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学习邓小平同志论证的几点经验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改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学习邓小平同志论证的几点经验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改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论述的一点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群众论文,论述论文,主体论文,同志论文,学习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坚持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改革,推进和深化改革。他反复强调:中国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一条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只要我们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学习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明确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廓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认识,坚定不移地在改革中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文仅就此谈一点学习体会。

先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谈起。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其标志就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谁创造的?是农民自己创造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政策禁止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和要求,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但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全会形成了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两个文件,提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责任制,同时提出不允许包产到户。为什么?认为包产到户是资本主义、是复辟、是倒退、是单干。尽管政策禁止包产到户,一些地方的农民还是搞起了包产到户。凡搞包产到户的,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包产到户是农民所拥护的,是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改革的实践推动着政策的演进。第二个阶段,即政策松动阶段。1980年政策规定边远山区、贫穷落后地区、三靠队可以搞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而且长期不变。政策松动产生两个效应:其一,原来冒险搞包产到户的,得到政策认可,由偷偷地搞变公开地搞;其二,原来想搞而不敢搞的,也积极地搞起了包产到户。这样,包产到户犹如破堤之水,汹涌澎湃,迅速地向全国扩展。对包产到户的迅猛发展,党内外出现了严重的认识分歧。有的说好,有的说坏。说好者,认为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说坏者,认为包产到户是资本主义。当时农村改革的形势是,对包产到户助一助则兴,压一压则亡。改革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同志讲不争论是我的一大发明,先干起来再说,由实践去证明是非、利弊、得失。实践再次证明包产到户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推动政策进一步演变。第三个阶段,即政策推广阶段。1982年底中央召开农业书记座谈会,当时中央的几位主要领导同志讲话,指出包产到户将由局部地区发展到全国,将从落后地区发展到比较发达的地区,不要堵了,不要筑墙了。结果包产到户迅速普及。1993年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地肯定了包产到户,指出包产到户是中国农业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新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过程,就是政策的演变过程,就是改革的发展过程。是农民的改革实践推动着党的改革政策的演进。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论。是先有农民的创造,后有党的红头文件。改革的发展,就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往复过程。

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到城市。没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就没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既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经验。这个基本经验就是,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主体。正象列宁所说,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复杂得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利益关系比较单纯,主要是农村内部的利益关系的调整。集体经济组织把土地的使用权还原给农民,农民家庭由消费单位变成生产经营单位。农民发挥了生产经营积极性,多打粮了,粮食的供应比较充分了,农民得利,高兴了,城市居民也高兴,可谓皆大欢喜。争论无非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但只要不争论,或者等待实践去回答,问题并不难解决。所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总的说进展是顺利的。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全方位的利益调整。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必然要改变旧体制固有的和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力。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亦有其优势和有利条件,那就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是改革的主体。而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力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广大工人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始终坚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决定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得失的根本标准”。“决定”同时提出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特别强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及时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尊重群众意愿,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妥善处理积累和消费、全局和局部、长期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使改革赢得广泛而浓厚的群众基础。”

应该说,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我们党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是明确的、清晰的。现在之所以再提这个问题,则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又往往是很模糊的。比较突出的是,经常不断地、不分场合、不分范围、不作具体分析地提出砸“铁饭碗”。当然,砸“铁饭碗”口号提出的当初,是针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消极现象的,因而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偏离了初衷,不加分析、不加限制地“乱砸”一通,结果导致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混乱。

革命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什么?为了人民的富裕。我们党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都是讲为了人民的富裕而进行革命和改革的道理。邓小平同志讲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由温饱到小康,由小康到比较富裕,讲的还是富裕问题。

我们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人民政权在握,为人民的富裕奠定了政治前提。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奠定了富裕的物质基础。50年代初,我国公布了第一个劳动保险法,工人的生老病死有了保障。所以高呼共产党万岁,还是社会主义好。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了“铁饭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改革的任务和要求。为什么要改革呢?因为现存的生产关系还不甚合理,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了“铁饭碗”,但饭碗的质量还不够高,还不够大。人民群众之所以坚决拥护和积极参与改革,就是因为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如不是这样,人民群众凭什么拥护改革和参与改革?现在有些经济学家提出利益驱动原则,我看人民群众对富裕的渴望和要求,就是对改革的根本的利益驱动。

对富裕的渴望和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没有那一个社会,那一个国家渴望和要求贫穷落后的。在这一点,是不能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富裕,是在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基础上的共同富裕,资本主义是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富裕,是在剥削和两极分化基础上的富裕。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两个历史阶段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有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在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工人的生活没有保障。加之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工人大批地被解雇,抛向街头,成为失业大军。1929年的大危机,造成4000多万工人失业。失业了,就没饭吃。没饭吃,就饥寒交迫。饥寒交迫,就起来斗争。正如《国际歌》所唱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急剧尖锐化。终于在1871年爆发了巴黎公社工人武装起义。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逼着资产阶级进行改革。所谓“罗斯福新政”就是资产阶级改革。再加上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演进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用我们的语言表达就是工人有了“铁饭碗”,而且具有双重性:就业端企业的饭碗;失业拿社会保险金。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与资本主义近代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相比,资本主义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如果抛开社会基本制度的本质区别,仅就市场经济一般而论,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近于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一个共同点就是均有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说,就是要保障工人的“铁饭碗”,而决不是砸“铁饭碗”。如果砸“铁饭碗”,那就是近于资本主义近代市场经济体制,即在没有社会保障体制的情况下造成一部分工人没饭吃。严重了,社会动荡就是在所难免的。原因也很简单,把本来是主人的工人推到了改革的对立面,改来改去,改得他们连饭都没得吃,他凭什么拥护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从总体上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里讲到了稳定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也多次讲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中央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促进发展作为全党的工作大局。这个大局包括保持稳定。特别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我们采取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的战略方针的情况下,只有内部稳定,我们才可能立得住。砸“铁饭碗”实际上就是在自觉不自觉地制造不稳定,所以,它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铁饭碗”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内容比较宽泛,其中虽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必须“砸”了,但应慎重,尤其不能笼统地、盲目地“砸”,否则,极易挫伤工人的主人翁积极性。还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经济讲资源优化结合,但资源的优化结合和砸“铁饭碗”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工人作为劳动者,就是人力资源。资源优化结合即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我最近到宝钢考察,董事长讲他们是减人又增产,人均产钢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们的办法是竞争上岗,谁能干什么干什么,能当厂长的当厂长,能当炉前工的当炉前工。减下的人一个也不推向社会,而是在子公司和孙公司安排适当工作。他们的基本经验就是既发挥工人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又人尽其力。这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的优越性。最后我想引用江泽民同志《坚定信心 明确任务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见《人民日报》1995年7月13日第一版)中的一段话:“企业富余人员的分流和破产企业职工就业的问题,政府和企业要通过开辟再就业渠道,比如兴办第三产业等办法,尽可能予以妥善解决,而不能简单地把这些人推向社会。还要转变就业观念,建立、完善劳动力市场,形成人员合理流动的机制。同时,加快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抓紧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这对于深化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江泽民同志的这个讲话,既是改革的理论和政策,又是我国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

标签:;  ;  ;  ;  ;  ;  ;  ;  

改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学习邓小平同志论证的几点经验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