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金华广福医院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哮喘病患者采取呼吸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64例哮喘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32例患者。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31例(96.87%)显著高于参照组24例(75.00%),研究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2例(6.25%)显著低于参照组9例(28.1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哮喘病患者采取呼吸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
【关键词】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55-01
哮喘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呼吸道感染、过敏以及遗传等因素,引发患者出现肥大细胞以及支气管嗜酸性粒细胞反应,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气道高反应以及气道变应性炎症疾病[1]。目前,临床上通过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呼吸护理干预,能够达到十分理想的护理效果[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并且经过患者知情下开展研究,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64例哮喘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32例患者。其中,参照组男性34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为60岁,最小年龄为30岁,平均年龄(41.25±4.05)岁;最短病程为0.5年,最长病程为2年,平均病程为(1.1±0.4)年。研究组男性36例,女性28例,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30岁,平均年龄(41.74±4.55)岁;最短病程为0.5年,最长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为(1.7±0.5)年。每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等基础资料经过对比,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比。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奏、频率以及深度等各项指标,并且根据医嘱给予用药治疗,一旦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
研究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首先,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并且提供氧气 支持。患者接受入院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抬高患者头部,并且清除患者口腔的分泌物,使其呼吸道保持畅通,避免发生吸入性窒息的现象。同时,采取面罩吸氧以及鼻导管吸氧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氧气支持,通常情况下将鼻导管的吸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3L之间,面罩吸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4~6L之间,在此期间每间隔30min巡视1次,密切监测患者的鼻腔、口腔的黏膜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其次,对于痰液十分粘稠的患者而言,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式,给予患者体位引流或者拍背排痰等处理;再次,护理人员可以使用雾化吸入器,将患者呼吸道浸润,进而维持患者呼吸道纤毛系统的防御功能和生理功能,与此同时,通过稀释痰液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反应。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吸入体液的流量以及温度,帮助患者熟练掌握有关吸入的正确方法;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实时监测呼吸机设备的参数,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节呼吸机参数,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与呼吸机相同,当患者出现呼吸抵抗时,则需要及时找出引发原因,并且给予及时处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和指标,包括:护理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等,均需要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核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并采取卡方核算,各组别数据经过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 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31例(96.87%)显著高于参照组24例(75.0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2 各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比对
研究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2例(6.25%)显著低于参照组9例(28.13%),卡方值=5.379,P值=0.02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哮喘疾病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哮喘病患者在患病期间通常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咳嗽以及气促等临床症状,甚至可能使其出现哮鸣音或者濒死感,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展为重症哮喘,哮喘持续发作>24h并未缓解的患者,若未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目前,临床上对于哮喘病患者采取长期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蔓延,但是单一的药物治疗难以稳定患者的患病情况,在此期间,临床上通过加以呼吸系统干预,及时清除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而减少吸入性肺炎以及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为患者提供氧气支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发绀以及缺氧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的发生。在此期间,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湿润,稀释患者的痰液,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患者呼吸道纤毛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裴迎营.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9):213-213.
[2]单瑞文.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的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5(48):118-119.
[3]房丽君.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247-248.
论文作者:张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患者论文; 哮喘论文; 呼吸论文; 病患者论文; 病程论文; 医疗纠纷论文; 呼吸道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