文

初中生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生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快速成熟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既面临青春期的困扰,又面临升学的竞争,而学生因为心理上并不成熟,所以常常不能灵活自主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在以往的实践中,人们更多地把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推向学校,而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缺乏深入的探讨。家长常常以成人的标准和眼光来要求学生,而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缺乏了解,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结果是,不单帮不了学生,家庭不良的环境、气氛反而又成了困扰学生的因素。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热爱学习,乐观向上。心理健康的同学,往往喜欢学习,对学习有比较强烈的兴趣,学习比较主动。没有大人的督促也能主动学习,而不是推一下动一下;坐到桌前马上就能学习,而不是磨磨蹭蹭感到厌烦;学习专心,而不是思想开小差浪费时间;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总能考虑学习方法的优缺点从而找到努力方向,而不是一味焦急“超不过某某人怎么办”;在家学习常常能遵守计划,而不是想起什么干什么或因看电视玩耍而挤掉学习的时间;听说要考试,看成是自我检验的好时机,而不是提心吊胆紧张不安。

2、思维灵活,智力正常。心理健康的同学,能够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确实遇到难点和不懂的时候,能够查字典、参考书或者问同学、问老师来解决问题。而心理不健康的同学,往往由于心理上的焦虑不安压抑了智力水平的发挥和思维的灵活性,在问题和不懂面前就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无助感,懒于自己探索,也懒于问老师、问同学。

3、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心理健康的同学突出的特点是善于从消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因而从总体上说他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而心理不健康的同学则往往长期为消极的不良情绪所困扰,难以摆脱。同时,心理健康的人性格开朗,有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遇到不顺心事时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问题,而不会为了一时的利益斤斤计较、痛苦异常。

4、正视现实,不卑不亢。心理健康的同学总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现实,使自己的追求立足于自己的现实之上,既不自卑,也不妄自尊大。当自己学习成绩确实不理想时,也能接纳自己,对自己改掉不足迎头赶上充满信心。即使知道自己身体有缺陷、家庭境遇不如人,也能够正视现实、不卑不亢。而心理不健康的同学正相反。

5、交往和谐,互爱互帮。在交往中人能得到理解,在交往中人能得到发泄,在交往中人能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因此,心理健康的同学都有要好的朋友,能够尊敬人、谅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同时也得到别人的回报。而心理不健康的同学往往处不好跟别人的关系,人际关系较差。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总对得起别人,而别人则老是不领情,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因此再不想跟别人交往,从而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我们根据以上标准对河南省南阳市近五千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近60%的同学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约12%是急需进行心理指导的,这个指标比小学和高中都略高一些,这可能是初中生青春期问题和初中阶段学习的特殊性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初中生的家庭心理环境建设不可忽视。

二、初中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学生的用脑卫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使学生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孩子上初中以后,课程门类多了,课程要求深了,上课的教师多了,要求也不一样了。这就要求孩子的学习方法也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如果孩子的学习仍然靠老师和家长拉着走,而缺乏主动性,缺乏独立学习的方法,那就会导致学习的不适应和成绩的下降。学习不适应,成绩又不好,就会导致自卑感,还会让同学看不起。初中阶段的学习适应,主要应抓好三个方面:从不会预习走向学会预习;从老师说什么记什么到学会思考;从死记硬背到多样化记忆。

2、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初中生有理想、爱学习,对未来充满希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课程抽象程度的加深,知识本身的趣味性降低,仅凭兴趣去学习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家长加强理想教育,引导他自愿走向前去。

3、帮助学生处好人际关系,抓住成功机遇。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指示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大多与人际关系的失调有关。人是群居动物,人际关系不良会感到孤独,从而使自己苦恼压抑,也会丧失许多机遇。老师提问时,有的同学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因此抓住了接受老师帮助的机会,而有的同学不善于交往,在正式场合怕得要命,不愿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这就丧失了提高自己的机会。

4、培养健全良好的个性,促进心理协调。健全的个性是心理各个方面的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人的情感受理智的支配,但不少同学理智支配情感的能力较低,常常让不良的情绪冲破理智的闸门,表现为性格的怪诞,这是理智和情感的失调;有的同学知道劳动的光荣,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而在家里则什么也不干,这是知与行的失调;有的同学知道偷窃不对,但看看周围没人,对人家的东西心生喜欢之意,于是把人家的东西装在兜里,这是情感与意志的失调。家庭教育必须关注孩子健全个性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适应生活。

5、学会了解自己,看到发展潜力。是否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适时调整自己是孩子们心理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适应上的困难,引起情绪上的冲突。对自己估计过高,就会给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导致失败,别人也可能认为他骄傲自大,不愿同他交往,把他排斥在集体之外;反之,对自己估计过低,又会产生自卑心理,使人精神萎糜不振,丧失成功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做出一些危害集体和他人的行为。

6、正确对待错误和成绩,消除心理压力。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挫折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其中,学生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主要来源。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是挫折,正数第一也可能是挫折,因为其它班和其它校可能还有比他更好的。许多家长和同学过分重视学习的结果,总问考多少分,得第几名,使感到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压力很大。其实,分数不可不问,但更重要的是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难题,学习方法是否对头,帮助孩子解决具体问题,这是消除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

7、优化家庭环境,改善教育方法。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家庭心理气氛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决不仅是孩子自己的事,而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努力,特别要使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适当方法。

三、初中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渲泻法。渲泻法就是创造出某种情境,让人们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求得心理的平衡。一个人遇到不愉快的事,心理烦躁,激愤难平,或闷闷不乐,这些情绪积压起来,就可能产生心理疾病。但是,如果此人心直口快,能把自己不愉快的事向知心朋友、家人诉说出来,心情就会恢复平静。当孩子有心理矛盾和心理郁结时,不能靠压抑而要靠提供良好的渲泻渠道,比如踢球、跑步、大声唱歌、倾吐等方式,引导学生释放出心理能量,以求心理平衡。

2、谈话法。即经常向学生正面传播一些心理卫生保健知识,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初中阶段自己会面临的问题,并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防范。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也可以通过谈话向学生说明其问题所在,引导他看到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心理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端正态度,消除思想顾虑,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3、移情法。所谓移情法就是心理换位,和对方调换一下角色。比如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产生了不满、敌对和嫉妒等强烈情绪时,如果能调换一下角色,想一想假如我是对方会怎么办,就容易理解对方的做法,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看法,减轻消极情绪。

4、转移法。这种方法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导到能化解心理矛盾的活动和情绪中去,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例如,当学生苦闷和烦恼时,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的事,让他听听音乐,看看报纸,翻翻画册,看看电影、电视,回忆一下自己最幸福、最高兴的时刻,这就可以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去,冲淡乃至忘却烦恼,使情绪逐步好转起来。有时也可以通过幻想来转移注意力。有了难解的事时,可以先不去想它,而让自己的思维长上翅膀,自由畅想。还可以与人漫无边际地畅谈,免得自己为难解的事钻牛角尖,给自己带来无端的烦恼。

5、暗示法。暗示法即通过暗示使人的心理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有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两种。

他人暗示对孩子的心理有重要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随机在一个班内找了10个学生,谎称这10个学生是该班学习潜力最大的同学,其实这些学生和其它学生一样。但是心理学家这样做就给这10个学生以暗示:“只要努力学习,把潜力挖掘出来,肯定能超过别人。你能行。”这10个孩子接受了暗示后果真努力学习,期末考试时成绩超过了其他人。

自我暗示对孩子心理影响也很大。当一个人面临一项挑战性的新任务时,如果能看到自己的力量,并且有足够的勇气来承担这项任务,常常就能很好地完成它。如果缺乏信心,则往往完成不好。

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及时、敏锐地发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并给予科学的、恰当的帮助,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将会快速、正常地发展。

标签:;  ;  ;  

初中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