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美国国债_债券论文

走近美国国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国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国债市场凭借其规模大和收益稳定等特点,吸引了世界众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投资领域。近年来,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迅速增长。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和美元持续贬值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债的保值增值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美国国债分类和构成

美国债券市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交易最为活跃的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众多。按照发债主体的不同,美国债券市场投资品种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国债(Treasury securities)、政府机构债券(Agency securities)、市政债券(Municipal bonds)和企业债券(Corporate bonds)。其中,国债和政府机构债券统称为联邦债券(Federal securities)。

美国国债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用于弥补其预算赤字的债务工具,因为其得到美国政府完全的信用担保,所以被视为全世界最安全的投资品种,在债券市场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美国国债按照其流动性不同分为可流通(Marketable)和不可流通(Nonmarketable)两类。

可流通国债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流通,具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兼备的特点,是美国国债市场最活跃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流通国债主要包括:国库券(Treasury bills,期限为1年以下)、中期国债(Treasury notes,期限从2年到10年)、长期国债(Treasury bonds,期限为10年以上)、指数型中期国债(Infiationindexed treasury notes)和指数型长期国债(Infiation-indexed treasury bonds)(指数型债券的实际支付利率根据通货膨胀指数调整)。在可流通国债中,中期国债市场份额超过50%。

不可流通国债是为特殊目的针对特定群体发行的国债,因而不能在二级市场上自由流通。不可流通国债主要包括:政府账户系列(Government account series)、美国储蓄国债(U.S.Saving securities)、州和地方政府系列(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series)、本国系列(Domestic series)、外国系列(Foreign series)、代理补偿国债(Depositary compensation securities)和农村电气化经营系列(R.E.A.series)等等。不可流通国债的余额稍小于可流通国债,由于其具有定向发行和不可流通的特点,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较小。在不可流通国债中,政府账户系列占比超过85%,美国储蓄国债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系列各占5%左右,其他种类占比较小。

美国国债投资者结构

美国国债的投资群体十分广泛,主要分为政府账户和社会公众两类。其中政府账户持有的国债几乎全部是不可流通国债,而社会投资者持有的则多为可流通国债。

社会投资者主要包括联邦储备(Federal reserve)、存款机构(Depository institutions)、美国储蓄债券(U.S.saving bonds)、养老基金(Pension funds)、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ies)、共同基金(Mutual funds)、州和地方政府(Sr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和外国投资者(Foreign investors)等。

美国国债期限结构

美国国债期限从几个星期到三十年之间不等(2001年10月底美国停发三十年期国债)。近年来,美国政府出于刺激经济和降低国债发行成本的目的,逐步调降了长期国债占国债总量的比重,这导致社会公众持有国债的平均期限逐渐缩短。截至2003年12月底,社会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平均期限为60个月,为连续第4年下降。

美国国债发行和认购

美国国债采取公开拍卖的方式发行。根据期限的不同,美国国债发行的频率也不相同。例如,国库券每周发行一次,而长期国债每季度才发行一次。

投资者可以选择通过直接在一级市场上购买新拍卖的国债,也可以选择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已发行的国债。投资者购买任何一种美国国债的最低金额都是1000美元,追加投资的部分也必须是1000美元的倍数。

美国国债市场职能

一是弥补财政赤字,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在2003年9月底结束的财政年度中(注:美国的财政年度从每年的10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9月30日结构。),美国财政赤字为3748亿美元,创198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据预计,2004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赤字将达5207亿美元,而且今后10年赤字累计高达2.4万亿美元。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是增加财政收入,缩减财政支出和发行国债。美国政府刺激经济的大规模减税政策使财政收入来源受限,军事开支等的增加又使得财政支出难以缩减,因此弥补美国财政赤字的任务最终只能靠发行国债来完成。

二是吸引外国资金,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003年,美国贸易赤字总额达到489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高。在经常项目出现大量逆差的情况下,美国国际收支平衡就要通过资本流入使资本项目出现顺差来维持,其中通过国债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已成为美国资本流入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这种外国资金的大量流入一方面帮助美国国际收支达到平衡状态,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

可流通美国国债的发行和认购

期限

 发行频率

 发行时间

 最低购买额

 最低追加额

(美元)(美元)

13周

 每周一次

 周二

1000

 1000

26周

 每周一次

 周二

1000

 1000

52周

 四周一次

 周二

1000

 1000

2年

  每月一次

 月底

1000

 1000

5年

  每月一次

 月底

1000

 1000

10年

 每季一次

 月中

1000

 1000

20年

 每季一次

 月中

1000

 1000

美国国债市场动态

第一,国债规模不断扩大。小布什总统上任以后,随着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不断扩大,美国政府发行的美国国债规模不断上升。2002年,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将国债限额从5.95万亿美元提高到6.4万亿美元,2003年5月又再次提高到7.38万亿美元,增幅为历史之最。截至2004年2月底,美国国债余额为7.05亿元,已再次逼近国债限额。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有可能将国债限额进一步提高至8万亿美元以上。

第二,外国持有比例增加。2003年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达15311亿美元,比年初增长25%。而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在社会投资者中的比重已高达38.0%。从国别来看,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占绝对多数,中国和英国分列二、三位。2003年底,日本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达5452亿美元,占所有外国投资者持有总量的35.6%,在所有持有美国国债的社会投资者中占比达13.5%。

从投资者来看,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国国债占相当大的比重。美联储数据显示,2003年11月外国央行持有799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2030亿美元政府机构债券,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而2004年3月初该数字已增至1.158万亿美元。

第三,价格泡沫逐渐破裂。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和股票市场低迷,国际资本纷纷将资金投入债券市场避险,全球债券市场连续3年保持强势。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金融工具,美国国债更是成为债券投资者的首选目标,年回报率曾经高达35%。随着国债价格的上涨,国债收益率则处于下降通道。2003年6月16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降至3.1%,达到1958年以来的最低点。2003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开始回升。截至2003年末,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回升至4.3%左右。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美国国债收益率可能将进一步走高,国债价格也将继续回落。

美国国债风险分析

虽然美国国债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债券,但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依然存在,尤其对外国投资者来说,美国国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风险:

一是利率风险。国债价格对市场利率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市场利率的提高将导致国债价格的下跌。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为1958年以来最低水平。据预计,2004年美联储有可能逐步上调联邦基金利率,这将严重打击美国国债的市场价格,影响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二是汇率风险。美国国债皆以美元计价,而外国投资者或迟或早都要将其兑换为本国货币。如果美元贬值,则意味着外国投资者的债权缩水。例如,2003年美元相对于世界主要货币大幅贬值,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债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2004年,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走势仍然疲弱,因此汇率风险仍是外国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的因素。

三是转持风险。在美国经济复苏的带领下,全球经济正走出低谷,而债券自身低风险、低收益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经济增长阶段的盈利机会不如股市。与此同时。全球股市在挤出大量泡沫后,投资价值再次凸显,这导致投资者有可能从债券市场撤出部分资金投入股市,从而对美国国债价格产生负面影响。例如,2003年12月,外国投资者净购入美国中长期国债金额由11月份的334亿美元减少至298亿美元,净购入股票金额却由88亿美元增加至133亿美元。

四是减持风险。随着外国投资者投资比重的提高,美国国债已经对外国投资者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不可能无限度的增长,而外国投资者的减持行为将会给美国国债价格带来冲击。例如,2003年12月,外国流入美国购买债券及股票的资金为757亿美元,较11月份减少了119亿,减幅超过13%。欧洲投资者成为减持美国国债的主力,其中法国减持了32亿美元,意大利减持了41亿美元,其他欧洲国家共减持了43亿美元。

五是主权风险。虽然从理论上讲,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保证国债的偿还,但是外国投资者还面临着另外一种风险,即主权风险。如果投资国和美国关系恶化甚至发生战争,投资国拥有的美国国债资产就有遭致冻结的风险。考虑到现在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这种风险是切实存在的。

我国持有美国国债现状

2003年,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继续稳步提高,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大美国国债持有国。根据美国财政部的统计,2003年底,我国持有美国国债资产总额为1492亿美元(其中1205亿元为中长期国债),比2003年初增长285亿元,增幅达23.6%。此外,我国还持有1197.7亿美元的美国政府机构债券,20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债券和少量美国公司股票。上述各种美国证券资产合计2889.9亿美元,占我国2003年GDP的比重高达20%。

对于我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投资建议

一是调整币种结构。虽然美国国债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是其在我国外汇资产中占比过高的情况值得关注。如果大量持有单一美元资产,势必造成利率、汇率和主权等各项风险的过度集中,不符合分散风险的投资策略。有鉴于此,我国应择机调升欧元、日元和英镑等其他货币债券在外汇资产中的比重,逐步减少对美国国债的依赖性。

二是调整品种结构。除了国债以外,美国债券还包括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等。不同种类的债券具有不同的风险程度和收益水平,合理的调整各种债券资产组合,可以在分散投资风险的同时提高收益水平。例如,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美国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能力都有显著好转,因此我国可以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提高美国公司债券的比重,甚至适量买入优质公司的股票,以提高我国外汇资金的收益水平。

三是调整期限结构。美国国债有各种不同期限,不同期限的国债对应着不同的风险和收益水平。如果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调整不同期限国债的比重,也可以取得满意的投资效果。例如,在美联储可能逐步提高利率水平的背景下,我国应该适当增持价格受升息影响较小的美国短期国债,相应减持价格受升息冲击较大的长期债券,从而有效降低利率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四是利用衍生工具。为规避各种风险,可以利用国际发达的衍生工具产品达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例如,在美元持续贬值的形势下,可考虑在外汇市场上预先买入一定数量的“卖出美元”的期权,以对冲美元贬值风险。

五是发展多边经贸关系。我国应该在增强本国综合国力的同时,在WTO框架下大力发展多边经贸关系,加强与其他国家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合作,以此加强对美国单边制裁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我国持有美国国债面临的主权风险。

标签:;  ;  ;  ;  ;  ;  

接近美国国债_债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