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徐国正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8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其中治疗1组患者45例,接受团体心理治疗;治疗2组患者44例,单方面接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评分的下降幅度,治疗1组优于治疗2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GQOLI-74各个维度的评分情况,治疗1组明显优于治疗2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强化患者社会能力,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团体心理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3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71-02

前言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患者一旦发病,将会为家庭与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少数患者甚至出现自杀念头或者行为,加剧了自身与家庭的痛苦。为了寻找一种能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临床效果,相关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89例抑郁症患者,随即将其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其中治疗1组患者45例,包括男26例,女19例,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1±0.3)年。治疗2组患者44例,包括男24例,女20例,病程2个月~2年,平均病程(0.9±0.5)年。两组患者性别、病程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治疗2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常规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30mg/次1次/d。治疗1组患者在治疗2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其治疗方法包括:(1)在治疗之前,与患者进行单独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先告知患者患有抑郁症并需要治疗。同时,向患者介绍团体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并将45例患者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开展团体治疗。此阶段整个交谈时间约为90min。(2)在前三次心理治疗中,鼓励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介绍,待患者之间彼此熟悉之后,尽量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氛围,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能相互帮助。之后医师向患者讲述抑郁症的发病原因,让患者之间彼此交流,认识到参与本次治疗的重要意义。(3)在第4~8次治疗中,要求全体成员能积极参与到相关活动中,能彼此之前倾听相互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还需要在遵守团体心理治疗制度的基础上,推行心理游戏与放松训练,要求全体成员在活动之后,能反思活动所带来的改变。最后,在治疗过程中,医师要为患者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4)在第9~10次治疗中,要求每个患者能分享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并提出造成忧虑的原因、控制忧虑的办法,并鼓励所有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现实,并与其它患者之间相互监督,最终提高患者抵抗抑郁的能力。

1.3 评价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变化情况,其评价标准为:治疗后患者量表得分减少70%,判定为痊愈;量表得分减分率为50%~69%,判定为显著进步;量表得分减分率为25%~49%,判定为进步;量表得分减分率<25%,判定为无效。

采用GQOLI-74四个维度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质量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评分的下降幅度,治疗1组优于治疗2组(P<0.05),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统计表

两组结果相比,P<0.05

3.讨论

抑郁症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其治疗方法一直是广大精神科临床医师所重视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消极看待自己的问题,内心感到空虚,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认为自己生存是无意义的。这种想法长期存在,会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负罪感,最终会产生终结自己生命的想法。

在传统抑郁症治疗中,主要采取药物干预的措施,从实践效果来看,药物虽然能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一定的控制,但是由于患者主观意识没有改变,因此药物治疗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为抑郁症患者提供药物治疗的同时,再依靠相应的心理辅导方式,及时转变患者所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病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将团体心理治疗方法应用到抑郁症患者治疗中,从治疗效果来看,团体治疗方法效果达到预期,并且表1、表2的相关资料显示,团体心理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认为,团体心理治疗之所以能在抑郁症治疗中取得成果,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医师详细的为患者介绍了抑郁症的病情,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治疗疾病的重要性;(2)通过设置多个治疗团体,成员之间因患有相同疾病,因此往往能快速融入到一起,再依靠相应的游戏、活动,快速转移患者注意力,强化了患者社会交往能力,使患者感受到他人的帮助与认同。(3)整个治疗过程都经过医师的引导,并且成员之间能相互交流经验,这种方法有助于患者了解彼此之间的想法,进而寻找其中的相同点,保证了成员之间能以更加坦诚的态度对待彼此,让患者感受到融入群体、融入社会所带来的快乐。(4)当自己的建议被别人所采纳后,患者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也会寻找到生存的动力,进而改变消极、悲观的想法。

总体而言,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奠定基础,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贾金鼎,杨建章,余学,等.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2:1411-1413.

[2]孙萍琴,杨永秀.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15:100-102.

[3]谢新凤.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14:57-58.

[4]伍轶群.药物疗法并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2,03:461-462.

[5]于晶.结构化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在精神疾病间的应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4.

论文作者:徐国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

标签:;  ;  ;  ;  ;  ;  ;  ;  

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徐国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