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进万家群众乐开花论文

文化进万家 群众乐开花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张恒

为民、惠民、乐民,“文化进万家”活动用精彩的文艺演出和贴心的文化服务与基层群众心手相连,送去了欢乐与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与关怀。

在镇宁自治县简嘎乡法绕村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上,来自贵州省花灯剧院的山地文艺小分队冒着严寒,为村民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唢呐独奏《葡萄熟了》《好汉歌》、男生独唱《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阳光路上》、女生独唱《越来越好》《纳西篝火啊哩哩》等10余个节目,吸引了四方村民,人群中一阵阵叫好声和掌声表达了对精彩节目的喜爱和对文艺工作者的感谢。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2019年“文化进万家”活动中俯拾皆是。自去年12月以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联合主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将文化艺术和欢乐送到千家万户。

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走出小舞台,奔向大天地。文艺工作者们扎根基层,深入一线,服务人民,用一系列富有“年味”“民味”“文化味”的展演活动,营造出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新年氛围,凝聚起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同样的场景也在盘州市上演。贵州省杂技团以“中国梦”为主题,为当地群众带去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当时的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中尚无隐私权保护的规定,因此当事人在民事法律上主张住宅方面的隐私权受侵害,并要求法律予以保护,缺乏充分的立法依据。二审法院大胆援用我国宪法关于住宅不受侵犯的规定,从中引申出住宅隐私权的内容,从而对当事人的隐私权加以保障。二审法院对新兴权利的论证思路是,首先从我国宪法第39条第一句关于住宅不受侵犯的规定出发,认定住宅体现了个人领域,进而认定住宅的私密性属于隐私权,应受法律保护。

演出“暖心”

2月13日,在雄壮有力的舞蹈《攻坚路上再前行》中,安顺市“文化进万家”活动走进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角寨村。芦笙演奏、花灯说唱、京歌演唱、奇幻魔术、小品表演等精彩节目将氛围推向高潮,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Step1 确定凝聚点以及初始分类.凝聚点的选择将会直接决定初始分类,对分类结果也产生一定影响,Spss软件会按照一定的原则自动选择凝聚点.

第三,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为演艺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源。张家界以旅游立市,旅游兴市,建市30多年来,张家界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据统计,2015年,张家界全市各景点接待游客5075.09万人次,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为张家界演艺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大家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一起热热闹闹地迎新年。”花溪区文化馆馆长曹新说,每年的正月十三,我们文化馆都会把各个乡镇的精品节目邀请到花溪区民族民间歌舞大联欢的舞台上进行展演,通过“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活动,真正实现了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

不仅如此,各文艺院团奔赴省内各地,一场场经典剧目,让百姓喝彩。贵州省话剧团原创红色题材话剧《信仰》走进凯里、兴义,讲述革命先驱用生命诠释了每个人对于信仰不同的定义的故事;贵州省花灯剧院原创现实题材大型花灯戏《一路芬芳》,反映贵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就,在都匀、金沙等多地演出;贵州省歌舞剧院在习水县、赤水市,为群众表演歌曲《多彩和鸣》《最美是贵州》、音乐剧《吉它·吉他》片段等文艺节目。

文化进万家,“进”的是基层、是一线、是群众的心坎。事实上,从2018年12月29日至今,全省文艺工作者来到百姓家门口,走进群众身边,举办剧场展演、山地文艺小分队贫困乡镇慰问演出以及冬季旅游景点文艺展演等百余场,为群众提供内涵积极向上、质量精益求精、节目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是一棵树,确切地说,是一棵千年古樟,在它突然闯入我手机屏幕的那一刻,我的眼睛被定住了,我用大拇指和食指不停地划拉着屏幕,将图片放大,再放大,不想放过其中任何一片树叶,就像不想放过某部精彩小说里的任何一个细节。

精彩的文化文艺演出活动在各地上演,形成了全省全面联动,从城市剧场到乡野田间全覆盖的良好态势。“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的演出,高兴!”这是受惠于“文化进万家”活动群众的心声。

“今天的节目非常精彩,大家都看得目不转睛、津津有味。”村民邓云波指着舞台高兴地说,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了,毛路变通途,旧房变新屋,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

送文化也“种”文化

文化进万家,不但丰富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成果,还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内涵,弘扬了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

“西湖俏,湄江美,西湖湄江共一水,血泪西迁路百折,黔北春早暖心扉……”在湄潭县,来自贵州省黔剧院的文化文艺小分队为湄潭老百姓带去了属于自己的戏曲盛宴——黔剧《湄水长歌》,量身定制的惠民文艺演出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响应。

“早就看过《湄水长歌》的报道,这是演的自己家乡的大戏,今天终于看到了,很激动也很自豪,真的太有意义了。”年过六旬的市民周阿姨笑容满面地说,演出结束还不断喊道“演得好、演得好”。

“走进基层为群众带来温暖和笑声,也是向人民学习的好机会。这场文艺演出加深了当地百姓对家乡的自豪感,更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表示,扎根人民、回馈民众,我们要和人民群众一起书写幸福生活,一起迈向新时代。

在贵阳市花溪区黄河社区,随着群舞《盛世歌舞》的开场,身着盛装的演员用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声、神奇的魔术、精彩的杂技、幽默的小品奉献出一个个精彩节目。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群众特意编排了舞蹈《红红火火大中国》《欢聚一堂》。

新的MDF/HDF工厂在北安恰尔邦Sitarganj的安装工作在去年年中开始,在2月28日生产出第一张板材。

“很好看,特别是他们的身体都好软,能完成很多高难度动作。”小观众黄晶洋兴奋地说。演出现场独唱《盘州村庄》、柔术技巧《归鸟》、手技等节目精彩纷呈,前来观看的群众热情洋溢,为新年营造了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氛围。

“既送文化,也种文化。”通过推动演艺市场的社会服务作用,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推出优质文化活动产品,把服务群众与培养观众有机结合,促进更多群众走进艺术殿堂,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共奏时代强音

1月28日至29日,“文化进万家”活动走进剑河县移民搬迁安置点思源社区、馨怡社区,为移民新区里的搬迁群众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点缀新春佳节。

在“迁新居 感党恩 促脱贫”文艺演出上,歌舞《脱贫攻坚暖山乡》、小品《懒汉脱贫》、舞蹈《中国梦》则绘声绘色演绎出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自力更生的故事,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欢呼。

“除了送文化下乡之外,还把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知识制成手册,送到群众手中,推进脱贫攻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政策宣传走进社区,深入人心。”剑河县文艺工作者刘明道认为,春节前夕的文化活动可谓“色鲜味美、营养丰富”,给移民新区群众心理一次新的启迪,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内生动力、干事活力、致富潜力。

第一,社团活动场地流动性大、经费紧张。由于社团种类多、数量大,一般的社团活动地点设在校内,学校无法提供长期固定的活动地点,所以每次申请的教室或报告厅等地一旦被其他活动征用或天气原因,活动须推迟或取消。社团为了生存和发展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外联事务上,赞助信息不对称,活动宣传力度不够,学校团委也缺乏支持,活动经费紧张且不透明,活动质量不高。

环顾思源社区、馨怡社区,环境幽雅,道路干净整洁,路灯、公交车站等基础设施俱全,新建的城关五小紧密相依。现已有两家企业进驻,解决了1000人左右的就业问题,搬迁群众将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谢谢你们,演得真好!”社区居民欧阳春说,易地扶贫搬迁让一家人告别了贫困落后的山村,举家搬迁到县城居住,正式成为县城的一员,“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政府还帮忙培训找工作,以后我们会努力把日子过好,不白费党和政府的恩情。”

文艺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带来欢乐,更在于能凝心聚力,振奋人心。艺术家们的慰问演出,不仅为基层群众送去了温暖和欢乐,还化解了一些人的心结,让他们的心气更顺了,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

“文化进万家”活动丰富了节日内涵,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已成为一项效果明显、群众欢迎的文化供给和服务品牌。图为“文化进万家”冬季旅游景点文艺展演。(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责任编辑/袁燕)

标签:;  ;  ;  

文化进万家群众乐开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