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上升周期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基于利率敏感性差距分析_银行论文

利率上升周期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基于利率敏感性差距分析_银行论文

升息周期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基于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率论文,商业银行论文,敏感性论文,缺口论文,升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提高利率价格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西方国家的利率管制名存实亡,各国先后放弃利率管制,实行利率自由化,银行面临利率风险。在存在利率风险的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开始运用资产负债联合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ALM)理论,对资产负债进行有效管理以规避风险。ALM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下,银行通过策略性的改变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银行确定的目标净利息差额。[1]

商业银行资金可分成两大类:浮动利率(floating interest rate)资金,也称利率敏感(rate-sensitive)资金和固定利率(fixed interest rate)资金。在浮动利率资产与浮动利率负债配置不一致情况下,当利率波动时,会导致银行净利差(Net Interest Margin-NIM)的剧烈波动,甚至亏损。

定义:利率敏感资金缺口 GapRSF=A-L

敏感性比率 Sensitive Ratio=A/L

净利差波动 △NII= (GapRSF) (△iexp)

其中:△NII——预期净利息收入变化;

△iexp——预期短期利率水平变化;

A——利率敏感资产;

L——利率敏感负债;

根据这一理论,保持资产和负债的持有期限的匹配,是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最好策略。但是,期限匹配在降低利率风险暴露程度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使得银行难以在利率变动中获益。因而各银行并不十分在意期限的绝对匹配,往往大都选择预期利率变动趋势,以期在利率变动中获得额外的风险收益。[2]

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自1996年5月以来,央行已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我国存贷款利率8年来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2004年开始,宏观经济的局部过热问题逐波向外层传导,带动整体经济走热,物价从紧缩状态走向膨胀,由此带来加息之声不绝于耳。尽管上半年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基本到位,短期内加息急迫性有所缓解,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将步入升息周期。

第一,金融实证分析表明,利率是顺经济周期的(米什金,1998)。从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来看,在经过1993—1997年的回落期和1998-2002年的“特殊的位势较高”的低速期后,2003年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具体说是进入了上升阶段的回升期(刘树成,2003)。伴随着经济增长周期的延升,利率也将随之走高;

第二,我国市场化进程正在深入,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的逐步走高正是适应这一资金供求特征的必然反映;

第三,美国在经过一轮降息周期后,利率水平达到46年来最低,随着近期美联储连续两次宣布加息,可以预见,美国将进入新一轮的升息周期。考虑到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松和中美经济联系的加深,美国升息周期对我国利率走势将产生高度的正向影响。

为此,本文以我国一些主要上市银行近几年的公开财务数据为样本,通过分析他们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情况,着重考察在升息周期中可能引致银行面临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不匹配引致的风险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其资产和负债中的绝大部分为贷款和存款,因此本文选取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数据分析缺口风险。表1是我国五家银行2003和2004年年底的短期存贷款结构。

表1 2003年和2004年年底上市银行短期存贷款结构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

2003年短期存款L

171,151205,551226,316385,6632,666,082

短期贷款A86,184164,874104,445159,8781,393,310

利率敏感性缺口GAP1 -84,967-40,677

-121,871

-225,785

-1,272,772

2004年短期存款L

201,345254,239280,257469,2472,906,427

短期贷款A

110,576221,437144,964193,5341,302,131

利率敏感性缺口GAP2 -90,769-32,802

-135,293

-275,713

-1,604,296

缺口变动GAP2-GAP1 -5,802 7,875 -13,422-49,928 -331,524

数据来源:www.gutx.com

从利率变动所带来的收益波动看,当利率上升时,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为负时,短期内银行将面临净利息收入下降的缺口风险。[3] 从上表可以看出,四家商业银行短期存贷款到期期限明显不匹配,短期存款远高于短期贷款,使得利率敏感性缺口远小于0。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在经历连续8次降息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降息预期,因此,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一直处于不匹配状况,利率敏感性缺口一直为负且有加大的趋势,同时长期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种高度适应降息周期的缺口状态将在利率上升时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净利息收入损失。

进入2004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央行最终宣布调高利率。根据上表的数据,存贷款利率每调高一个基点,因为利率敏感性缺口的错配,银行将会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净利息的损失。

二、升息周期中不利风险因子:资产负债成熟期的结构错配

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成熟期指利率调整后,该项资产或负债获得重新定价的期限。资产负债的成熟期主要由其回流期决定。回流期指该项资产负债的本金最终回流的时间,在没有任何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只有在回流期后才得以重新定价,在此之前,利率的变动对资产负债的收付息没有影响。[4] 此时,资产负债的成熟期由其回流期决定。即使银行能够比较准确地估计利率变动方向,从而针对性地调整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但当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回流期不匹配时,也会因利率的变化产生收益波动。

表2是我国5家主要上市银行2003年底资产负债的回流期结构。

表2 5家上市银行2003年底资产负债的回流期结构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华夏银行上市银行合计

1年以内到期的生息资产341,455274,307209,605

136,920

172,453 1,134,740

1年以内到期的付息负债450,094326,501270,987

170,452

181,649 1,399,684

1年以内到期的资产负债净差额 -108,639-52,194-61,383

-33,532-9,196

-264,944

1年以内到期的贷款232,044194,865133,502

101,169

115,156776,735

1年以内到期的存款387,047297,913228,529

130,040

167,540 1,211,069

1年以内到期的存贷款净差额

-155,003

-103,048-95,027

-28,872

-52,384

-434,334

存贷款净差额/资产负债净差额

142.7%197.4% 154.8% 86.1% 569.6%

163.9%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表2显示,我国5家上市银行1年以内到期的付息负债远大于1年以内到期的生息资产,其缺口总额达-264,944百万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直接原因是存贷款的期限结构错配,如上表所示,5家上市银行合计1年内到期的存贷款净差额占1年内到期的资产负债净差额的163.9%。一方面存款的期限结构短期化,另一方面贷款的期限结构长期化,集中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就表现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回流期的错配。这种回流期负缺口尚不至于引起流动性风险,但是在升息周期中却会给银行带来净利息收入的损失。负债的回流期短于资产的成熟期,则即使银行采取调整措施使利率敏感资产总值大于利率敏感负债总值,依然面临净利息收入下降的风险。这是由于负债被迅速定价从而导致利息支出迅速增加,使得在某一时间区间内,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即利率敏感性负缺口,则当利率变动时,商业银行将承受净利息收入下降的风险。

如上数据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回流期结构在经历连续8次降息后,已严重扭曲,演变为高度适应降息周期的利率敏感性负缺口状态。这种负缺口状态因为现行计结息管理规定和定期存款的内含选择权而进一步强化,在下一轮升息周期中将使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利率风险状况。

三、小结

利率走势的反转,对商业银行来说,面临利率风险类型的变化,降息周期中风险损失因子将转变为升息周期中风险收益因子,而风险收益因子则逆转为风险损失因子。按照正统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理论,升息周期中商业银行主要承受的利率风险是:因资产负债的成熟期不匹配,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在利率提高时利息支出比利息收入增加的时间更早、规模更大,致使其净利息收入产生损失。此外,存贷款利率上升的幅度不一致、利率上升的期限结构不一致以及净利息头寸的大小都是升息周期中利率变动的风险源。在持续8年的降息周期中,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形成特定的适应降息环境的资产负债成熟期结构——利率敏感性负缺口,这种成熟期结构因现行的计结息规定和定期存款的内含选择权而强化,在升息周期中可能给银行带来惨重的利率风险损失。[5]

另一方面,升息周期中的另一些风险因子:存贷款利率上升的幅度、利率上升的期限结构以及银行持有的较大的净利息头寸等,在加息时将产生对银行有利的影响。从升息周期各风险因子的动态变化看,在利率调整过程中,成熟期不匹配的风险作用将首先发挥,使银行净利息收入、经营业绩直线下滑之后,随着资产的成熟期到来,基本点因子、净利息头寸因子和收益率曲线因子相继发挥作用,银行净利息收入回升并可能超过调息前水平;随着第二次加息,收益将继续发生这种先降后升的波动。这种利率风险因素的动态变化加剧了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波动。

因此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应正确看待升息周期中面临的利率风险,采取积极措施熨平商业银行的收益波动。首先,在对利率变化作出合理预期的前提下,提前地适应性改变利率敏感性负缺口;其次,监管部门逐步放松对商业银行存贷款计结息规定;其三,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加大银行资产业务的可流动性,降低成熟期不匹配风险;最后,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以提供分散风险的平台。

标签:;  ;  ;  ;  ;  ;  ;  ;  ;  ;  ;  

利率上升周期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基于利率敏感性差距分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