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城乡矛盾的重大战略

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城乡矛盾的重大战略

黄玉松[1]2001年在《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城乡矛盾的重大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乡问题是任何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不能回避且必须作出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缘于主客观原因,我国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发展中国家,城乡矛盾极其尖锐,主要表现为传统农村元的严重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矛盾有所缓解,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并且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态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地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都与城乡失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相关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己成为制约我国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矛盾。因此,尽快有效地消解这个矛盾,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城市化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之一,有必要把城市化作为解决我国城乡矛盾的重大战略来实施,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全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考察城乡二元结构的概念开始,给予城乡二元结构以哲学定义,然后列举了我国城乡矛盾的种种表现,分析了我国城乡矛盾形成的主客观原因,进而剖析了我国城乡矛盾的特征、历史与现状及影响,旨在说明我国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发展中国家,城乡矛盾极其尖锐,主要表现为农村元严重落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地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第二部分阐释了城市化的涵义,并根据城市化的定义,从城乡经济、政治、文化互动的角度,从现实的角度,从实现现代化的角度,客观而全面地分析了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城乡矛盾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认为必须把城市化作为一个重大现实战略来实施。第叁部分运用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辨证分析方法,首先从生产力、农业发展、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角度论述了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然后指出我国城市化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应总结世界城市化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认为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以中小城市为主,形成非均衡、多层次、多元化、大中小城市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的城市化道路。最后,还就实施城市化战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罗崇敏[2]2006年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叁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叁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叁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杨俊辉[3]2012年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技创新平台、快捷的物流供应网络、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城市化既是工业化的产物,也是工业化的推进器。同时,城市化不仅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还包括城市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城市化不但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为农业提供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培育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传播了城市现代文明,使农村逐渐脱离原始、蒙昧的传统社会,而迈向现代化。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发展理论和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历史经验,在生产力还未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城市化过程也是城乡分离、城乡对立的过程。在城市化初期,城市化就是城市空间不断向农村扩展、城市污染不断向农村排放、城市文化不断向农村侵蚀的过程,农村不断被忽视、被挤压、被盘剥。城市化不仅造成城乡矛盾的不断加剧,还造成农村社会内部的严重失衡。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的政策、资金扶持,不断满足农民对提高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社会福利和享受文化教育的需求,加强社会管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根据文章的逻辑脉络,全文主要从研究背景、理论渊源、现状分析、建设目标、建设主体、建设路径等六方面展开论述,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是对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现特征进行简要概述,回顾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并对中国近现代的城市化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叙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以及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是理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和谐”思想是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7、18世纪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构建了“理想社会”模型,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建立美好、和谐社会的追求。进入新世纪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设想,并把社会和谐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第叁章是现状分析。主要回顾了近代中国农村的发展历史,指出近代中国农村是最贫穷、最落后,但也是最革命的地方。文中还总结了当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在农业生产、社会管理、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第四章是建设目标。主要提出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即在马克思主义统筹城乡理论的指导下,建设民主法治、经济繁荣、文明进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可持续的和谐社会。第五章是建设主体。主要阐述了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及其作用发挥。农村党政组织(政府组织),即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与行政管理职能;农村各自组织(非政府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利益整合、协调沟通、繁荣经济的职能;农民主人翁责任的发挥,及其作为享受和谐社会主体的幸福感。第六章是建设路径。主要围绕在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在方法上实施“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在制度上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增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方向;发展现代农业,为和谐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繁荣乡村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新社会管理,为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

刘伟[4]2007年在《建国以来党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关系是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关系的集中反映。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是贯穿我国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50多年发展历程的一条主线。在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的城乡关系背景下,对建国以来党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系统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城乡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探究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半个多世纪以来党的城乡政策是怎样从“以农补工、以乡养城”发展变化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2)建国后党既然提出“城乡兼顾、工农并举”的方针,何以又会出现后来的城乡分离、工农对立状况?(3)如何评述“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针?(4)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党应当采取怎样的城乡政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从城乡发展的理论源头入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几代主要领导人城乡关系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评述;其次,是对建国后党的城乡政策调整与城乡关系变迁进行历史考察,反思党城乡发展政策的经验教训;最后,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准确理解马克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论述的科学内涵,不从固有的模式、观念和主观意愿出发,一切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推进城乡理论创新是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前提;彻底打破单纯强调农业服务工业和乡村服务城市的传统定位,重视农业、乡村自身发展的战略意义,建立城乡地位真正平等、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优势相互利用的制度和机制,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孙成军[5]2006年在《转型期的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重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的历史阶段。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一转型变革的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都在进行相应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叁农”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构成严峻挑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了解决“叁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适时地提出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在21世纪初期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城乡关系和加快农村发展的重大举措,这对于我国城乡关系的转变和现代化建设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本课题以我国加速转型阶段的经济社会状况为背景,在对党探索城乡发展和处理城乡关系的历史轨迹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后确立的战略取向,是党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城乡发展的新探索,是解决“叁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党在探索我国城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这些都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同时,“叁农”问题的突出,城乡各种矛盾的存在,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综合国力的提高,改革开放的成果,使得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历史必然性。 21世纪初期党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我国的“叁农”问题严重,已经达到了必须解决的程度。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割的制度和政策,形成了城乡分立的二元结构,是“叁农”问题不断加深的重要原因。解决“叁农”问题,必须跳出“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模式,用城乡统筹的思路解决“叁农”问题,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党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基于对党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历史考察和背景分析,本课题对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目标、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与党的现代化追求目标具有一致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选择紧密相关,重点是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加快农村发展。 以对农村的实际调查和现状分析为基础,对如何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对策探讨,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影响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诸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将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平等对待,强调制定惠农政策和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并不是对农民的恩赐,而是执政党的历史责

蓝文权[6]2011年在《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为主线,以邓小平城乡关系的思想脉络和实践轨迹为依据,以建立和谐城乡关系为目的,较为深入地揭示了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理论基础、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多角度地概括了其丰富的理论内容,初步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而为今后我国处理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状况,重新确立平等、和谐、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非常有益的启示。论文主要研究包括:1.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并就相关概念作出辨析。2.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和演进。主要阐述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和历史基础,系统梳理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史脉络,并概括出各个阶段的理论贡献和基本特点,力求从动态中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进行整体性把握。3.邓小平关于城乡经济关系的思想。主要研究邓小平关于工农业发展战略问题、工农关系的问题以及乡镇企业发展的思想。在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各对矛盾的辩证关系的阐述中,体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统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从而论证了邓小平城乡关系的思想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又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体系,以澄清和纠正对邓小平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片面性认识。4.邓小平关于城乡社会关系的思想。主要研究邓小平关于城乡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内容,包括邓小平在改革城乡分割体制、改善城乡社会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中效率与公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等重大问题上的思想主张。旨在通过论述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问题,说明邓小平既重视城乡经济方面的协调发展,也重视城乡社会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体现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城乡关系发展上所具有的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思维。5.邓小平关于城乡区域关系的思想。主要研究邓小平关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和时间空间布局方面的思想内容,包括邓小平对城乡发展所采取的梯次发展的战略布局、轮动发展的战略步骤、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以及通过推进城镇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展城乡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发展的思想,从区域关系的视角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进行解读。6.邓小平关于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特色。主要论述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视角、理论特色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其理论视角,彰显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宽广视野、辩证思维和实践品质;通过概括其理论特色,阐明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独特价值;通过阐述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地位,揭示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与邓小平其他理论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重要性。7.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阐发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以及对于“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于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正是在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基础上,十叁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际,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作出了一系列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新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这些新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尽管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但是,邓小平在解决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重大问题中所体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分析当今城乡发展的实践,正确处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城乡发展问题,认真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其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好地统筹城乡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8.结论。主要从整体上对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进行总结性概括。既充分肯定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的指导意义,又客观指出由于改革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形成新理论。同时,展望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美好图景。

何玉霞[7]2014年在《当代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自从有了城市,就有了城乡分离、对立乃至融合的历史,体现在城乡协调——不协调——协调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不协调是一国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因为如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如何消除城乡不协调的社会因素,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努力,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发达国家多数已经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阶段、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等和发达国家相差很大,因此,在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难度较大,并且多数国家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如何革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发展弊端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行列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国家之一,也是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最突出的国家之一。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党和政府对叁农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城乡协调发展也愈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自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十七大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再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叁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协调发展已经从一体化的战略目标落实为具体路径,因此,研究城乡协调发展,探索城乡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成为理论上的必要。城市和乡村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异质性有机体,既有区别,又互相影响,二者协调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动态发展,必须在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下,发掘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目前,学界有从城乡劳动力统一的角度讲城乡如何协调发展的,还有从区域空间协调的角度阐述城乡如何协调发展的,事实上,所有这些都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侧面,全面系统的城乡协调包括经济协调、政治协调、文化协调、社会协调以及生态协调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当前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某一方面的政策建议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现实以及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得出了分工视域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涵以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得出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经由分离、对立到融合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分工是城乡分离的原因,同时也是城乡最终走向融合的根本动力。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考察,我国城乡关系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协调推进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以前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兼顾、工农并举和工农失调、城乡失衡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工农互促、城乡竞争和以农养工、以乡养城时期,新世纪以来城乡一体化时期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分析得出,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一个有着发展成本的卡尔多改进过程,分工是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性分工和社会性分工交互作用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第叁章对我国当前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进行了现实考问,说明城乡协调发展已经不单单是城乡经济不协调,城乡不协调已经渗透到城乡居民的政治权利、文化素养、社会保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就城乡协调发展与产业分工、城乡协调发展与区际分工、城乡协调发展与要素分工以及城乡协调发展与制度分工等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再次证明分工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影响。第四章就城乡协调发展的国内外实践进行了分析,分为两个大问题。第一是就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四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做了说明,总结了以上发达国家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对当前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启示。第二个问题是针对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现实载体——县域经济,也即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基本经验做了理论上的概况和归纳,就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的诸城模式进行了分析验证。第五章是对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这一问题的回答,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原则和动力做了系统说明。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市场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首要目标。要本着统筹兼顾、追求效益、因地制宜、开放共融、和谐共生的原则,以科学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城乡区际分工、城乡要素分工以及城乡一体的制度创新等方面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重点内容是解决当前城乡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此提出系统性对策,在第叁章中,就城乡协调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理论透析,其中理论透析部分对城乡产业分工、城乡要素分工、城乡区际分工和城乡制度分工与第五章系统路径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完整地展现了分工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作用。本文力争以一个新的理论视角阐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对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原因试图用分工解释说明,这既是当前解决城乡协调发展这一现实问题的实践需要,同时又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现世界解释力的理论需要,全新的理论视角为解决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曾万明[8]2011年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破除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距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受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以及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实质性转变,城乡差距仍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进入发达国家序列必须完成的任务。2003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城乡统筹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和实现路径,以期为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提供借鉴与参考。1、论文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分九章,除第一章导论外,在结构安排上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文献综述、国内外实践和基本理论部分。后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和方法。(1)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总结了创新与不足之处。(2)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对国内外一些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研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论、杜能的“孤立国”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等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代表性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评述。第叁节,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分阶段总结了国内学术界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进程。第四节,研究述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发展相当迅速,研究也较为深刻,在许多方面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但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研究范围相对局限、研究内容不够丰富、评价指标涉及很少、持续性评价研究不足等问题。(3)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发展、变迁与实践。追溯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历史演进,梳理和研究各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演变及启示。美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沿着“合—分—合”的历史轨迹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选择农村工业化作为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战略。从这些国家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第二节,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关系的变迁与实践。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大致上经历了一个从逐步产生差距,到差距趋向缩小、到又急剧扩大、再到走向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分为城市优先发展阶段、城乡互助发展阶段和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等叁个阶段。(4)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介绍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剖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问题及原因,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第一节,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从生产要素配置、生产生活方式、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第二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原因剖析。从宏观视角分析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第叁节,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必然与现实意义。从历史必然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第四节,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从工业化、城市化,财政投入、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条件。(5)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分析评价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框架,阐述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及基本理论问题,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分工组织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框架。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旨在用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对接与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市场经济动力机制、城市扩散动力机制、农村内部动力机制以及外部发展动力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总体路径。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手段,提出我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最直接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其战略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战略手段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叁化”联动发展。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路径。分析探讨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生态保护等“六个一体化”的发展路径。(7)统筹城乡发展的成都模式—基于成都“试验区”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重点领域和基本经验,对成都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二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在产业互动、财政、金融、土地、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第叁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成都模式”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典型模式,特别是在规划、产品供给、生产要素配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诸多尝试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的特殊性和普适性分析。“成都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其他地区不能照搬照套。但同时“成都模式”的许多做法也具有普适性,在产业发展、农村资源配置、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做法和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8)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难题和现实障碍。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和运用上存在的缺陷,分析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理论难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过去的城乡统筹理论从研究的重点、起源、角度等来看,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而且这些理论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在运用上也存在一定缺陷。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在实证分析成都试验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仍然面临城乡产业互动、农村土地改革、财政投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很多现实的问题。要从这些现实问题入手,改善城乡发展的总体环境,发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推进城乡不断融合,实现统筹发展。(9)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成都为例。在对“成都模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一套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模型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静态、动态分析,综合评价。第一节,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在介绍成都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指出成都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评价指标体系原则、逻辑等入手,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叁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对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认识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结论及政策建议。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方向和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未来可能拓展方向。第一节,研究结论。主要包括: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和条件;探索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路径;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第二节,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方向。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突破城乡要素配置的制度约束,具体方向主要有:构建区域产业互动良性机制;推进土地产权向农民“还权赋能”;构建有效的新型农业融资平台;建立全覆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第叁节,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改革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等。第四节,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长效机制、城乡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总结推广等。2、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形成创新点:(1)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对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目标体系、总体路径,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分析研究,解释我国城乡分割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非均衡发展现象,深化了对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为我国缩小城乡差距,推行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2)探索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对统筹城乡“成都模式”的经验的实证分析,总结提炼个性和共性规律,得出“成都模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结论,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障碍。在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以成都试验区实践为例,深入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障碍,为进一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加快统筹城乡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成都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方法,为建立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参考。

宣迅[9]2004年在《城乡统筹论》文中指出一、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 本文包括两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包括前叁章,为文献综述和基本理论部分,后五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及解决途径。 从第一部分,即前叁章: 第一章是导论,第一节主要论述整篇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原因﹑研究方法﹑思路﹑不足及创新之处。第二节文献综述,对城乡差距,从现代经济学创始人斯密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从劳动的社会分工和农业与工业等其它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了城乡产生差距的必然性。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主要根据他们生活的时代分析了城乡产生差距的原因,并进一步认为,城乡差距将产生工农的对立。国内着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对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作了深入的论述,以了解工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第叁节,我国城乡差距的历史与现实,城乡差距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城乡差距表现在城市居民和农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享受不同的待遇。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国没有统筹城乡发展,而是实施了重城轻乡、重工抑农的分割式发展战略,对“农业剩余”或农民的生产成果和农村的生产要素进行过多的强制性剥夺和转移,强化和固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此,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于发达国家在自由竞争基础上形成的梯度差距,而是人为的城乡关系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农村的经济攫取。始于建国之初的工业化拉开了我国城乡差距的演变的曲折历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但自 80 年代中期改革中心转向城市以来,特别是 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之间不仅差距在扩大,而且相对差距也在快速扩大,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制约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第四节,城乡统筹2的必要性与意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十六届叁中全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中的首位。足见统筹城乡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城乡的不协调,它已变为一个全局性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城乡发展失衡,不仅影响的是农村经济,而且是包括城市在内的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我国“叁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分割,因此,统筹城乡发展能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党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具有普遍意义,这是城市与乡村由一体到分离,再由分离到融合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第二章是国外城乡统筹的实践与理论背景,城市与乡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从乡村中孕育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城市表现为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两种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观点,从历史演进的角度阐明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马恩认为:城市是基本生产条件的空间集结体、劳动力集中和流动的市场,是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体。近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等经济活动还居于从属和次要地位。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厂的大量出现与集中,使城市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市政、金融、商业和交通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地位,而农村则日益处于从属地位。第一节,发达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实践,主要讲述了英国近代城乡关系的变化和产业革命后西方主要国家城乡关系演变的主要特征。第二节,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践,发展中国家城乡分割的现实是由城市化程度低所致,而城市化程度低意味着工业化的滞后,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滞后。这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城乡分离的根本原因。第叁节,西方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西方国家的社会学者根据西方社会城乡演变的历史,提出了叁种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城乡二分法、城乡连续体说和城乡共同体理论。这叁种理论实质上体3现了城乡关系中的城乡对立和城乡结合的观点。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将导致城乡的分割。这由许多国家,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实践所验证。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之所以注重城市的发展,而忽视农村的发展,有其理论上的根源。第叁章,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本文对城乡统筹的研究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二元结构明显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过度的过程中,一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集中发展工业,并把工业分布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从而造成城市相对发达而农村贫困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经济二元结构的基础上,社会、文化、道德等都存在着二元结构。第一节,二元经济理论的传统与演进,二元经济思想始于斯密。前苏联着名经济学家普瑞拉仁斯基(Preobrazhensky,1

罗松华[10]2014年在《基于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作为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突出人的城镇化这一城镇化的核心。论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分析了改革前后两个阶段中国在两个不同体制下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并进行了评述,然后探讨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问题,最后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公平问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突破了以往哲学家“抽象的人”的束缚,他以“实践的现实的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批判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虚伪性,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历史上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植根于实践中,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从而为以“物本”依赖为基础的人向更高级的“独立的人”转变奠定了基础,真正实现了人本思想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实现了历史尺度与现实尺度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城市和乡村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的不断斗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关系的变革,进而改变城乡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城乡关系会经历一个“城乡同一——城乡对立——城乡融合”的发展历程。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工农联盟政治觉悟的提高,工农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是城乡融合的基础和条件,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其终极目的和归宿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启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大门,也拉开了中国式城镇化建设的帷幕。纵观65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发现,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发展历程,期间受政治影响很大,但城镇化总体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概而言之,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是城镇化起步和稳步发展的阶段,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政治和经济基础;1958年到1965年是城镇化发展剧烈波动时期,大跃进、叁年灾害与政策失误、国民经济调整等大事件都影响到城镇化的发展,甚至大跃进停止后还出现了“逆城镇化”的现象;1966年到1977年是城镇化建设的停滞时期,发动文化大革命,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建设等,导致中国再次出现“逆城镇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理顺了发展思路,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都朝着正确方向飞速前进,也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到1983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化发展阶段;1984年到1992年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阶段;1993年到2002年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形成时期;2003年至今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发展时期。在当前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特别是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更是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突破、产业集聚能力的增强、城市群规模的出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初步形成等,都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必将加速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速度慢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城市中出现了新的“城市贫民”、“半城镇化”现象严重等,城镇化的推进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与挑战,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等,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发展理念的转变,从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开始,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始由“物本”向“人本”转变,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此,我们必须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其中,集约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智能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绿色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低碳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相关制度设计的缺失和部门服务的缺位,同时由于新市民的自身素质的限制和传统观念导致的文化冲突和认识偏差,由农民转化而来的新市民往往遭遇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不平等,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国家必须同步进行相关制度改革,为市民提供制度保障;加强社区管理,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新市民加强自我调适,增强主人翁意识。总之,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区、个人的共同参与,实行叁元参与模式,只有叁者各尽其责,互为补充,才能确保新市民公平的享受市民权利,实现人的城镇化。

参考文献:

[1]. 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城乡矛盾的重大战略[D]. 黄玉松. 中共中央党校. 2001

[2]. 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3].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研究[D]. 杨俊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12

[4]. 建国以来党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5]. 转型期的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 孙成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6]. 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研究[D]. 蓝文权.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7]. 当代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 何玉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14

[8].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曾万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9]. 城乡统筹论[D]. 宣迅.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10]. 基于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D]. 罗松华. 武汉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城乡矛盾的重大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