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时代坐标论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时代坐标论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时代坐标

周俊成

(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 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当前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现实课题。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历史起点上开启的,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必然会在满足人民根本利益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等方面蕴含着新的时代特质和价值意蕴。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时代坐标

九十多年来,党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的辉煌成功,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次又一次地成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要开启新征程、新阶段。这一进程是在新时代这样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宏大背景下发生的,必然被赋予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价值意蕴。正如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一、聚焦新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推进取决于能否在实际中体现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需要,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一个时期内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求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始终聚焦和关注社会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功的前提。

母亲当然不肯饶恕全娃。她让茂友叔赔我们家一块地的葱,要不,就到生产队去请远坤队长评理。茂友叔吓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祈求母亲宽恕,说他和全娃已经吃了几天麦麸了,一口油水都没沾。母亲就骂他,骂他好吃懒做,骂着骂着自己也抹起了眼泪,说什么油水不油水的,我们一大家子都拿南瓜叶子擦锅呢。茂友叔答应母亲,等全娃回来全凭她发落。可是,那天,全娃没有回来,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历史和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开启并持续推进,无不以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和持续关注为前提和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首先找准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并由此确定了反帝反封建是当时中国人民最根本的利益需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此为出发点,把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就转化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成功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准确把握了社会主要矛盾,并由此确定了改变落后生产、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就是广大人群众最根本的利益。由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

进入新时代,虽然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却发生了新的变化,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意味着人民群众告别了物质需要为主的时代,迎来以更高层次的以“美好生活需要”为主的时代,体现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却成为一种制约,推进大众化必须要立足和围绕这一点展开,使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深入人民群众,以寻求解决之道。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适应这些新变化……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以上培养基均经高压灭菌锅121℃高温高压20 min,冷却至50℃后加入氨苄青霉素(终浓度为100 ug∕mL)混匀,倒入平板凝固后方可使用。

所以,十八大以来,党在继续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解决和排除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制约因素,更好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方略,构建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突破。

总之,城市绿化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大大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其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十分突出。探析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为后续的绿化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参考,从而促使其为人类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二、展现光明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跨越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另一集中表达,一直以来既是大众化的历史目标,也是推进大众化的实践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充分反映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民族复兴完成了“富起来”的飞跃。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中国的发展跃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民族的复兴之路踏上了由富而强的新征程。

一方面,因中国实践应运而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不仅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更是创造性地解答了困扰世界发展的一些全球性问题,必将成为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榜样和引领。同时,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必须要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来指引大众化的政治方向,不断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和引领力。

三、推动理论创新——开拓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来回应人民的时代诉求,引领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命力之真谛。所以,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必然成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

这意味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了新的实践内涵——既要直面现实困难,又要坚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必胜信念,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团结和激励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这一宏伟目标一旦实现,其影响和意义将是空前的,也是世界性、历史性的。不但意味着超过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中国人民将昂首迈入世界现代化的行列,意味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最终实现,还必将极大地改写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和实践进程。

①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6-27.

要成功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首先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的新实践,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精神推动。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集中展现了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宏伟蓝图和总体思路,要始终贯穿于实现总目标、解决主要矛盾、遵循总布局、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祖国统一及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各方面大众化实践中。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要善于发现问题又要善于把握问题本质,循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路,创新话语体系、话语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形式和话语范式更为鲜活,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切实可行的举措回答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奥原理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融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凝聚共识、汇聚众志。

四、引领世界潮流——推动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

髓母细胞瘤:10例为实性肿块,2例为囊实性肿块,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瘤周水肿较轻。增强后实性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实性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无明显强化(图1),均出现不同程度脑积水。

工作中,马成贵发挥带头作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公司基层统计多为兼职,而且统计工作不太熟练。为了让基层统计尽快熟悉业务,他经常下基层上门进行辅导,利用闲暇时间以电话、QQ等多方式指导业务。每季度召开统计培训会议,以会代训,对新的统计制度、报表种类进行分析及讲解,同时就各基层单位业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在基层单位统计之间架起了经验交流的桥梁,加深了感情的沟通,有力地促进了统计业务的开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球化进程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相互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世界范围的强力推进都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高潮时实现的。随着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球化进程也会受到阻滞。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在历经了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1920年第二国际解散,从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到20世纪90年代苏东解体。两次大的全球化大推进之后,随着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球化进程也近乎停滞。

习近平将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并把“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要立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头上,来思考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和意义,要有充分的全球视野。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已知东莞-南沙水上“巴士”重柜运价为530.25元/TEU,现有100 TEU需要被运输,此时深圳港与南沙港服务水平可近似相等,故深圳港水上“巴士”运价是影响货主选港的关键,深圳港水上“巴士”经济性随着运价的变化而变化如图5所示.

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都曾经引领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高潮,引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全球的强力推进。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然会促成世界社会主义的新一轮蓬勃发展,也必将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球化带来新机遇。

总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只有立足于新时代,反映新时代,推进新时代,融入新时代,才能真正地彰显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引领和推动作用。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负责医院后勤多年的沈崇德深知,患者安全管理存在于医院运行、医疗诊治的每个环节。如院内陪检工人在运送患者去检查的过程中发生意外;陪检工人在送标本或药品的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患者用药错误或诊疗出现错误,均会影响患者安全。

进入新世纪,在低谷中徘徊的世界社会主义迎来了转机。尤其是2008年西方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并没能摆脱其痼疾。而这一时期社会主义中国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新奇迹。这无疑向全世界传递出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的信号。正如习近平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社会主义命运长河中的准确定位,也是新一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球化推进的新起点。

[注释]

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4.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6) 变更频度:Native程序很难实现在线更新,应用变更越频繁,越倾向选择能在线更新的开发模式,甚至是Web方式。

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

⑦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

⑧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4.

⑨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8-21(01).

⑩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周俊成(1971-),男,汉族,山东滨州人,滨州学院马克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专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机制研究(18CMYJ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11-0006-02

标签:;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时代坐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