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腔内治疗及护理进展论文_张贤芳

胸外科腔内治疗及护理进展论文_张贤芳

张贤芳(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梧州??543000)

【关键词】胸外科 腔内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258-02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兴起于90年代初的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多数采用直径10 mm的普通胸腔镜头,心胸外科的腔内治疗也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其代表就是内镜在各科的应用。目前,电视胸腔镜手术已成为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可供选择的重要手段之一。电视胸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对孤立的病灶和胸内淋巴结进行微创活检,明确病灶性质、病变分期,为治疗提供依据;而且对某些病变可以在胸腔镜下直接切除,实现诊断与治疗一期完成,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现综述如下:

1、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护理

肺大泡破裂可引起张力性气胸,是胸部外科一大紧急症状,如处理不当,轻者可发生自发性气胸、脓胸,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常不愿接受,而肺大泡是最能体现胸腔镜微创优越性的经典术式之一。患者恢复快、痛苦轻、对肺功能影响小、住院时间短,且美容上有着开胸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各种管道护理,特别是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患者深呼吸及按压伤口后用力咳嗽,锻炼肺功能,协助翻身拍背排痰。行心电监护,对症及支持疗法,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输液、输血过快?。术后12~48h拔除胸腔引流管,无肺泡漏气等并发症发。

2、胸腔镜漏斗胸矫形术的护理

指胸骨肋软骨及一部分肋骨向脊柱凹陷形成漏斗状。发病率是0.01—0.03%男女比例4:1[1]?呈渐进式病变压迫心肺,造成心肺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心率加快,肺动脉高压,易发生肺内感染等临床并发症。且影响外观,极易引起自卑心理,造成孤僻性格[2、3]。如不及时手术治疗,随年龄增长,可出现胸痛,心悸,运动量减少。其治疗可在胸腔镜下通过钢板内固定来矫正胸骨畸形,不需行骨切除,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因担心手术矫形的效果以及手术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故需消除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病人术后伤口剧烈疼痛时,应及时给予药物止痛处理。预防矫形板旋转和移位,术后矫形板旋转和移位可高达9.2%,直接关系到术后的矫形效果[4]。鼓励病人术后第3天下床活动,行走时保持挺胸直立姿势、睡觉时要平卧,不睡软床。出院后要加强安全意识,防止发生外伤,耐心且反复强调患儿及家长嘱患儿前4周不做弯腰、扭腰、翻滚等动作,保持良好姿势。出院后仍坚持扩胸运动,8周内不搬重物,12周内不进剧烈运动。术后1、2、3个月应行X线检查,了解钢板的位置,如有移位及时处理。3个月后可适当做体育锻炼[5]。

3、电视胸腔镜治疗肺癌的护理

随着肺癌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手术是肺癌治疗的基本措施。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开展,为肺癌患者开辟了微创外科治疗技术[6]。可以成功用于肺叶的切除手术,甚至可以切除全肺等一些高难度的肺部手术,同时还可以辅助小切口[7]。电视胸腔镜手术能提供优于传统开胸手术的视野,纵隔暴露清楚,通过常规手术器械和内镜器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处理血管和支气管来完成肺叶切除。打开纵隔胸膜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将淋巴结及其周围可切除的脂肪组织一起切除。肺叶切除加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患者侧卧,用双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腋中线的第6~7肋间置入胸腔镜[8],根据不同情况,按照三角原则,决定另二个切口。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取45°,协助坐起咳嗽,左右半卧位与坐位交替[9]?,避免长时间处于健侧卧位使胸腔引流管处于高位,不利于引流。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幅度、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注意维持血氧饱和度(SPO2)>95%,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吹气球,加强呼吸功能锻。观察出血失液情况,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保持30~40滴/min左右,以免肺水肿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感染、术后肺膨胀不良、复张性肺水肿、肺漏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鼓励患者做术侧肩关节及手臂的抬举运动,防止患侧肩下垂。术前戒烟对术后肺功能恢复很重要,有报道指出,吸烟者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均为不吸烟者的3倍[10]。故术前指导、术后细心护理,及术后康复是疾病康复的关键因素[11]。

4、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护理

纵隔是位于两侧胸膜腔之间、胸骨之后、胸椎之前的腔隙。纵隔内组织器官多、胚胎来源结构复杂,所以其内可发生许多种类肿瘤和囊肿。其形态、大小、性质各异。其中良性肿瘤占58%~75%[12]。纵隔镜手术主要用于肺癌分期的诊断及纵隔疾病、纵隔肿瘤、纵隔肉芽肿和结节病的诊治[13]。胸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胸适应症相同,但胸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小疼痛轻,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引流及胸流量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明显减少;护理工作强度相比开胸手术明显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术前常规行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CT等检查提示肿物有外侵倾向,直径超过10cm的实质性肿块,其他部位的转移瘤则列为手术禁忌[14]。术前呼吸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动员呼气肌和吸气肌的主动收缩;占吸气功能80%的膈肌主动收缩,增强了气道纤毛清除功能[15]。术后24h内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度的和度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患者连续单侧肺部通气,易导致术后低氧血症[16]。加之气管插管刺激使气管分泌物增加更容易形成痰痂而堵塞呼吸道[17]?。早期鼓励并协助患者咳痰促进肺深部痰液排出,或使用环甲膜刺激法刺激咳嗽咳痰,同时予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痰液的性质、量,及时发现肺水肿,预防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肺不张[18]。必要时气管镜下吸痰。

4.1 纵隔胸腺瘤术后伴重症肌无力的护理

密切观察有无肌无力危象发生,如手握力、吞咽情况,加强对患者呼吸的监护,如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以呼吸机辅助呼吸。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吡啶斯的明和糖皮质激素控制肌无力症状,待进入缓解期后才手术。用药过程中注意按时给药,给患者喂服或督促患者服下后再离去。白天一般餐前15~30 min给药,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肌无力症状有无改善,有无腹痛、腹泻、出汗、唾液分泌增加等药物不良反应,正确判断用药不足和用药过量的不同症状。术后应尽量避免一切加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药物。如吗啡、利多卡因及某些抗生素药等。观察患者饮食情况,有食物返流可置鼻饲管

参考文献

[1]?李正元.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1-356.

[2]?刘文英,王永刚,唐耘,等.漏斗胸患者心身健康调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2):178-179

[3]?蔡莉.漏斗胸患儿Nuss手术前父母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12B):3222-3223.

[4]?刘钢.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治疗漏斗胸53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3):207-209.

[5]?李红,喻娇花.Nuss技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6, 20(2B):428-429.

[6]?郭剑波,朱成楚,叶加宏,等,电视胸腔外科并发症及对策[J]?中国护理杂志,2004,6(8):1090—1091.

[7]?王海江,夏宗江,李红春,等.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32例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01.

[8]?李受南.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现状[J].微创医学,2007,2(1)49-52?.

[9]?胡建才,朱水波,张晓明,等.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血气胸200例报告.华南国防志,2008,22(3):62.

[10]王化生,当代胸部外科实用手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

[11]?吕倩影,于晶晶.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46-47

[12]?刘复生,刘彤华.肿瘤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464-484.

[13] 任光国,周允中.胸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8.

[14]?梁正,刘丹丹,等.胸腔镜纵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3):222-223.

[15] 朱建华,呼吸操锻炼对脊柱侧弯患儿术前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41.

[16] 李辉.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在中国的发展[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9):731-733.

[17] 刘淑媛,陈永强.危重症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15.

[18] 冯月亮,王秀军,王立娟,等.1例重症巨大纵隔畸胎瘤患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7):55

论文作者:张贤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9

标签:;  ;  ;  ;  ;  ;  ;  ;  

胸外科腔内治疗及护理进展论文_张贤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