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炉应用合成复合渣试验论文_尚大军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5

摘要:目前,炼钢普遍采用钢包精炼技术,将炼钢过程中脱氧、脱硫、降低气体、减少夹杂物、调整钢的成分和温度等工艺过程全部或部分转移到钢包炉中完成,以求获得洁净钢并取得高产、优质、低成本的良好效果。在LF精炼过程中,精炼渣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我厂通常采用活性石灰和萤石等组成的渣。该渣综合脱硫率一般在8O%左右,每吨钢消耗渣料1O~15kg,此传统渣可满足一般品种生产的需要。但是,随着用户对钢的洁净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渣由于功能单一、熔点高、脱硫率低和成份不稳定等,远不能满足钢包精炼炉对渣的要求,需要采用合成复合渣,通过合理的渣系配比,达到脱硫、脱氧等提高钢水纯净度的目的;同时,此渣吸收钢中夹杂物,控制夹杂物形态,减少萤石对钢包的浸蚀、提高钢包使用寿命;具有防潮不吸水的功能,因此可采购后在仓库存放较长时间而不粉化、不吸水,使用方便。因此,对LF炉应用合成复合渣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LF炉应用;复合渣;试验

1 试验目的

对合成复合渣与原有渣系进行对比,降低总渣量,提高脱硫率,提高钢的内外部质量,提高钢包寿命。

1.1 试验前渣系

电炉出钢时,在钢包内加入脱氧剂、合金、石灰、萤石,脱氧剂根据出钢终点碳加入,到精炼炉后首先加石灰,萤石,通电化渣,进行脱氧操作。终点渣样的(SiO2)偏高、碱度较低,对脱氧及吸附夹杂不利。目前精炼炉终渣样如表1所示。

表1 精炼炉终渣样/%

3 合成复合渣效果分析

(1)高碱度渣适用于一般铝镇静钢二次精炼,在钢水脱硫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由于S在渣以CaS形式最稳定而不溶钢水中,R高能形成较的CaS而提高脱硫能力,从试验结果看,渣的R从3.46提高到4.83,而成[S]相应从0.012%降到0.007%,最终脱硫率提高4%。

(2)试验中渣中FeO含量从1.02%降到0.65%,根据硫的分配常数与渣的氧化性关系,当精炼渣中FeO含量越低,则脱硫越好,合成复合渣的使用有利脱硫。

(3)渣的流动性提高,渣在不使用CaF2的情况下能达到精炼炉的要求。

(4)原使用石灰和萤石造渣,需要石灰500kg/炉和萤石200kg/炉,而使用预 熔渣后,石灰280kg/炉,合成复合渣300kg/炉,渣量从原需加入1200kg/炉 降到800kg/炉,平均降低400kg/炉,并且使用合成复合渣后取消了萤石的使用,减少了萤石对钢包的浸蚀,钢包平均寿命提高4次。

(5)气体含量:钢中氧含量较试验前相比,提高了4.47ppm(试验前钢中平均氧含量为14.91ppm,试验期间为10.44ppm);由于在出钢过程中使用了合成复合渣,减小了出钢过程中钢水的吸气几率,钢中的氮含量降低了5.28ppm(试验前钢中平均氮含量为63.03ppm,试验期间为57.75ppm)。

(6)夹杂物:与试验前相比,钢中夹杂物明显好转,C类夹杂物出现率由试验前的3.25%降至零;B类夹杂物平均级别较试验前的2.33级降低至1.78级,降低0.55级。

结论

(1)使用合成复合渣比用石灰造渣降低了总渣量400kg/炉,大幅减少了VD过程的溢渣;

(2)使用合成复合渣后,精炼炉成渣速度明显加快,精炼渣中的(FeO)明显降低,脱硫率提高4%;

(3)精炼炉渣系成份趋于稳定,精炼炉埋弧效果好,精炼钢包寿命提高,精炼钢包使用次数提高,便于生产节奏的合理控制。

(4)与试验前相比:钢中氧含量明显降低,夹杂物级别大幅降低,杜绝了C类夹杂物的出现,钢的内外部质量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泽平,贺道中.炉外精炼[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刘根来.炼钢原理与工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3]孟劲松.LF合成精炼渣优化与深脱硫工艺研究.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4]蔡延书.国内外转炉复吹工艺状况[J].重钢技术,38-52.

论文作者:尚大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LF炉应用合成复合渣试验论文_尚大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