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伙伴群体与中学生教育&对北京市中学生合作小组的调查研究_群体行为论文

合作伙伴群体与中学生教育&对北京市中学生合作小组的调查研究_群体行为论文

中学生伙伴群体与教育——北京市中学生伙伴群体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群体论文,伙伴论文,北京市论文,调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概况

(一)、研究的起因

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一直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一般而言,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但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群体犯罪原增加使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另一个对青少年发挥着重要影响的因素,这就是伙伴群体因素。然而,在目前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研究中,对其它三个因素的研究较多,而对伙伴群体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希望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勾勒出现阶段北京地区青少年伙伴群体的基本轮廊,探讨其潜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二)、调查概况及调查样本的代表性

本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在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崇文区等五个区选取9所中学进行调查,其中,重点中学两所,普通中学4所,职高2所,中专一所。

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650份,回收609份,回收率92%。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初中学生占58.3%,高中学生占18.5%,职高、中专学生占28.2%。从性别比例来看,男生占52.8%,女生占47.2%,与实际的性别比例接近。

二、调查结果

(一)、伙伴群体的规模和普及率

在本次研究中,为了分析时方便,我们把参与人数在3人以下的伙伴群体,称为小型伙伴群体;参与人数在4-9人之间的伙伴群体,称为中型的伙伴群体;10人以上的伙伴群体,称为大型伙伴群体。根据调查。当今学生伙伴群体规模以中、大型占绝大多数,分别占44.5%、46.1%。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伙伴群体,当问及“您周围同学都有自己的伙伴吗?”选择“都有”者为39.4%,选择“大部分有”者为46.3%,选择“小部分有”者12.2%,选择“都没有”者为2.4%,从前两个选项看出85.7%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伙伴。这表明,广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结伴交友的内心要求,他们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所以他们交友的范围较大,出现了伙伴群体的规模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

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来的学校教育以应试为目标,以学科为中心,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教育,重正式的团队、班集体教育轻学生自发性的伙伴教育,而团队、班集体的教育活动多数是几十年一贯制,活动内容单一,形式死板,难以满足现今学生求乐、求知、求美、求真的多种心理需求,得不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调查表明:目前学生中仅有17.4%的人“最喜欢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高达52.7%的人“最喜欢参加伙伴群体的活动”;当学生有心里话时,只有2.1%的学生“向老师透露”,高达65.5%的学生“向伙伴透露”。而结伙交友的自发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他们特别渴望寻找兴趣爱好相同,性格、气质接近,志向、抱负一致的志同道合者,于是他们不得不走出课堂、学校,自发地在团队、班集体正式群体之外与他人结伴。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学校教育在改进传统的团队、班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乐群交友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二)、伙伴群体内部结构

1.年龄结构。调查表明:大部分青少年与其伙伴的年龄相仿(年纪相差在两岁以下),占被调查的学生的85.4%,被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伙伴比自己年龄大的占7.0%,大部分伙伴比自己小的占2.8%,另有4.8%的学生介于二者之间,这部分青少年既有一部分年纪较大的伙伴,又有一部分年纪较小或与自己相仿的伙伴。

2.居住结构。除了学校这个场所有利于青少年发展伙伴关系外,居住区城是否靠近和父母是否有一方在同一单位也是影响青少年伙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当问及“你的伙伴都住在附近吗?”时,57.3%作了肯定的回答,只37.6%回答“住得较远”,另有5.1%的伙伴中既有住较远的,又有住得较近的,当问及“你的父母的你的伙伴的父母有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吗?”时,28.3%的学生回答“有”,71.0%的学生回答“没有”,可见,居住区域是否接近。和父母是否同一单位是相当部分伙伴群体形成的条件之一。

3.性别结构。调查表明,目前的青少年的伙伴已不是由清一色的同性朋友组成,他们与异性的交往逐渐增加,调查表明,63.6%的青少年有的伙伴中有异性,在这些包括有异性的伙伴群体中,属于“男生占多数”情况的占43.6%,属于“女生占多数”情况的占33.3%;属于“男女生各占一半”情况的占23.1%“男生占多数”的比例远远高于另外两种情况,是否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结成伙伴群体呢?

4.伙伴的来源结构。同学是青少年伙伴的主要来源,平均每个被调查学生有4.11个伙伴是同班同学,有5.16个伙伴不是同班同学,但是却是目前同校同学或以前同学。75.7%的学生有不是学生的伙伴,这类非学生伙伴中60%以上已经工作,纯粹的行业青年只占一小部分。

(三)、伙伴群体的活动内容及成因分析

青少年和伙伴们聚在一起时,一般从事什么活动呢?根据被调查的青少年的回答进行分类排序,结果如下表。

活动类型 从事该活动的学生占总体的%

闲聊天76.4%

节假日外出旅游50.6%

体育活动家42.4%

跳舞、卡拉OK、看录象 36.5%

学习功课、参加课外兴趣小组36.1%

生日Party 32.2%

玩电子游戏 27.4%

其它

14.1%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伙伴群体在一起从事的活动主要与闲暇活动有关。伙伴之间共同进行的一些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与沉重而又沉闷的学习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伙伴填补了青少年在家庭中所没有游戏伙伴的空白。从表中不难看出,大部分伙伴群体从事的主要交往活动之一是“闲聊”,这或许会让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吃惊,但是他们很难认识到这种在他们看来纯粹有些属于浪费时间的活动在青少年心理调适中的重要作用。例如,一个学生说:“同伙伴在一起,可以交心,可以说出自己在教师和家长那里说不了的心里话。”与伙伴的闲聊除了可以使青少年找到一个愿意听自己倾述的对象,解除心中的烦闷,寻找到在父母和教师那里得不到的理解和支持外;还经常能帮助他们摆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一个学生这样说:“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意思。有了伙伴与以后就不一样了。现在比以前快乐多了。以前没有可以说心里话的人。有了朋友什么都可以说了。”另一个学生说:“和伙伴在一起可以放松,说一些不常说的心里话,不使自己的内心感到孤独。”除了“闲聊”以外,在“节假日外出旅游”和“体育活动”是伙伴群体从事的另两个较为普遍的活动,他们的外出旅游并不一定是远游,但是对于一些孩子而言,不管是去什么地方,只要能与大自然接触,能与伙伴们在一起,这种活动就是很有意义的。体育运动也是大部分伙伴群体从事的主要活动之一。对于男生占多数的伙伴群体而言,这种倾向可能尤为明显。另外一些户内活动也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如跳舞、唱卡拉OK、看录相、开生日Party、玩电子游戏等等。活动场地所受到的限制和家用电器的普及可能是这类活动在学生中兴盛的原因之一。36.1%的伙伴群体还经常在一起学习功课或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有的伙伴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思想。

伙伴群体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情况可能还与学校中的一些个别学生欺侮较弱小的学生有关。在成都,去年发生过一起一个学生不堪忍受同学欺压,又不愿意告诉家长和教师,最后含恨上吊自杀的事情。在这次调查中,当问及:“你曾经有过受到别人欺侮又想不出办法来对付的经历吗?”时,结果是令人惊奇的。2.7%的学生回答“经常”,49.4%的回答“有时候”;41.8%的学生从不受人欺侮;6.1%则不无自豪地宣称“谁也不敢欺侮我”。学生们似乎恰好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不被人欺侮的,另一类是有时甚至经常受人欺侮的。那么,那些可能受到别人欺侮的学生会求助于谁呢?调查表明,父母和伙伴是他们求助的主要对象。其中,求助于父母的占43.3%;求助于伙伴的高达37.0%,这或许可以进一步解释青少年结成伙伴群体的一个潜在的也是经常被研究者们忽视的原因。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当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困难时,求助于教师的仅占3.4%。在生活中对伙伴关系的依赖还表现在另外一些方面。例如,当青少年有了心里话时,他们中的68.2%会向伙伴透露;而与此相反,会向家长和教师透露的合起来也不过占9.4%。

(四)、伙伴群体内部的联络方式、活动频率及经费来源

伙伴们是如何取得联系的呢?调查表明,33.7%的青少年几乎能够天天与伙伴见面,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同学之间,35.9%的青少年经常通过打电话与伙伴们取得联系;另外一些学生通过写信等方式取得联系。通过“定期聚会”取得联系的学生只占总体的3.7%。当然,相当部分的学生是以多种方式进行联系的。

平均而言,每个青少年每月能与伙伴们相聚8次,每次聚会4个小时左右。然而,不同青少年与其伙伴之间聚会的次数和时间长短有很大的差异。有的青少年的伙伴主要是同学,因此几乎可以天天在一起,而有的青少年与伙伴在一个月中只有一两次见面机会。对于有的青少年而言,每次聚在一起的时间超过8小时,有的却只十多分钟。

在青少年与伙伴从事的活动中,有一些是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的,这些活动经费从何而来呢?52.9%的伙伴群体采取“大家均摊”的方式,23.1%的伙伴群体采取“谁有钱谁出”的方式;7.3%的伙伴群体采取“轮流负担”的形式,另有16.6%的伙伴群体采取其它形式或混合形式。

(五)伙伴群体的模式

学生伙伴群体具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权威系统、内部规则和倾向性。我们可以把学生们的伙伴群体区分为核心和平行两种结构类型。核心型的伙伴群体,有一个学生处在中心地位。他是该伙伴群体的自发开成的领袖人物,对其他成员有一定支配作用。平行型的伙伴群体,其内部没有权威领袖,伙伴之间相处是自然平等的,不存在支配关系。调查中发现,目前学生62.6%的伙伴群体属核心型,有一个有实际威望的学生处在领导地位。35.0%的伙伴群体属平行型。

伙伴群体内部结构的严密程度是不同的。有些组织严密的伙伴群体,不但有强有力的权威领袖,还有适用其内部的既定规则,甚而有较严的保密制度。当问到:“在您和您的伙伴之间,有一些既定规则吗?”,回答有者为17.9%,还有10%的群体平常均喜欢用统一的服饰和物品,以示本群体的整体形象。

一般而言,学生伙伴群体的建立,在其初期几乎都是自发的。这时的伙伴交往本身就是他们的需要和目的。但伙伴群体一旦真正形成,在其活动和交往中便会传入一定的社会意识,伙伴群体也会因此而转化成为一种手段,产生一定的社会倾向性,可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群体:亲集体的、偏集体的。亲集体的群体,伙伴间的友情深入到其精神生活的道德情感领域,对伙伴道德面貌的高标准要求是他们友好关系的重要标志。我们设计了一组8个问题测试学生对伙伴标准类型的态度,高于十个百分点的选项分别是:“人缘好,热心助人”22.0%,“积极上进,学习好”15.6%,“头脑灵活,能力强”10.9%,这说明,目前学生伙伴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为亲集体性的,他们能够将社会、学校的行为规范要求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他们相处在一起,不仅共同娱乐消遣、一起相互学习,而且在思想上相互关心,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可以说,这是当今学生伙伴群体的主流。

同时,也不难看出,有少数群体属偏集体性的,伙伴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有钱、大方”、“漂亮、风度好,有吸引力”、“身强力壮”基础上的,他们的活动多半停留在消磨课余时间上,不计较娱乐内容的高尚与否,也难以用集体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时常会出现越轨行为。对这类偏集体的伙伴集体,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并加以正确引导,这是当前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

(六)、青少年对当今伙伴群体的看法

要想真正了解当今学生伙伴群体的情况,不妨听听当事人学生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为此,我们从有关伙伴群体的观点、伙伴群体对自己的影响、如何看待青少年伙伴群体的现状设计了问题。

对有关伙伴群体观点的看法。对“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看法,持“赞成”者40.9%,持“比较赞成”者19.4%,持“一般”者27.4%,持“较不赞成”者5.3%,“反对”者5.6%;对“交人不知己,不如靠自己”的看法,持“赞成”者19.4%,持“比较赞成”者11.3%,持“一般”者19.0%,持“较不赞成”者17.7%,持“反对”者30.5%。对这两个相反观点的看法,意味着结伴交友需要在当今大多数青年心目中十分浓烈。这也恰好印证了青少年伙伴群体规模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的必然。

对伙伴群体对自己的影响的看法。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对“您的伙伴在哪些方面对您影响大?”,选择“生活”方面27.8%,选择“学习”24.3%,选择“信用”17.4%,选择“娱乐”12.2%,选择“责任心”6.1%,选择“体育”5.9%,选择“助人为乐”1.8%,选择“热爱集体”1.5%,选择“遵守纪律”0.8%。得分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三项分别是,生活、学习、信用。由此观之,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的伙伴群体是他们社会化的第一社会环境,它为学生提供了初次社会生活、初步人际交往、初步交往规范、亲集体型的伙伴群体,为学生培养了与社会成员相互作用的最初能力,正是这些包括生活、学习、信用为主的能力为今后他们在社会上与他人交往,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心理准备和定势影响。

对当今青少年伙伴群体现状的看法。如何看待当今青少年伙伴群体现状,事关对青少年伙伴群体的整体评价。对“您如何看待当今青少年中伙伴的状况?”一题的回答,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肯定的答案,其中44.3%的学生选择了“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全面成长”、26.3%的学生选择了“关键在个人素质,对青少年不会有坏的影响”,只有5.9%的学生认为“容易把青少年带坏了”,15.9%的学生选择了“没有想过这一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伙伴群体评价持肯定的态度。这同我们在访谈中所了解的一些教师对学生伙伴群体整体评价持否定态度截然相反。产生相反看法的原因恐怕是,双方看问题的出发点的不同而造成的。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学生之间的伙伴交往是最为普遍、最为生动的。这类交往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在团队组织、班集体中被组织规定的、制度化了的伙伴群体;另一类则是学生之间友好的、非制度化的、自发性的伙伴群体。我们可把前者称作有组织的伙伴群体,后者称作自发的伙伴群体。教师往往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学生间有组织的伙伴群体处在主导的或支配的地位,对学生成长有促进作用;把自发的伙伴群体的作用视为消极的、负面的,认为“容易把学生带坏”。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据我们的调查表明,当今绝大多数学生自发的伙伴群体属亲集体性的,这样的伙伴群体不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学校良好学习气氛的建构、班级和团队等有组织的集体的形成。所以,教师应注重从积极意义上转变教育观念、学生伙伴群体关系的研究。

三、问题与讨论

随着当今学生伙伴群体交往的迫切性与伙伴群体向大型化方面发展的趋势,我们教育工作者应适时地在青少年教育中进行伙伴关系的教育。所谓伙伴关系的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念,促进其掌握必要的伙伴交往规范,安排科学健康的活动内容,从而提高与伙伴交往能力的教育。

交友观念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友谊观。确立情感、内在素质重于金钱、外表,信誉、诚实高于一切的观念,增强他们在积极主动的交友过程中获取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了解、反省自身的意识,促进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交知己之友,交知心之友,交志同之友,交德高之友。同时,要改善学校内学生交往,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开展伙伴群体之间的联谊活动,逐步扩大交往范围,加强对学生伙伴群体的引导。

当前,中学生伙伴群体出现向大中型规模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有组织团队、班集体与自发的伙伴集体的关系。在学校教育自然应以团队、班集体教育为主导地位,但不可忽视伙伴群体的教育作用。因为伙伴群体不受教育计划、时空的限制,其活动潜力很大,可作为有组织的团队、班集体教育的补充形式,使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二是在伙伴群体中,处理好亲集体性群体与偏集体群体的关系。对于亲集体性群体,要多加以鼓励和表扬,促进他们向更高、更完善的方面发展,同时,以亲集体性群体来引导偏集体群体,使后者向集体群体转化。总之,善于调节有组织团队、班集体与伙伴群体的关系,善于处理亲集体、群体与偏集体群体的关系,便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教育艺术与才能。

鉴于当今学生伙伴群体的活动内容多半处于纯消遣娱乐性的层次水平上,可逐步教育和引导他们开阔思路,扩大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向较高层面转化。如引导学生伙伴群体走出校园,走出家门,参观各种展览馆、纪念馆访问革命老人、英雄人物模范人物,调查社会民情、建设成就以及各项改革,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还可引导学生群体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象帮助孤寡老人、军烈属料理家务,宣传交通安全法规,维持公共秩序,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等。通过这些较高层次的活动内容,能使学生增长见识才干,扩展阅历,陶冶情感,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尽责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值得提出的是,学生伙伴群体活动内容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要真正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爱国主义实施纲要》中所要求的那样,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便利的、可行的活动条件,为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标签:;  ;  ;  ;  ;  

合作伙伴群体与中学生教育&对北京市中学生合作小组的调查研究_群体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