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腰痹贴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论文_许娟,庞贞兰,李小英

(玉林市中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热敷结合腰痹贴外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后外贴腰痹贴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单纯的中药热敷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疼痛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敷结合腰痹贴外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取得较满意效果。

【关键词】腰背肌筋膜炎;疼痛;中药;热敷; 腰痹贴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339-01

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由肌肉、肌筋膜等结缔组织因炎症而发生的疼痛,并伴有肌痉挛,压痛,触及硬结成束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1]。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运用中药热敷配合腰痹贴外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推拿科2015年1月—2016年11月共收治腰背肌筋膜炎病人100 例。按就诊先后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1岁,平均(34.74±9.71)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20天,平均9个月。对照组50人,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0岁,平均(36.70±10.83)岁,病程最长32年,最短一个月,平均7.5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1诊断标准 入选病人均为我院推拿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腰背肌筋膜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病人,其诊断标准根据:有外伤病史;自发性的腰背部局部疼痛或局部伴有弥漫性疼痛;受寒或劳累后疼痛症状加重;局部可触及筋结或条索状物;腰部活动功能受限;数字化X线摄影(DR)或CT 检查排除颈胸腰段骨质异常以及腰椎间盘突出及其他疾病。

1.1.2纳入标准 所选病例符合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年龄20岁~68 岁;病程在20天以上。

1.2 方法

1.2.1观察组 责任护士遵医嘱给予病人常规治疗和护理,并予中药辨证热敷方中药(药物有荆芥、独活、海桐皮、伸筋草、艾叶、川乌、草乌、桂枝、红花、木香、姜黄、莲钱草等)装入40×50cm的棉质药袋中,将袋口拉链拉好,将药袋置于热敷锅中浸泡30分钟,后将药袋煮沸后30分钟后捞起拧致不滴药液为度。嘱患者俯卧位,俯卧困难者可行侧卧位,充分暴露腰背部,将药袋放在患者腰部疼痛处行热敷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热敷后4小时,再加用本院自制的腰痹贴(腰痹贴药物有草乌、干姜、细辛、延胡索等,大小8×20cm的膏药贴,独立包装,每包一块,内附有一小片温控贴。)贴于患者腰背部疼痛部位,贴药后一般10h~12h后可将药贴撕下,10天为一疗程。

1.2.2对照组 责任护士遵医嘱给予病人常规治疗和护理,并予中药辨证热敷方中药(药物有荆芥、独活、海桐皮、伸筋草、艾叶、川乌、草乌、桂枝、红花、木香、姜黄、莲钱草等)行热敷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10天为一疗程。

1.2.3评价指标与方法 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入院第2天)治疗1个疗程结束当日进行评价。应用数字分级法(NR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按照疼痛对应的数字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1分~3分)、中度疼痛(4分~6分)、重度疼痛(7分~10分),分别于入院前、第1个疗程程结束时评价1次。总疗效采用4级评价。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明显改善:好转:腰痛减轻,功能活动有所改善,劳累后仍觉腰痛不适;无效:腰痛无明显改善。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疗效比较用χ2检验。两组疼痛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见表1)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

腰背肌筋膜炎发病原因多因卫气不固,腠理空疏又因劳累、外伤或感受风寒之邪,使气血闭阻,淤滞不畅,筋脉失养,中医认为,风寒湿邪乘虚入侵人体肌肤,局部经脉寒凝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4]。中药热敷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疏风通络等作用,本研究中所采用的诸味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祛瘀、舒经活络、消炎止痛、散寒等功效,具有显著的消炎止痛作用,治疗前后疼痛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后外贴腰痹贴治疗,治疗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热敷配合腰痹贴治疗腰背肌筋膜增强持久之功效。而且此治疗方法具有易操作、高疗效,见效快,痛苦少等特点,可大大提高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疗效,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邵宜.许竟斌.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

[3]国家中药学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4]李建恒.推拿配合超短波治疗举重运动员腰背肌筋膜炎25例[J].广西医学,2006,28(11):1816-1817.

论文作者:许娟,庞贞兰,李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  ;  ;  ;  ;  ;  ;  ;  

中药热敷+腰痹贴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论文_许娟,庞贞兰,李小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