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质量与人们出行安全有极大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出现网状裂缝,路面辅助设施在行车道上回填难度加大,导致雨水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产生车辙,雨季雨水渗透后路面结构稳定性大大降低,道路质量问题反映了道路工程质量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通病;防治对策
引言
在市政道路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具体说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问题,从目前来看,质量管理工作做的比较到位,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
1.1沥青路面病害
在现阶段市政工程项目中,沥青路面较为常见,也是出现施工质量通病的重点内容,现阶段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为路面裂缝,可以细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等几种类型。其中纵向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集中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在施工阶段,由于纵向混合料摊铺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最终导致裂缝的连接效果不理想,致使沥青路面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应力增加,最终引发纵向开裂的问题。与纵向裂缝相比,横向裂缝是沿着路面的方向出现的,并且裂缝具有宽度均匀的特征。目前认为,导致横向开裂的原因为:受温度变化影像,沥青路面中的沥青材料随着问题的变化而发生性能的变化,包括材料变形收缩、变脆等,长此以往就会引发横向裂纹。
1.2路基病害
路基病害对市政道路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例如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没有考虑道路的排水问题,将会导致路基中的水分排出受影响,最终导致病害的发生。受市政工程项目特殊性的影响,原有路基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若此时开展路基施工,一旦出现排水效果不理想,将会导致路基中的原有水分得不到充分的排除,大量水分聚集在路基内;而长时间的积水会改变路基的原有物理性能,出现硬度下降、强度不达标等问题,最终引发道路变形问题。除此之外,路基边边坡坍塌也会造成路基损害的发生,例如在施工中受施工技术不达标的影响,技术人员忽视了对路基稳定性的识别,这将会导致原本的土体结构受到破坏,引发土基破坏的问题。
1.3裂缝
市政道路在施工质量上的首要通病表现为裂缝的出现,对市政道路的建设来说,尤其在处是最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表现为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混凝土出现开裂是裂缝的主要对象。出现裂缝会对道路使用带来影响,出现道路安全问题,影响交通出行,减少使用的实际寿命,加大了维修的成本,给城市的美观建设带来显著影响,而且当其严重时则可能随时发生坍塌的现象,威胁着车辆与行人的安全。因此,需要相关建筑管理部门提高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建设的重视,降低严重安全事故发生的机会。
2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对策
2.1健全质量管理机制,改变落后松散的状态
施工单位要从施工实际出发,结合项目建设要求,制定出具体可行且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使管理者在制度的约束下更好的开展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首先,要完善管理责任制,细化具体的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其次,建立奖惩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要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结果进行奖惩,如果出现错误,必须要给与一定的惩罚,防止其今后再犯,对于表现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给与奖励,以调动起工作的热情,在今后更好的投身到工作当中;再次,要完善现场监管责任制,管理者必须要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而不是坐在办公室中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工作,要注重细节工程和隐蔽性工程的质量管理,防止任何的疏漏;最后,要完善动态监管机制,管理者必须要做到动态监管,并将管理的结果及时的发布到相关的平台,让每个人都能够知道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
2.2路面病害处理技术
在路面病害施工阶段,考虑到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质量不过关、路面施工不达标等,所以在病害处理技术的选择中,不仅要注意保证原材料的性能,还需要从病害防治的角度出发,从施工指标、质量控制、安排工期等多个角度,对原本的道路路面施工过程进行控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满足施工质量。基于上述要求,为了达到路面病害防治的目的,本文介绍了一种典型的施工处理技术,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路面基层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中需要做好控制桩的校核,并确定整个整个路面施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2)对施工路面做处理,在确保路面无杂物的情况下,先在土基上洒水,保证路基的湿润,这样才能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之后的施工阶段,先摊铺一层,并对摊铺后的松铺厚度等参数进行检验,确定达标后开始闷料。(3)做好洒水拌和工作,确保其深度可以满足稳定路面要求,侵入下层10mm后,才能停止施工。(4)在混合料的拌制结束后,通过平地机开始路面施工,通过平地机快速对路面碾压一边,确保路面稳定性良好。(5)碾压是整个路面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施工中需要先从路面两侧入手,逐渐向道路中央碾压;施工阶段注意保证每层之间都可以重叠1/3-1/2的轮宽,确保碾压效果满意。在整个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本次工程路面施工的特征,针对特殊路面碾压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从最大程度上规避质量问题发生。
2.3路基病害防治技术
根据不同市政工程项目的经验可以发现,加固土桩技术具有先进性,可以满足大部分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所以在未来施工阶段可以采用加固土桩施工工艺的方法防治路基病害。现阶段,施工人员在技术实施阶段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问题:(1)施工前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针对加固土桩施工工艺的关键施工技术开展技术交流,确保加固桩的实施效果可以满足预期标准。(2)施工中所是使用的任何原材料必须要规避原材料性能风险,只有在经过实验室检验并确认合格后才能被应用到工程项目施工中。(3)施工阶段,必须要密切注意软弱土壤的性能,只有在确定软弱土壤被完全打碎后才能施工。(4)施工中必须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改进,根据加固土桩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应该做到“边提升、边喷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满足施工质量。
2.4裂缝治理
在市政道路裂缝的治理上,最重要的措施便是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前期的预防工作做好,才能避免后期的返工,提高施工的效率。从施工质量要求出发可知,一旦出现裂缝,后期补救措施再完善也很难达到开始的施工目标,同时其承载力相应减弱。由此,对道路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关键要对预应力的预算采取谨慎态度,保证预应力的计算值与实际的承载力相对应,进而有效提供充足的预应力;此外,当在道路中出现振捣不够的现象时,便需要加强对其的处理;温度应力不合适时,需要重视水泥质量的挑选,目的在于缩小水化热的数量,降低内外的温差。
结语
市政道路要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质量的监督水平,在实际道路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在施工质量方面的通病,对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出原因,从而更好的了解和知晓其通病,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以及处理的措施,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昌彬.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探讨[J].农家参谋,2019(4):225.
[2]李红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2):47.
[3]张明海.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分析[J].河南建材,2018(6):416~419.
论文作者:周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路面论文; 裂缝论文; 路基论文; 病害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通病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