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脏术后监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雷静1,贺贵宝2

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 ICU 830011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采用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监护中应用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54例心脏术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半小时分为研究组,术后6小时为对照组,分别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参考患者不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统计比较研究,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其监护的过程中,积极应用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心脏手术;临床价值

心脏手术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治疗模式之一,其自身对改善患者病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心脏手术治疗方法的特殊性,其容易因为麻醉、手术本身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使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脏手术带来的心肺部并发症十分常见,且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容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出现心肺部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不均衡的氧供需,对患者开展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效果[1]。基于此,我院于2014年9月~2016年9月,对54例心脏术后患者研究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应用价值,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54例心脏术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8~71周岁,平均年龄(43.06±1.44),其中有6例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患者采用1.左房粘液瘤切除术、6例患者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患者采用二尖瓣置换术、12例患者采用瓣膜置换术、16例患者采用冠脉搭桥+二尖瓣置换术。根据患者监测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且根据患者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实际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65%)和b组(≦65%)。

1.2监测方法

通过采用Swan-Gans导管,监测患者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将导管插入患者上腔静脉中,并要尽可能的贴近患者右心房,对患者混合静脉血进行采集。同时穿刺患者左桡动脉并置管,对患者动脉血进行采集[2-3]。

在患者术后半小时,对患者采集血标本一次,在术后6小时,对患者采集血标本第二次,两种血标本采集时间均一致[4-5]。

1.3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半小时以及术后6小时的监测结果,同时对a组以及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通过统计数据,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3讨论

心脏手术患者在术后会因为多种因素发生并发症,同时也会产生不必要的手术损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基于此,针对患者术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监测以及分析,对提升患者预后效果有着一定的作用[6-7]。

此次实验结果明示,在术后半小时内对患者进行监测,患者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较高,患者氧消耗量较大,但是经过6小时后,对患者再次进行监测,其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要低于半小时监测结果,同时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65%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证明在患者术后吸氧后,降低患者氧气消耗,使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价值非常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这是由于患者在术后会因为麻醉以及手术损伤等影响,对其氧供平衡造成破坏,使患者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发生变化。患者在心脏手术结束后出现并发症,主要是因为自身疾病的长期影响,对其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再在手术过程中,又会对患者心脏造成损害,使患者发生并发症。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均会对患者氧供平衡造成破坏,使SvO2水平出现变化。通过在术后对其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重点观察患者SvO2水平变化趋势,从而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保障患者重要器官氧供持续,可以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测,给术后并发症预防提供重要的依据,对患者预后十分有利[8]。但是事实上,患者不同器官之间,氧摄取以及氧储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SvO2并不能直观的反映出每一个器官存在的氧供损害情况,在心脏术后只起到参考价值,不可作为独立的诊断指标,需要与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另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还处在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有着操作技术高难度以及造价昂贵等缺陷,不利于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对心脏术后患者进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可以帮助患者提升预后情况,虽然还有着一定的应用缺陷,但是与患者体温、肤色等其他可参考的诊断指标相结合,可以提升预测效果和质量,对帮助患者尽早预防并发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还是值得逐步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庄周颖,傅丽娟.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结局的预警价值[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06):27-30.

[2]李志.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脏术后监护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1):58-60.

[3]张海瑛,潘传亮,刘剑萍.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混合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评估心肺转流心脏术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07):678-681.

[4]江慧琦,王萌,华平等.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评估心脏外科围术期的风险[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33(06):792-796.

[5]朱音,高丽君.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脏术后监护中的应用[J]. 护理与康复,2011,10(03):192-194.

[6] Tweddell JS,Ghanayem NS,Mussatto KA et al.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ing after stage 1 palliation for 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J].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and the Southern Thoracic Surgical Association,2007,84(4):1301-1310.

[7] Fullerton DA,St-Cyr JA.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ardiac tamponade.[J].Journal of cardiac surgery,2008,23(2):180-181.

[8]李颖,许卫江,胡述立等.心脏术后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8):22-24.

论文作者:雷静1,贺贵宝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脏术后监护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雷静1,贺贵宝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