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高飞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高飞

山东志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7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工序有重要联系,科学合理的施工工序能够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同时也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方对施工工序没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导致了工程质量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施工工序质量的因素,包括技术、设备、材料和环境以及施工人员;从施工工序开展之前、开展过程中和开展之后三个大方面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对施工工序质量有直接影响,如果技术不过关,再好的施工工序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施工质量。只有施工技术质量过硬,才能够避免质量不行而返工,从而保证了施工可以按照既定计划来依次实施,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2.建筑工程施工设备

施工设备是施工的主要工具,施工设备的性能决定了施工质量,设备的数量决定了施工的速度。另外,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决定了施工是否正常进行,如果缺乏日常维护和保养,设备出现问题则必然停工,从而影响施工工序。

3.建筑工程施工材料

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就是施工材料。若是施工材料质量低劣,那么无论施工技术多优良,施工人员能力多高都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另外施工材料的质量好坏还会影响到施工工序的进行,较差的材料会导致返工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4.建筑工程施工人员

工程项目施工的主体就是施工人员,而施工人员操作的主观性质导致施工质量会受到人员素质的极大影响。假如施工人员技术与素质水平达不到标准,在施工的时候就无法根据施工工序的规范要求来进行操作,进一步影响到施工工序的质量。

5.建筑工程施工环境

实际上建筑施工的环境条件也会极大的影响到建筑工序施工的质量。由于周围施工环境的影响导致施工暂停的情况屡屡发生,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进度,还无法保障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对策

1.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第一,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第二,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第三,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材料样品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

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第一,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四种作用。一是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二是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是能够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直观地发现问题,这样就能够保证质量工作正常开展下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管理,有理有据,能够避免时候推诿责任。四是要让监理工作与施工同步进行,出现问题马上处理,以此避免管理效率滞后而发生返工现象。返工不仅影响工期,也影响施工人员的情绪,对工程质量非常不利。总之,要将样板制度落实到位,通过样板来理顺质量管控工作内容和流程,同时也让被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第二,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施工过程中是对质量控制进行管理的关键时期,所以要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既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检查,又要对施工物料进行分析,以此来保证施工现场的建材质量过关且施工技术过硬。建筑工程施工面积大且施工现场复杂,为了进行施工现场的管控工作,要求质量管理人员的数量要足够,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要扎实,从而能够快速找到关键部分来进行管理。

第三,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就能够从管理流程中发现质量管理漏洞,一旦发现要及时与承包商沟通,从而防患于未然。监管样品制度可以对质量管理的模板进行标定,样品制度通常并不真正代表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样品质量层次越高,实际施工质量越有保证。所以,在质量控制工作中要对样品质量有较高要求,这就需要一个完备的样品制度来对工作进行引导。检测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就就对承包商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态度进行验收。如果奖惩落实到位,则员工们自然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如果奖惩落实不到位,则会出现施工人员不在意管理的现象,管理工作也流于形式,所以质量管控工作形同虚设。这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影响施工工序的品质。

第四,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的方式对被管理人员的情绪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都有重要影响。管理工作要基于现实展开,从而避免管理漏洞和想当然而造成的管理不善;要正视质量问题,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和产生原因来秉公处理,从而树立管理的公信力;要监帮结合,监督质量问题,发现问题之后要协助施工人员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保证质量过关;要在工作中以理服人,通常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都是施工人员出身,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但是管理实力略显虚弱,这就容易造成管理过程中出现矛盾,所以管理人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能。

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工程项目完成之后依然要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一般情况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对施工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安全隐患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图纸设计自身的缺陷,二是施工技术不过关或者施工工序不当而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无论是那种安全隐患都必须要及时处理,所以施工之后要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第二,竣工后的质量检查工作要由每到工序上下游的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开展。一方面能够让相关人员来从细节方面找到问题,另一方面多人检查能够避免检查结果造假,从而保证质量监控工作切实有效。第三,要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质量检查工作制度,一切工作以制度要求来进行,避免主观意见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干扰。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施工工序质量过关,要对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有深入了解,然后结合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以及现场施工实际来进行管理工作。有的放矢的质量控制才能够事半功倍。因此,质量控制人员要对施工工序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然后找到各个施工工序之间内在的逻辑挂链,最后在施工工序开展之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工序产品完成之后均进行有效的治理管控工作,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工作必然会打造出一个高品质的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邱进文.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管窥[J].四川水泥.2014(11)

[2]杨晓峰.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途径[J].四川水泥.2015(09)

[3]朱正刚,赵治国.创新建筑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策略[J].中华建设.2014(09)

论文作者:高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高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