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中医院 545900)
摘要:目的 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抽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加以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例,3.33%),对照组为(8例,13.33%),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风险预防质量、评估质量、处理质量的评分都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58例,96.67%),对照组为(50例,83.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险管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普外科;风险管理;护理管理;应用
护理质量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影响患者的恢复速度和就医满意度。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和谐关系。由于实护理中,工作量大、患者护理方式不同、沟通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护理工作潜在很大风险,导致风险事件增多,护患关系紧张[1]。由于普外科患者多、疾病杂,往往是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的危急症患者,因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本文就普外科采用风险管理对风险事件发生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普外科住院患者,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加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0.3±5.67)岁。疾病类型:腹膜炎20例,急性胃穿孔15例,急性阑尾炎15例,胆囊炎10例。观察组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0.1±5.49)岁。疾病类型:腹膜炎22例,急性胃穿孔14例,急性阑尾炎14例,胆囊炎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掌握患者基本信息、监测患者病情、健康宣教、饮食指导、服药指导、注意事项等护理干预措施。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①加强风险意识培训。由于护理工作复杂、强度大、压力大,部分护理人员容易产生倦怠心理,风险意识低。因此,普外科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风险意识培训[2]。定期培训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评估其工作态度和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自觉防范护理风险,才能有效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②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组长为护士长,护理人员为组员。组长定期以会议形式,为组员分析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组员把在护理工作中发现的风险因素以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通过讨论、分析,共同研究解决措施,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并对组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
③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在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护理人员要及时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环境、科室医护人员、各项管理制度、相关注意事项等。在手术前,为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操作过程、风险等。在护理操作前,也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护理目的、安全性、注意事项、并发症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不要急匆匆,应跟患者有交流,多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同时,主动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治疗依从性[3]。以口头、宣传手册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治疗、护理的认识,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
④加强风险监控。护士长应发挥领导作用,加强风险监控,尤其是对重点的患者、时段、环节、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监控,每天检查、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质量,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措施防范,避免发生风险事件。尤其要注意合理排班,午间、夜班时间,新老搭配,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充分投入护理工作。在节假日,适量安排护理人员,保障患者安全。
1.3 判定标准
①风险事件发生率:通过对风险预防质量、评估质量、处理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值越低,则表示护理管理水平越低,风险事件发生率越高。
②护理满意度: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分100 分,75分以上为满意,75分以下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xˉ±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计数用X2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有明显差异,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例,3.33%),对照组为(8例,13.33%),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风险预防质量、评估质量、处理质量的评分都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58例,96.67%),对照组为(50例,83.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由于普外科患者多、病情复杂,护理风险大,因此,对护理的要求非常高。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新模式,应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避免发生医疗纠纷[4]。造成普外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因素很多,包括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风险意识较低、管理制度不健全、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不了解等,这些因素相互发生作用下,护理安全隐患发展为医疗风险事件。因此,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风险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监控,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重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环节,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护理的认识,主动关心帮助患者、倾听患者的诉求,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5]。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例,3.33%),对照组为(8例,13.33%),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风险预防质量、评估质量、处理质量的评分都比对照组高。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58例,96.67%),对照组为(50例,83.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证实了风险管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永春.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8):176-177.
[2]陈莉.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5):52-53.
[3]贺朝霞.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7):104-105.
[4]黄晶.护理风险管理对普外科护理管理中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0):19-20.
[5]王荣.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162-164.
论文作者:郭晓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风险论文; 患者论文; 满意度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事件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