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指南》,探索广府文化特色,促幼儿多元发展论文_谢晓云,姚万琼

——芳村幼儿园《指南》实验区暨广府文化“醒目仔”课程建设回顾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幼儿园 谢晓云 姚万琼

2015年9月,我园成为荔湾区实施广东省《指南》实验区实验园,为更好地落实《指南》,推动具有浓郁的广府文化特色的区域性幼儿园课程及实施方式,以地方特色课程为载体,带动幼儿园贯彻《指南》,实施课程改革。我们根据荔湾区实施广东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工作方案,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与组织下,以节庆活动《中秋节》、《春节》为切入口,有计划地研发《指南》背景下的广府文化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资源。

一、研究背景

在教育国际化倾向不断深入的今天,西方文化越来越多地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及价值取向,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却与孩子渐行渐远。

广府文化作为本土文化,它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如何弘扬广府文化,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使之熟悉、知晓、热爱本土传统文化,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是当前教育值得关注的话题。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的目标

1、充分感受广府本土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通过亲身经历、体验、了解传统习俗内在的含义,充分感受这一节日的民俗魅力,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挖掘适合幼儿教育的广府文化资源,引发幼儿积极探索,体验成功快乐,获得全面、和谐、自主的发展。

3、探索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的广府特色园本课程,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得以成长。

研究的内容

1、环境创设中如何凸现广府文化特色的研究

2、利用广府文化资源加强园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3、广府文化资源在幼儿游戏中运用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

运用行动研究的模式,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同时还综合运用以下一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我们将通过查找、分析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个案研究法:随机选取一些孩子,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观察研究法:跟踪观察幼儿在参与节庆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

经验总结法:在总课题组和专家的指导下,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研究反思,积累素材,为总结提练相关研究成果积累第一手资料。

四、研究的过程与策略

(一)开展“广府文化”教育的原则

在幼儿园开展“广府文化”教育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1、体现大文化教育原则。广府文化只是我国广博的民族文化的、一个小小分支,我们既要考虑文化的本土性,重视教育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向孩子灌输“民俗的即是民族的,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文化观念。

2、体现生活性原则。幼儿的学习动力是以兴趣为基础的,最有效的学习内容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以节庆活动《中秋节》、《春节》为主题以广府人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们亲身体验来感知广府文化的内涵。如,为了让孩子了解广府美食,大班的孩子亲手制作广式月饼,做油角等,邀请小中的弟弟妹妹前来品尝。

3、体现整体性发展的原则。在主题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应体现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各个领域教育内容之间相互渗透。

(二)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

我们根据区的中心任务及本园实际,借助广州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项送培活动,争取机会让更多的老师参加这些专项的培训学习,从理论认识到教学课例的研讨,多方面地让老师感受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学特点,完善教师自培、互培模式,抓好教师在新课程方面的培训,做好新教师带教培养工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带教、评比、交流、研讨等活动,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其次,我们组织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学习,明确研究方向。寻找相关资料,帮助大家从文献研究中了解广府文化的特点,找出广府文化与外省文化的异同点,开展多种多样的小型沙龙和专题讲座,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组织学习《纲要》、《指南》,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开展参与式培训和案例分析,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三)与园本特色连接,创设具有浓郁传统活动的节庆环境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老师重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共同围绕《中秋节》《春节》等主题开展全园性的庆祝活动,撰写“主题环境创设计划表”。一同主题,各年级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取切入口,各班以不同表现方式开展节庆活动,既有全园的安排,也有班的特色内容,将节庆活动推向高潮。在这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把班级环境创设与主题教学、美术特色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具有浓郁传统节庆活动的教育环境,将立体手工制作与主题教学、环境创设、区域创设等有机地相结合,利用墙面、区域、材料为幼儿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将五大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让幼儿亲身经历、体验、了解传统习俗内在的含义,充分感受这一节日的民俗魅力。

(四)根据广府文化特色,制定节庆主题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根据广府文化特色,成立节庆活动的组织小组,分为行政组、年级组,制定节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既有全园的目标,也有各年级组的分目标。行政组以幼儿园为核心,全园统筹安排,负责主场景的布置和亲子参与活动的方案,提供各部门的后勤保障。年级组由级组长组织讨论班级主题的活动内容,表现方式等,撰写“主题探究实施计划表”,从选择意图、主题目标、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材料提供等几方面去思考。活动形式包括:日程生活(游戏活动)、区域活动、集体教学、家庭社区活动(亲子活动)等,这样使整个园舍的教育环境突现出个个都不同,人人都出彩的艺术氛围,从而避免内容形式的划一性,重复性。

例一:节庆活动 :单元三  中秋节

【选择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也成为节日的一种习俗,它寄托着人们渴望团圆,渴望生活祥和、安定的美好愿望。广州人过中秋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中秋节期间,广州的大街小巷,广场社区处处张灯结彩,人们会围坐在一起赏月聊天、品尝月饼,各式水果,猜灯谜,孩子们会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游玩,处处体现着浓郁的广府文化。通过以中秋节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幼儿用眼、用手、用口、用耳等多重感官感受广州人“过中秋”这一民间传统节日的习俗,有助于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升幼儿对本土广府文化的认识,感受广府人过中秋的喜庆热闹,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活动中,主要丰富幼儿的以下相关经验:①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②中秋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儿歌、诗词。③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玩灯笼等习俗。④月饼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主题目标】

通过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使幼儿对广府人过中秋的习俗有所了解,并在歌唱、游戏、手工制作、品尝等活动中认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在中秋节前后,教师与家长一起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引领幼儿参与中秋节的整个过程:小班注重让幼儿在各种庆祝活动,参观具有广府文化的中秋灯会,从中感受过中秋的气氛;中班通过亲子制作中秋灯笼等活动引发幼儿的参与性;大班突出参与“我给爷爷送月饼”,“我给奶奶送祝福”活动,通过亲子活动“欢度中秋、情系你我” ,猜灯谜,巧手做月饼等实践活动体现传统广府文化。让幼儿亲身经历、体验、了解传统习俗内在的含义,充分感受这一节日的民俗魅力。

例二:节庆活动 :主题活动(六)春节

【选择意图】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预示着春天来临、万物生长。中国各地的春节习俗很多,春节民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生长在中国的孩子对“过年” 都充满了期盼,亲身经历过贴春联、放鞭炮、领压岁钱等春节习俗,耳濡目染着、看春晚、吃年夜饭等春节文化。广州地区的“过年”具有很地方特色,为了拓展幼儿关于春节的经验,提升幼儿对本土广府春节文化的认识,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在寒假前后,教师与家长一起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引领幼儿参与春节的整个过程:小班注重让幼儿在各种庆祝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气氛;中班通过贴“福”字、扫尘等活动引发幼儿的参与性;大班突出通过参与年俗实践、花灯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年与我的关系。让幼儿亲身经历、体验、了解传统习俗内在含义,充分感受这一节日的民俗魅力。

【主题目标】

大班

1、感知过年的热闹景象,喜欢参加各种形式的节日活动,体会过新年的欢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知道自己过一年长一岁,萌发在新的一年要学习新本领,取得新进步的美好愿望。

3、了解广府在传统新年的一些活动,如拜年、说吉祥话、包油角、吃元宵、挂灯笼等。

4、知道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习俗,了解它们的排列顺序。

5、探索学习一些传统民间艺术的制作方法。

中班:

1、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讨论春季前后,人们相互间交往,互相祝福的情景;知道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2、了解、体验广州春节的习俗活动,体验过春节的热闹气氛。

3、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和一定的方式参与节日活动过程。

4、在过年的参与过程中加深对春节的体验。

小班:

1、初步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情绪。

2、感受人们之间的友好与祝福,体验长大一岁的快乐。

3、了解春节简单的庆祝方式。

4、积极参与做鞭炮、布置新年装饰等活动。

五、研究成效

(一)幼儿方面

通过实践研究,在开展《中秋节》《春节》这些节庆活动中,孩子们体验着“做、吃、玩、看、听、赏”六味盛会,一方面让大家感受阖家团圆、感受亲情的温暖,将传统节日文化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根植在幼儿心底,同时近距离接触和欣赏广府文化、民间艺人及多种艺术形式,也让平时难以一见的文化生根落地,萌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体验到了快乐与激动,这将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也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传统节庆活动教育,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扩展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增进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二)教师方面

通过实践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她们挖掘和利用广府文化的丰富物质资源,在环境创设中根据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创设相应的节庆活动教育环境。利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过程中的疑惑,分析广府文化不同素材,以及乡土材料的特点和适合范围,提高了科学研究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

(三)幼儿园方面

通过实践研究,形成有我园广府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每年的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我园都开展相关的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让广府文化在孩子的中心扎根。同时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社会环境,探索一条幼儿园与社区、与家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互相依托,共同构建和共同使用的幼儿园教育资源和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孩子们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透过历史及风情故事来体验和探究历史和现在、民风和乡俗、勤劳与发展、风土和建筑、饮食和习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艺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趣内容。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让“广府文化”的种子在孩子的身上生根发芽。

论文作者:谢晓云,姚万琼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育儿·幼教荟》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落实《指南》,探索广府文化特色,促幼儿多元发展论文_谢晓云,姚万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