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诊治脑血管病论文_张育红

试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诊治脑血管病论文_张育红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43100

摘要:目的 探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5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就诊时间以及用药等多方面措施。结果 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多在发病的2—7天。本研究中的全部患者中有高血压38例,其中到本院后发现有高血压的有11例,都存在不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史的情况,也没有血压监控的措施。冠心病史有26例,全部伴随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有糖尿病病史13例,其中到本院后查出糖尿病的有9例都没有血糖监测记录以及规律性的服药史。结论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对高血压等进行有效的调节,对预防脑血管病发病率的有效降低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血管病;临床诊治

脑血管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具有发病率较高、复发率较高、致残率较高、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为了探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现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有效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25例,男女之比6∶5,年龄范围为33—86岁,平均年龄为(46.5±5.4)岁。

1.2辅助检查

全部脑血管病患者中,经过头颅CT扫描与MRI检查结果表明病变部位39例(70.91%),其中没有出现异常病灶的有4例(7.27%),没有做CT扫描与MRI检查的有12例(21.82%)。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有24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4例(16.67%),脑血栓形成患者19例(79.17%),脑栓塞患者1例(4.17%)。CT扫描与MRI检查结果表明出血性脑血管病15例。

1.3 全身性疾病

本研究中的全部患者中有高血压38例,其中到本院后发现有高血压的有11例。55患者中病史超过10年的有40例,超过20年的有30例患者,都存在不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史的情况,也没有血压监控的措施。冠心病史的患者有26例,在入院的过程中,对55例患者全部都进行心电图等常规性检查,检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有13例,其中心房纤颤有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有3例。有糖尿病病史13例,其中到本院后查出糖尿病的有9例,病史超过10年的有8例,超过20年的有6例,都没有血糖监测记录以及规律性的服药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住院次数

55例脑血管患者中,初次发病住院的患者有32例(58.18%),反复发病住院的患者有23例(41.82%),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天。

1.5治疗方法

经过CT扫描以及MRI检查结果表明:脑出血给予内科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通常采用静点活血药以及脑细胞活化剂,每隔3—5天以后再静脉滴注28天的治疗。在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中,选择中性的方式进行7—10天的治疗后,改为常规静点活血药物28—52天的治疗。没有经过CT扫描以及MRI检查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表现与体征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上述患者在住院用药7天的治疗后,再采用针灸、理疗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多方面的措施。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病情发作时采择静点活血药14天后再出院。全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与出院后持续服用阿司匹林每天每次80mg。例如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标准的三联疗法对心衰进行治,伴随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有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控制,癫痫发作患者加用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等药物,血脂异常患者加服调脂类药物。

2结果

根据1993年全国脑血管病协作组第二次全会制定的疗效标准为依据,其中痊愈有22例,占40%;好转有27例,占49.09%;无效1例,占1.82%;死亡5例,占9.09%,其中有2例出血性卒中患者,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脑疝以及心衰等。

3讨论

脑血管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并且逐年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最近几年呈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2]。本研究资料中脑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男性、女性比例(6∶5),40岁以下的8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3岁。相关研究表明131例青年人卒中的病因进行分析,脑梗死患者由69例,脑出血62例。脑梗死较为常见的病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随后为栓塞性疾病的出现,脑出血较为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的出现,随后为颅内血管发育出现异常等。显示青年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所以,临床上不仅对中老年人的高血压、高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调脂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另外,也要加强对年轻人身体呈亚健康状态给予充分的重视,必须进行重点预防[3],在生活方式上给予有效的干预,适当进行运动、减轻体质量是对青年人出现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现阶段,神经影像学以及病理生理学深入的研究说明[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虽然可以在24h内得到缓解,但是影像学上却多产生梗死灶,也就是常说的伴有一过性症状的脑梗死。必须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病情发作看成是一种神经脑血管病急症。进行紧急处理,规范用药方法与计量,避免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病情发作成为完全卒中。所以,根据现阶段相关资料表明,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病情发作过程中采用颈内动脉血管超声检查,选用颅内动脉造影,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进行介入性的治疗,将脑卒中发生有效的降低,是现阶段较为重视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资料中患有糖尿病13例,占23.64%,其中有9例在住院以后才发现自身的血糖升高。根据相关资料表明,绝大部分患者在了解糖尿病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不可逆的并发症。所以,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教育是迫在眉睫。关键是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教育的重视程度,首先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对糖尿病的增幅进行有效的抑制。糖尿病的防治属于一种全面性的工作,对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首先必须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实现缓解与终止发生以及发展的目标。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这一心脑血管疾病高危群体来说,除了对降血脂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外,还对降血糖、降血压以及抗血小板的治疗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伴有代谢综合征,对代谢综合征关键的干预措施就是改善生活方式。在这个基础上采用调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以及胰岛素增敏剂等,能够将此类高危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有效的降低。

参考文献:

[1]陈海霞.浅谈社区卫生服务站脑血管病临床诊治[J].医药前沿,2014,(26):105-106.

[2]颜志刚.脑血管病后吞咽困难的社区康复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12):29-31.

[3]于平,杜雪平,董建琴等.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后血糖指标变化及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2):1423-1426.

[4]张志远,杨艳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辖区内四慢病人干预管理的有效性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3):451-451.

论文作者:张育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试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诊治脑血管病论文_张育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