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_温海玲

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_温海玲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客运三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地铁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与地铁发展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地铁运营经验相对不足,地铁运营安全的问题依然是我国地铁运营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文分析了我国地铁发展和安全管理现状,阐述了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对相关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地铁的安全运用提供有效的方向。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影响因素

一、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地铁运营,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地铁运营安全的问题,已经受到了相当多的重视,并且在地铁运营安全方面的投入,已经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我国各地方铁路运营安全的相关管理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了有关的安全防范制度,确保各城市地铁能够以安全、高效的状态运行,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便利。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相关的管理部门在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地铁运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各个地区的地铁发展现状,在地铁上设置诸如视频监控、安全报警器和安检排爆等安全装置,以保障地铁的安全有效运行。但目前来说,我国的地铁在长期运行过程之中,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这表明我国的地铁运营安全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国的地铁安全管理措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对地铁工作人员在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力度需要有进一步的要求,以追求地铁安全事故的零发生。

二、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人为因素

目前,我国的城市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急剧增加,使得城市内部的交通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地铁作为比较廉价且高效的工具,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首选交通方式。由于人数众多,造成了地铁站的拥堵和混乱,为城市地铁运营的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地铁站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比如由于地铁站过度拥挤发生的踩踏事故,比如乘客在等待车辆时由于过于拥挤相互推搡导致乘客被挤下站台等等。因此,对地铁站内的乘客数量进行有效控制,是保证地铁能够安全运行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市民上下班和节假日的地铁高峰段时期,地铁工作人员一定要维持好现场的秩序,保证乘客能够平稳有序的进入地铁站,必要时对乘客的进出数量和时间进行限制,以避免乘客拥挤情况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二)地铁自身因素

作为现代城市的高效交通工具,地铁每一日都要运送大量的乘客。如果地铁自身发生故障,就会在运行过程之中对地铁运营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害。诸如地铁脱轨、机械故障等问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使地铁运营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对地铁进行保养,避免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二)社会因素

由于地铁站内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因此如果地铁站内发生爆炸、火灾或者毒气等事故,就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各地都发生了火灾或毒气事件,造成了巨量的人员伤亡,有关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做好防范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对乘客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1、乘客是地铁交通过程中的主体,乘客的综合素质,对地铁安全运营有着重大的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有关部门应该强化对乘客的地铁乘车教育。地铁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地铁安全知识相关培训的方式,为乘客宣扬正确的地铁出行知识,并且需要针对地铁站内和地铁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为乘客进行讲解,加强乘客在遇到事故时的逃生自救能力。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在发生紧急事故时,乘客因为出现慌乱情绪或者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人员伤亡。

2、对地铁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在地铁安全事故发生方面,能够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或是减小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因此,地铁企业需要对地铁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和安全教育,让地铁人员熟记“安全第一”的地铁运营准则,有效的减少事故发生率,保证地铁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比如广州地铁公司的“5分钟紧急应对”,能够在5分钟之内对地铁站的突发事故进行有效的应对,将事故造成的危害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突发事故紧急预案措施。

(二)完善地铁安全运营风险管理的软硬件环境

地铁列车和地铁站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施,能够有效的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通过提升地铁列车和地铁站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施,能够保证地铁控制系统、地铁列车和地铁运行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地铁运营企业需要联合国家地铁运营的相关部门,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标准进行学习和借鉴,提高地铁企业的软硬件设施标准,增强风险事故防范能力。地铁运营企业内部也需要培养优秀的安危意识,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时时、事事、人人关注地铁风险”的氛围,为地铁安全运营的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人力支持。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众所周知,地铁站属于人口密集较大的区域,在工作时间,地铁站内的人口流动量也十分巨大。因此,地铁运营企业需要安装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其中需要包括乘客、设备、隧道等有效的监测指标。通过这个风险监控体系,地铁安全管理者就可以对整个地铁的运营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观察,并将有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除,避免留下可能的安全隐患。地铁站还可以安装安全事故风险预警系统,以做到在第一时间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发现和检测,如果系统监测到了某一类安全事故,系统就可以自动开启安全预警,地铁运营企业能通过安全预警找到风险具体位置并及时排除,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宏伟,叶永峰,胡群芳等.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7):55-62.

[2]韩豫,成虎.地铁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模式的构建[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12):13-17.

[3]韩利民,李兴高,杨永平等.地铁运营安全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0):46-50.

[4]刘卫东.地铁运营安全事件根本原因分析法及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12):24-27.

论文作者:温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_温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