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诚

(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 江苏 常熟 215500)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较对照组8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可行中医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住院天数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287-02

哮喘是一种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病情可反复发作,多数表现为喘息、气促及胸闷、咳嗽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中医认为,脾虚气衰,健运无权,饮食不化精微,反为痰浊,痰浊阻肺,气道受阻,故咳嗽多痰气促。呼吸衰竭是哮喘持续发作后最容易导致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呼吸衰竭很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50例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中西医两种治疗方法,就其疗效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符合2003中华医学会制定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25例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在65~80岁,平均(73.4±5.6)岁。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60~75岁,平均(74.2±5.3)岁。两组患者均排除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对相关药物过敏患者,并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不具临床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内科学》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在60~80岁,重症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呼吸频率常>30次/min,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双肺满布响亮的哮鸣音,脉率>110次/min[2]。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拟定,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寒痰证型、热痰证型。寒痰证型患者百脉不通,以致瘀血乘肺,阻塞气道,妨碍气机升降,气道壅堵而成咳逆喘息。热痰证型患者咳喘日久,肺气虚损,不能贯心窍而朝百脉以辅心行血,加之痰阻,气机升降失调,心脉失畅而郁致瘀。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面罩法给予低流量、低浓度的氧气,去除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后,给予硫酸沙丁胺醇(安徽振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155)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按照3次/d,10min/次的剂量给药。同时,给经阿米滴注200~400mg氢化可的松,同时采用无创呼吸机行呼吸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以人参、附子、黄芩、山萸肉、五味子、丹参、龙骨等药物水煎煮后服用,寒痰证型者加减牡蛎、蛤蚧粉和肉桂、玉竹等,热痰证型患者加减肉桂、沉香、麦冬、熟地及甘草等[3]。

1.4 观察指标

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通气情况良好。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肺通气情况较稳定。无效:均未达到以上条件。

1.5 统计学方法

详细收集整理两组患者数据,建立数据库,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计数资料进行处理、分析,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可以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较对照组8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哮喘是一种多因素致病,包括遗传因素、变应原、促发因素等。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常规的西医治疗主要通过使用激素缓解患者哮喘状态,但长时间后会导致患者耐药性,组紫红出现哮喘赤血状态,引发呼吸衰竭。中医认为,本病以痰瘀热为标,肺脾心肾之虚为本,其病理过程由肺阴亏虚发展到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心阳衰惫,宜分清脏腑虚实,标本缓急[4]。缓解期以补肺脾心肾之虚治本为要,兼以祛痰化瘀清热。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较对照组8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显然说明,中医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衰竭情况,帮助患者改善原发病病情。方药中的人参、甘草等药材具有补益肺气、和中缓急,润肺,解毒的功效。《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山萸肉、五味子等药材液具有补肝肾、涩精气、止咳定喘的作用;肉桂和沉香等药材具有纳气定喘、引气归元的作用。并且根据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结合多种药物疗效,哭总行患者支气管、解除气管痉挛等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可行中医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芸芸,刘志刚,李泽庚等.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973-974.

[2]哈海霞.小儿哮喘持续状态27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58-59.

[3]田明勇.中医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4(13):279-279,281.

[4]秦成磊,张晓谊.探析哮喘持续状态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6(8):160-160,159.

论文作者:李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李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