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新生儿早期脑损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_罗培

超声在新生儿早期脑损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_罗培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 目的:讨论新生胎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脑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17例新生胎儿颅脑超声诊断。结果:经CT或MRI扫描及临床诊断确诊107例新生胎儿为早期脑损伤,其中有24例一脑室内出血,5例硬膜脑下出血,小脑出血7例,27例脑实质出血,缺血缺氧性新生儿脑瘫19例,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合并脑积水,脑室周围白质化10例,3例脑梗死,2例脑脓肿。结论:借助颅内超声可以尽早发现新生胎儿脑损伤,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新生胎儿脑损伤的诊断率,为改善新生胎儿脑损伤提供关键依据。

【关键词】 颅脑超声;脑损伤;新生胎儿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089-02

脑损伤是新生胎儿最常见脑科疾病之一,是造成新生儿死亡与阻碍后期神经系统发育的主要因素,随着颅脑超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新生胎儿脑损伤症状被发现,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后期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尽快确诊与治疗为改善脑损伤幼儿生存质量提供有效保证,本文仅以117例新生胎儿早期颅内脑损伤超声诊断为研究资料,对107例新生儿进行CT及MRI诊断,旨在探讨新生儿颅内超声诊断对早期脑损伤确诊的临床价值及意义,并提高其诊断效果,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2015年我院117例新生胎儿早期颅内脑损伤超声资料,所有患者技术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117例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117例中包括男性58例,女性59例,胎儿体重1339~4216g,平均体重2246±3.5g,新生儿孕期24~45周,平均孕期35±2.0周,年龄最大的为10个月,最小为出生后4d,其中45例患儿存在以下病症,如低血糖、败血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肺湿、肺炎、硬肿症、高胆红素血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症等;其次47例孕者孕期患有的以下疾病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合并症,例如宫内感染、心脏及肾功能异常、不良产史、产前保胎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一般方法

采用飞凡型1,线阵及凸阵探头,依照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测一般程序操作,将安静状态下的新生儿仰卧位放置,首选前卤检查,将探头放置该处,不同角度旋转扫描,观察颅内枕叶、额叶、颞叶、部分顶叶显像;依次观测到丘脑、侧脑室、大脑中线、基底核、尾状核、脑岛、透明隔腔、脉络丛、脑沟、脑裂等脑内组织结构;对透明隔腔、后颅窩池、蛛网膜下腔、第三、四脑室等并进行仔细量测,客观需要时可加后卤、侧卤扫描;采集图像并录入工作站。

2.结果

经过对117例新生儿早期颅内脑损伤超声诊断,发现24例一脑室内出血,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20.5%;5例硬膜脑下出血,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4.0%;小脑出血7例,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6.0%;27例脑实质出血,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23.1%;缺血缺氧性新生儿脑瘫19例,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16.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3.0%;6例合并脑积水,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5.1%;脑室周围白质化10例,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8.5%;3例脑梗死,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2.6%;2例脑脓肿,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1.7%;45例低血糖、败血症、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肺湿、肺炎、硬肿症、高胆红素血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症,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38.5%;47例母亲孕期宫内感染、心脏及肾功能异常、不良产史、产前保胎看,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40.2%;

3.讨论

新生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常规筛查方法之一的颅脑超声,以其无侵袭性、操作便捷等自身优势与CT及MRI相比临床应用广泛;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均出现较大的变化,同时生活环境也随之改变,在临床进行相关的监护和治疗过程当中对于临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常规的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与临床,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便利,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而新生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常规筛查方法之一的颅脑超声,本身具有较多优点,针对前卤未闭合的新生胎儿及婴儿均适用,通过颅脑超声排查新生儿颅内异常病变及脑组织结构改变,本例相关疾病幼儿及母亲孕期患合并症孕儿等均可行颅内超声检测排查新生儿早期颅内脑损伤。颅脑超声在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诊断中有特异性价值,一方面对出血病灶定位准确,另一方面又能有效动态监测病灶吸收情况,一般而言,特别是孕期小于24周,体重小于1600g的早产幼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较高;硬膜下出血多发于有产伤的足月婴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缺氧及产伤;小脑内出血一般见于未成熟幼儿且有产伤者。颅内出血早期超声呈强回声光团状;脑室扩张、脑积水、囊腔改变等症状出现表明颅内出血后遗症发生改变。

新生儿早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视为脑水肿,其超声显示脑实质回声增强,脑整体结构模糊,脑室边界不清晰,大约一周后脑水肿有所改善,当一周后超声观察回声增强、脑室重现、粗糙等现象则表明脑水肿后不可逆神经元坏死。脑萎缩、囊腔改变是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后遗症之一,本次我们选取2005~2006年我院117例新生胎儿早期颅内脑损伤超声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从本文结果中可以看出,缺血缺氧性新生儿脑瘫19例,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16.2%。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表现多为局部水肿,本文脑室周围白质化10例,占本组脑损伤病例百分比为8.5%,严重损伤的脑白质液化为囊腔是典型脑室旁白质化。侧脑室前后角外侧为白质化多发地,其超声表现为较大范围回声,脑边缘部位是多灶性脑软化发生的敏感区域,超声表现为脑实质高回声包裹的囊腔;脑脓肿超声表现为不均匀的内回声。相比较CT而言颅脑超声对于轻度脑水肿具有其更高敏感性,为临床脑脓肿穿刺引流治疗提供引导作用,尤其是针对于脑积水与脑室扩张。

综上所述,如何尽早发现及介入干预新生儿脑损伤是保证新生儿存活与幼儿质量的关键,卤门尚未闭合的新生儿为早期颅脑脑损伤超声诊断提供必要条件,及时尽快发现或排除脑损伤,对于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确诊及治疗有深远意义及重要影响。相比CT及MRI超声以无侵袭、操作简捷、无电离辐射等自身优势在临床运用中得到广泛推崇与认可,该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是对CT、MRI等成像技术的有力补充。

【参考文献】

[1]林华梅.超声在新生儿早期脑损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9):108-109.

[2]曾丽娟,王艳丽,张运梅,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脑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50):351-353.

[3]邓翼业,韦德湛,李静,等.112例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0,18(12):70-71.

论文作者:罗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超声在新生儿早期脑损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_罗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