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建设中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赵剑勋

市政工程建设中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赵剑勋

太原市市政公用工程经济管理站 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在市政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的使用愈发普遍,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当前顶管施工技术具有一些不足,应当通过完善给予处理,创建市政工程顶管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不同层面着手,实施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有利于施工的进行,提升市政工程顶管施工质量与效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顶管施工是市政工程施工的常见方式,目前,在顶管施工的质量把控和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不利于顶管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的水平,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其关键的技术,在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加强控制。

1采取顶管技术的原理及特征

1.1原理

顶管施工是指在不挖开路面的情况下,将施工工具放入地下,借助管道间和主顶油缸的强大推动力顶进。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顶管施工都在工具管或掘进机之后,在两坑之间埋设,以便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在主顶油缸推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分段施工的手段,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中的阻力,尤其是管壁四周的阻力。此外,还会设置中继站,主要设置位置在管道之间,并使用减摩剂减少管壁四周的阻力,有利于远距离的顶管施工。

1.2特征

顶管方式的特质则为无需开挖面层,从而可以穿过地面建筑物以及一些公路、河流,最大程度确保城市的面貌,令城市不会遭受较大的损坏。而且这一技术可以避免开挖,减少扬尘污染,为人们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同时还能够显著控制噪声污染,当前人们大多恐惧噪声污染,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噪声污染只会为人们带来身心上的压力,损害到人的精神与身体。这一技术的使用,则会显著转变这一情况。所以顶管施工技术的特征则为施工占地面积较小、施工地点对环境影响范围不大,对噪声污染具有无法对比的优越性。尽可能确保了城市的面貌,还不会对当前管线与构筑物的应用造成影响,从而则节省了资源,最大程度利用了当前的资源,减少了工程造价,也从另一角度节约了政府资金,以此实现双赢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优势

顶管技术可以不对地面进行开挖,因此施工的适应面能够涵盖河流、铁路以及公路之类的传统技术不可以接触的区域,还甚至能够从建筑物的底部穿过。因此非常适合在市政项目工程当中运用,通过实践证明,这属于一种可以有效安全地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施工措施,而且此施工措施对于城市的城区粉尘、噪音以及交通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都会大幅度降低,属于高效率而且污染很小的一种施工技术,而且能够节约非常多建设性投资以及减少城市建设项目的开发周期。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中,道路雨水主线滨河东路至新建路设计为双孔DN3500mm的顶管,新建路至都司街设计为单孔DN3500mm的顶管,平均埋深为8.73米-15.69米;南侧污水管线设计滨河东路至K0+083.7为DN1000mm顶管,平均埋深为5.42米-5.83米。顶管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顶管专用管,每根管长2.5m,DN3500管重25T,钢承口接口,双胶圈,密封橡胶圈采用氯丁橡胶,接缝采用弹性密封填料勾缝。

3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3.1现场勘查

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仔细的勘查,了解施工现场的人流、车流情况,并根据其交通路线,设置专门的指挥交通人员。同时,研究和分析现场的管道的基本情况,例如排水管道等,为了能够在施工结束后,排出污水,应提前设计好排水路线。了解和掌握现场的水、电、煤气、通信管道,对于需要临时关停的管道,应做好标记。对周围建筑情况进行了解,做好施工防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3.2技术准备

可以依照施工之前业主还有设计方所提供的顶管顶迸线路必须经过的路线以及相应的完备的地质资料数据,对于将要遭遇的施工困难做好装置调配以及技术准备。施工之前尽量多的了解掌握土层的物理特性以及有关的力学参数,还有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对于地下水的基本状况以及变化规律要做好提前的规划以及记录。在施工中遭遇的有砂层必须提前弄清楚其含砂量的多少还有砂的具体细度状况以及其级配关系之类信息。针对施工线路之上的岩层必须调查弄明白其是否有裂隙发育存在。若岩层属于风化岩那么必须弄明白它属于何种风化状况。它自身抗压以及抗剪的强度怎样,属于砂岩还是粉沙质泥岩,是否属于条片状的构造还是属于整体结构之类。通常来讲若是设计部门或者是有关的责任方没有提供足够详细的地质数据资料,还甚至于有错误存在的话,作为施工部门,一定会要求业主对其进行补钻工作。

3.3顶进施工

顶进施工的完成,和合理科学的施工准备是分不开的。在此阶段,我们要保证对排水装置、施工装置有效的控制检查,保证后续的施工稳定有效的进行,为了使上部支撑能够牢固稳定。只有确保顶管施工项目的质量,才可以有效防止土方的倒塌。顶进初次深度在5~10m的范围内,注意顶进的施工当中需要增加测量的次数,且要慢慢的顶入,同时确保管材足够稳定,如果发生偏差,必须及时的进行纠正。对于第一节管允许偏差值是:高程0~3.0mm,轴线的位置是3mm。针对较好土质的施工线路,挖土的长度可以比管端大30.0~50.0cm。

为了使顶进的施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我们必须有效纠正中心运作阶段和管道的高程中发生的偏差,保证对于管道环节、顶进装置的有效纠正调整的实现,保证有效应用可调型的千斤顶。在偏差的纠正过程当中,每顶进20~30cm就需要进行一次测量。在顶进的过程当中,对于首节管道要有效的控制其顶进的质量,来避免管道顶进出现偏差,因此要对管底滑道、导向轨以及千斤顶受力点等进行仔细严格的检查,我们也要保证管井闭水实验的运行稳定。

3.4顶进纠偏应急与预防方法

首先,通过顶管机倾斜仪与测量动态数据给予的机头折角、倾斜仪技术、走动形势、前后尺读数比较、机尾和地面沉降数值等给予探究。尽可能免除对超出0.5°的大动作改正,如果出现,也需在非主要底端给予改正且强化观测次数。改正偏差之后,如果没有折角变动则应当停止顶进,设备检修部门需即刻检查电路和液压管道,找出问题点以及问题原因,把轴线偏差掌控于合理范畴中。其次,顶进过程中,可以透过协调纠偏千斤顶而改正偏差,假如顶管左侧千斤顶通过左伸右缩的方式,而高程和轴线的方向则会出现偏差,先纠偏偏差过大的一方。再次,当偏差过大时,需彻底排除出现偏差的原因,之后分次进行改正,多调整少纠偏。如果有超过限额的偏差,则需即刻停止顶进,查出原因并及时改正,之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最后,顶进过程里,假如顶管机头旋转会不利于出土及测量,则应当通过整治进行处理。可透过调整切削刀盘的转动方位而掌控偏差范畴。在管中的相反方向添加压重块,直到顶进恢复正常。

结语

总而言之,顶管技术应用对于市政工程而言,特别对于深埋管道工程乃至繁忙路段而言均十分关键。在特定工程环境中,相较于开槽埋管更加富有优势。随着市政设施的逐步完善,地下各类管道的建设会只增不减。所以,只要我们对其给予重视,则可以从总整体上将施工技术提升至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

[1]田立松.顶管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招标,2016(16):32-34.

[2]李旭东.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及计算[J].四川水力发电,2015(06):7-10,19.

[3]杨鸿炜.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36):104-106.

论文作者:赵剑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建设中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赵剑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