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供用电双方结算主要以计量装置所计量的数据为准,一旦计量装备计量不准确,则会影响到供电用电双方的合法利益。电能计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但还是要找出检查误差的方法,只有检测好电能的计量装置,才能把计量装置的误差控制好,所以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出现计量误差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状态评价
虽然电能计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难以避免,但依旧可以确定减少误差的方式,检测好电能计量装置,并有效地将计量装置的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因而加强对电力系统电能计量装置出现计量误差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
1.1电能表误差分析
电能表误差主要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其一,制造工艺误差,电能计量装置的制造环节是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关键,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选择了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导致电能计量装置不符合相关标准,直接降低了电能计量与核算的准确性。其二,负载影响,通常情况下,电能计量装置都具有一定的使用标准,若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测定的电压和电流超出了规定的标准,这样不仅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性,甚至导致电能计量装置发生损坏。
1.2互感器误差分析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共同构成合成互感器,这是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数据采集的重要基础,若是互感器自身具有一定的误差,所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就得不到保障,导致电流互感器产生误差的因素主要是二次负荷控制不科学、二次容量选择不合理和倍率选择不正确等;导致电压互感器产生误差的因素主要是实际二次负荷功率因数与二次额定功率因素的偏差太大、没有合理设置专用回路和合成误差等。
1.3二次回路压降误差分析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载电流会通过二次回路的开关电阻等器件,导致互感器和电能计量装置相应接入端子间存在电压降,一旦电压降超出了标准,就会直接增大电能计量的误差。此外,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环境同样会影响计量的准确性,比如电磁场干扰、静电、温湿度以及雷击等等。
1.4用户负荷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而在不同的时间段,其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电能流量增加后,就会导致满负荷用电的情况出生,并使得该区域内的电流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此外一些负荷电流因为长期处于CT额定一次电流的30%以下,并直接导致电能表出现计量误差这一情况。
2运行状态评价方法
2.1状态量构成与权重
历史信息、配置、运行和工作环境共同构成了状态量,其中工作环境涵盖了颗粒物浓度、温湿度、工作电源稳定性和周围的电磁场等等,此外,静电、负荷、谐波、运行电压、雷电、电网运行负荷性质等也属于状态量的范畴。状态量权重:即是把状态量按照类别进行划分,对比每种类别在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中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权重1、权重2、权重3和权重4四个等级,1、2、3、4即为系数。状态量劣化程度:也就是在不同的恶劣环境下,对比每个状态量对电能计量装置产生的影响,也划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基本扣分值分别是2、4、6、8。状态量扣分值:权重和状态量劣化程度共同影响着状态量扣分值,此值等于权重系数乘以状态量基本扣分值,若是状态量处于正常的态势,则不扣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运行状态
根据电能计量装置检测标准我们可以将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划分为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分别为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和严重状态,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对正常运行状态、注意状态和异常运行状态三个状态等级进行详细分析。正常状态是指装置运转过程中的每一项状态量的指标都保持在规定标准范围之内,确保电能计量装置可以正常运转。所谓注意状态是指装置运行中的各项状态量或某一项状态量的运行数据指标呈现出接近标准规范方位上线的态势,但具体数值并没有超出具体标准线,需要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加强对装置运行状态的监测及观察力度,为及时发现装置状态量超出标准的情况奠定基础。异常状态是指电能计量装置的状态量在某一项监测中出现变化幅度大、数据指标已经有规范标准上线持平或已经超出标准线,但要求超出的数值方位不能过大,当装置远程监测结果为这种状态是就需要管理部门安排专门的检验人员对装置进行现场检验,以便于尽快解决装置运行问题。
2.3状态评价
一般情况下,电能计量装置评价工作可以分为整体评价和部件评价两大部分,部件评价注重评估电能计量装置各个部件的运行状态,如二次回路状态评价和电能表状态评价等等。在部件的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单相状态量和部件总体状态量的扣分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在研究每一项扣分状况的基础上,对部件总体的扣分情况做出全面分析。所谓整体评价,也即是从而整体上评估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当装置内全部部件的运行状态值都处于规定的范围内,且全部部件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就认为整体评价为正常状态,只要出现一个部件处于异常状态,就认为整体评价为异常状态。
2.4规范安装电能计量装置
目前,电力计量装置的安装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我们应该严格规范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安装前,将电能表安装规例充分理解,到安装现场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行业设计标准,安装位置表箱规格,保持安装环境清洁,做好防尘防水。做好测试,调试电度表,电能表的安装后,做一份好工作测试电能计,一旦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正确的,以确保电能仪表安装更有效和可靠的。
2.5提升现场检验水平
第一次投入使用前,电能计量装置应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以确保其运行稳定。检查电能计量装置用于标准表仪器,检查实际情况的电能表、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正确连接,并检查测量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的基本性能,并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标准,做好校准,检验项目完成后需要工作,根据系统存档,便于后期的力量进行相关的检验工作,并在网站上首先检查的技术规范,为电能仪表数据输入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电能计量装置检验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目前使用的电能计量装置检测标准在运用时具有很大缺陷,在结合该标准进行检验工作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部分情况下还会产生能源、资源及资金浪费的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测时不仅需要对依据相关标准执行质量测评工作,可以将该环节作为基础性的质量评价工作,在这项工作进行完毕之后质量检测人员还需要根据电力检测的需要对计量装置的定期现场检测时间进行调整,这样有利于提高电能检测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收益得到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电能计量工作在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中会出现计量误差现象。这就要求相关的设备检修人员选用正确的计量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及时发现计量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保证计量装置运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程瑛颖,杨华潇,肖冀,等.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5):76-80.
[2]薛宏.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浅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6(27):3-3.
论文作者:高振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电能论文; 装置论文; 状态论文; 误差论文; 评价论文; 标准论文; 权重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