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的军事改革论文

莫迪政府的军事改革论文

莫迪政府的军事改革

杨路*

随着2019 年5 月23 日印度新一届议会选举的结束,莫迪政府的第一任期已经尘埃落定。第一个任期内,莫迪政府在货币金融、行政机构、国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较为激进的改革,成果也饱受争议。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重要动员工具及合法性来源的莫迪政府高度重视国防事务,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自辛格政府以来僵化的军事建设格局,改变了印度军事力量的形态,对未来的国防建设和地区安全环境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

一、莫迪政府军事改革的背景

莫迪政府的军事改革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和迫切的现实政治需要。

第一,从历史角度而言,印度已经停滞多年的军事改革进程亟待重启。1999 年卡吉尔冲突之后,瓦杰帕伊政府充分反思和吸取冲突的教训,对印度的国防机制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以《卡吉尔审查委员会》和《部长小组报告》为指导,印度政府开始在国防采购、军方情报机构建设以及军种间协作机制等领域进行改革。① Advani et al., Report of the Group of Ministers on National Security,Government of India,2001,pp.99-117. 2001—2004 年间,瓦杰帕伊政府迅速落实了大多数军事改革措施,但诸如设立总参谋长职位、强化军政沟通渠道等一系列触及军方、国防部等利益部门的政策却迟迟未能落地。② Anit Mukherjee,“Falling to Deliver: Post-Crises Defence Reforms in India, 1998-2010”, 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 and Analyses, New Delhi,2011,pp.50-52. 2004 年5 月曼莫汉·辛格领导国大党重新执掌印度政府,此后印度的军事改革陷入长期的停滞。经济学家出身的辛格总理更关心印度的经济发展,将工作重心放在经贸领域,并未继续推进瓦杰帕伊政府未能落实的军事改革措施。尽管辛格政府任期内印度的国防投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但是上届政府遗留下的国防改革赤字持续发酵。至2014 年莫迪政府上台,印度军事改革已陷入近10 年的停滞期,许多机构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重启改革已迫在眉睫。

第二,就地区安全局势而言,印度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主要邻国的国防动态为莫迪政府进行军事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一方面,印度面临的冲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卡吉尔冲突之前,印度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是同巴基斯坦的常规军事冲突,这类冲突主要在双方的正规军之间进行。自卡吉尔冲突之后,印巴再未发生类似的常规战争,取而代之的是代理人战争,即来自巴基斯坦等印度周边国家的武装组织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印度国内发动针对军事目标的恶性袭击,以扰乱当地的政治和社会秩序。③ Gurmeet Kanwal,“How to Counter Pakistan’s Proxy War”,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longread-how-to-conter-pakistansproxy-war/articleshow/66119254.cms?from=mdr(上网时 间:2019 年10 月10日) 代理人战争规模小,机动性和随机性强,致使庞大的印度军队常常难以应对。以国会爆炸案为例,2001 年12 月印度国会遭到恐怖袭击,经过短暂调查后印度认定巴基斯坦官方为恐怖袭击的幕后主使,随即在两国陆海边界展开大规模军事动员,巴基斯坦同样进行全国性军事动员予以回应。最终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印度黯然撤兵,其绝对的常规力量优势未能转化为政治上的胜利。在辛格政府执政期间,印度大致遵守了不越境打击巴方境内武装力量的原则,在同跨境武装组织的较量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这种“大象与蚂蚁的战争”的窘状宣告常规威慑路径的失败,促使印度调整军事学说加以应对。

另一方面,中国军事力量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成功的军事改革使印度国内精英阶层备感压力。印度一向以中国为假想敌,对中国的军事动态十分敏感。印度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便有军方人士呼吁战区制改革,卡吉尔冲突之后这一建议再次被政府提及,但始终未获突破。① Glynn L.Wood and Daniel Vaagenes,“Indian Defense Policy:A New Phase?”Asian Survey,Vol.24,No.7,1984,pp.721-735. 而其最大的假想敌中国却在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迅速完成战区制改革,实现军队的跨越式发展。印度军方和智库报告反复提及这一伟大成就,要求进一步实施军事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② Rajeev Bhutani, Reforming and Restructuring: Higher Defence Organization Of India, New Delhi: Centre for Joint Warfare Studies, 2016,pp.14-15; Gurmeet Kanwal and Neha Kohli Editors, Defence Reforms: A National Imperative, New Delhi: 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 and Analyses,2018,pp.28-29;Annual Report:2017-2018,Ministry of Defence,2018.

(四)战略规划。军事战略是军队建设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是印度军政之间矛盾最深的领域之一,也是莫迪政府军改最后的着力点。印度实行军政分离的治军模式,文官负责战略的制定,军方负责执行政策。然而,迄今为止印度政府从未公开过国家安全战略。印度军方设有负责长期军事规划的机构,起草并向政府提交中长期军事发展计划,但军方的发展方案极少被文官批准。因此,在政治层面安全战略长期缺失的情况下,印度军队建设一直在缺乏明确的战略指引下进行,军种之间的战略规划、武器系统、军事学说相互不匹配,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有学者曾将其概括为“漫无目的的武装”。⑤ Stephen Cohen, Arming Without Aiming,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18,p.102.

二、印度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

莫迪政府第一任期的军事改革颇具特色,它不像大多数国家的军事改革那样首先制定整体的改革方案,然后分批次有序执行。与之相反,莫迪政府并未在一开始便明确改革的具体思路,提出一揽子改革方案,而是在改革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与深入,呈现出明显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征。概括而言,莫迪政府的改革从军事采购和制造领域开始,随后进入军队部门,再后来深入到军事学说和长期战略规划领域。尽管政策力度不一,但改革措施覆盖了军事领域的主要方面,因而全面性是莫迪政府军事改革的另一个标签。

军方虽然在整体上是改革的受益者,但由于印度是三军分立的军事结构,军方会对一些改革措施充满抵触情绪。军事改革的一大核心问题是促使三军提高联合作战的能力,这一点在军种之间引发了分歧。联合作战不仅仅涉及技术层面的操作,其背后牵涉到指挥权划分的问题。陆军作为印度最为重要的军种,在未来的联合作战中理应处于支配性地位,因而陆军对联合作战主要持肯定态度。海军是三军军种中最为弱势的军种,但由于海域的特殊性,海军尽管有可能在联合行动中处于配合其他军种进行战略威慑的次要角色,但仍不至于丧失独立性,所以对联合行动并不排斥。空军掌握着印度的空中力量,在现代化战争中扮演着争夺制空权等重要作用,但作为陆权国家的空中力量,空军将领非常担忧在联合行动中沦为陆军的助手,因而一直强调在联合行动过程中保持空军对其军事力量的控制权,对未来的联合行动态度较为消极。③ Dhiraj Kukreja,“Higher Defence Management through Effective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dian Defence Review, Issue Vol. 27, October-December 2012,pp.69-70. 总体而言,军方出于对于军种自主性的考量,在联合行动上并不主动,直到2017 年10 月,印度三军才进行第一次真正的联合军事演习。④ 毛维准、朱晨歌:“印度‘短期高烈度战争’方针:政策框架与行为动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9年第3期,第138页。

莫迪政府为军工产业注入新思维,将“印度制造”战略引入军工研发、采购和制造领域,主要有国内和国外两个面向。在国内,印度政府降低军事工业的准入标准,鼓励和吸引国内私有企业进入国防产业,以提高该领域的竞争力,促进国防工业的创新与技术进步。更为大胆的是,莫迪政府将军工产业向外资放开,为此印度政府承诺增加军工产业的透明度和友善度。① 详情参见印度总理办公室官网,https://www.pmindia.gov.in/en/major_initiatives/make-in-india/(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2016 年,印度国防部出台新修订的国防采购流程,明确为国外资本亮绿灯,将外资在印度军工生产企业的最高股份提升至49%。② Defence Procurement Process 2016: Capital Procurement, Ministry of Defence,India,2016,p.205. 在此政策鼓励下,以色列武器制造商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公司同印度阿斯特拉微波公司合资创建阿斯特拉—拉斐尔通信系统公司,主要为印度军队提供高科技的电子通信系统设备。③ 详情参见阿斯特拉—拉斐尔通信系统公司官网,http://astrafaelcomsys.com/about.html(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该公司成立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它标志着印度军工领域开放程度的巨大提升。

在对外军事采购领域,“印度制造”以另一种方式落实。一方面,鉴于国际武器市场卖方之间竞争激烈,作为最大的武器装备进口国,印度利用这一优势在采购谈判中要求国际武器制造商转让部分技术知识产权,即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实现国防科技本土化。④ Tommy Wilkes, Siva Govindasamy,“India’s Modi Wants More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Global Defense Firms”,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airshow-india-modi/indias-modi-wants-more-technology-transfer-fromglobal-defense-firms-idUSKBN0LM0CW20150218(上网时间:2019 年10月10日)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印度国防制造业水平,莫迪政府要求国际武器制造商将武器生产线或组装线设在印度境内,在提升本土制造能力的同时刺激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可谓一举多得。莫迪本人身体力行,在同国外领导人会晤时经常会把武器采购和军工合作列入交谈话题,并积极向各国武器制造商推销“技术换市场”的理念,以尽快实现高端武器装备的“印度制造”。

2.设计AP-BEPS成果的中国转化方案。中国是AP-BEPS的参与国,主动响应和执行AP-BEPS。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成立G20税制改革小组,设计出AP-BEPS成果的中国转化方案,包括4大改革任务、37项实施任务,描绘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力图使中国税收体系更接近BEPS行动计划的要求。

在莫迪政府首个任期结束之时,印度尽管距离实现五年内将武器进口比例从60%减半到30%的目标仍十分遥远,但在技术转让和生产本土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除了强化与俄罗斯的传统军事合作,获得更多的技术转让和本土化生产项目之外,印度还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实现技术转让的突破。⑤ N.C.Bipindra,“India in Talks with Russia for Multi-Million Dollar Deal to Upgrade 1000 T-90 Tanks”,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india-in-talks-with-russia-for-multi-million-dollar-deal-to-upgrade-1000-t-90-tanks/articleshow/57896216.cms?from=mdr(上 网 时 间:2019 年10 月10日) 美印两国近期正在协商国防技术转让协议,此协议将允许美国武器制造商将战斗机敏感技术转让给印度。与此同时,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正在竞争印度空军价值约为150亿美元的战机订单,无论哪家公司胜出,都很可能将生产线设在印度境内。⑥ Sanjeev Miglani,“India, U.S. Nearing Industrial Security Pact for Defense Tech Transfers”,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india-usa-pompeo/india-u-s-nearing-industrial-security-pact-for-defense-tech-transfersidUSKCN1TP1ZH(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二)陆军改革。军队改革是军事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莫迪政府并未在当选之初便贸然实施军队改革,而是率先展开摸底和调查工作。莫迪任命退役陆军中将谢卡特卡(D.P. Shekatkar)组建委员会,对印度军队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2016 年12月,谢卡特卡委员会向政府提交报告,就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平衡军队的国防开支提出具体方案,其中诸多建议被印度政府采纳。随后印度政府正式着手对军队进行改革。

军队改革首先从规模最大、战略位置最为显要的陆军开始,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波改革始于2017年7月,重点针对陆军的基层军事单元,国防部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裁减非战斗单元,关闭39 家军营农场以及非交战区的军队邮政机构;二是重组陆军各级军械维修梯队,使集团军拥有基地维修厂、高级基地维修厂和固定维修站等维修机构;三是优化包括无线电监测部队、空中支援信号部队、复合信号部队等在内的信号部队;四是简化库存控制机制,重新部署包括车辆仓库,军械库和中央军械库在内的军械梯队;五是优化对供应和运输梯队以及动物运输部队的使用。① Government of India,“Recommendations Made by Shekatkar Committee”,Press Information Bureau,March 7,2018. 陆军第一波改革共涉及5.7 万名军官、士兵和军方文职雇员,这种改革规模在独立以来的印度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在第一阶段改革措施即将实施完毕之时,2019年3月印度国防部宣布政府关于第二轮陆军改革的决定。此轮改革主要针对陆军高级军官,对陆军的指挥体系进行大规模调整。第一项举措是从陆军司令部调离229 名军官,将其重新部署到印度与中国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前沿部队。被调离的军官主要是少校及以下军衔,其数量约占陆军司令部军官总数的20%,此举意在减轻陆军司令部军官扎堆、机构臃肿的弊病,同时加强印军一线作战部队的指挥和作战能力。② “Government Approves Mega Reform in Indian Army: Sources”,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government-approves-megareform-in-indian-army-sources/articleshow/68309644.cms(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第二项改革措施是设立负责战略事务的战略副参谋长(DCOASS)一职。该职务主要负责军事行动、军事情报、战略规划和后勤四个主要领域的工作,此前以上四个领域的主管直接向陆军参谋长汇报工作,该职位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陆军参谋长的工作负荷。第三项措施是建立军方反腐败机构和人权机构。新的反腐机构将由一名少将担任主管,直接接受陆军参谋长的领导,以改变当前多重监管且群龙无首的局面。人权机构同样由少将级别的军官担任主管,在陆军副参谋长的领导下开展军队内部关于侵犯人权的调查工作。③ Abhishek Bhalla,“Army HQ Restructuring:Rajnath Singh Approves Setting up of Human Rights Cell,Moving 200 Officers to Field”,https://www.indiatoday.in/india/story/army-hq-restructuring-rajnath-singh-approves-setting-upof-human-rights-cell-moving-200-officers-to-field-1588596-2019-08-21(上网时间:2019 年10月10日)

组建国防计划机构并非新事物,最早可追溯到1962 年中印战争后印度国防部成立的国防计划小组,1977 年印度政府将权力回收,设立由内阁秘书负责的防务计划委员会(CDP),拉杰夫·甘地时期又将国防计划职能交还给国防部,设立由三星将军领衔的国防计划参谋处。然而,这些机构一直以来缺乏政治领导层和军方的足够支持,长时间扮演着装点门面的角色。② Arun Prakash,“Defence Planning-Old Wine in New Bottle?”https://www.financialexpress.com/defence/defence-planning-old-wine-in-new-bottle/1142685/(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鉴于多瓦尔在莫迪政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莫迪对于国防工作的重视,可以推测国防计划委员会不至于像过去的许多机制一样沦为摆设。事实上,集聚外交、财政和国防领域精英的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总参谋长的职能,标志着印度军事战略长期规划有了政治高层的指引。

截至目前,印度陆军第一阶段改革已经接近完成,第二阶段改革尚处于起步期,具体实施效果仍不得而知。通观陆军改革的过程,此次改革与之前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改革措施由易到难,且改革力度之大被媒体冠以“独立以来最大规模军事改革”的称号,体现出领导层改革的决心。④ Rajat Pandit,“Push for Army Reforms:57000 Posts to Be Rejigged,39 Military Farms to Be Shut”,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govt-gets-goingon-military-reforms-but-keeps-big-bang-ones-on-backburner/articleshow/60297151.cms(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三)军事学说。军事学说是军方所奉行的一系列基本的理念与观点,它们确定了军队应对国家安全挑战的途径,以及如何运用武力赢得战争的方式。莫迪政府第一任期中,印度的军事学说同过去相比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有三点体现。首先,印度军方首次公开发布三军联合军事条令。在莫迪政府前,印度陆海空三军分别起草和发布各自的军事条令,相互之间并无协调。2017年4月,印度国防部发布《印度军队联合条令》(The Joint Indian Armed Forces Doctrine),从国家安全概念、冲突领域、军事力量工具、高层军事机构、一体化结构等方面阐述印度军队作为一个整体的立场与观点。《印度军队联合条令》着重强调了陆海空三军在军事行动、军事规划、情报信息、军事训练、军事采购等方面实现一体化的目标,逐渐改变过去三军在军事领域各自为战的局面。⑤ The Joint Indian Armed Forces Doctrine, Ministry of Defence, India,2017. 《印度军队联合条令》尽管篇幅非常精简,甚至许多方面的阐述流于表面,但作为印度军队向现代化转型的首部联合军事条令,它的意义颇为重大。

最后,在安全事务上,莫迪政府改变了过去被动防御的国防政策,在边境地区采取进攻性姿态。一方面,印度对邻国巴基斯坦和中国主动采取挑衅性行动。莫迪政府与巴基斯坦度过短暂的蜜月期后便开始实施强硬路线,拒绝与巴讨论克什米尔问题,通过外交手段在国际上孤立巴基斯坦,并屡屡派出正规部队进入巴基斯坦境内打击武装分子。② 荣鹰:“‘莫迪主义’与中印关系的未来”,《国际问题研究》,2017年第6期,第10页。 莫迪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投机性较强,2017 年6 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召开前夕,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进入中国西藏自治区亚东县洞朗地区,并阻挠中方人员施工,引发两国军队长达73 天的武装对峙。另一方面,莫迪政府对跨境武装组织实行更加主动、更加严厉的军事打击。印度长期以来饱受代理人战争困扰,印度军方以及准军事力量经常遭到境外武装组织的袭击。面对跨境武装袭击,瓦杰帕伊政府曾通过大规模常规军事动员威慑巴基斯坦政府,但成本高昂且收效不明显,辛格政府对此则比较克制。莫迪政府积极采取跨境打击的方式,通过外科手术式的军事袭击惩戒对手。2015 年6 月,印度陆军在曼尼浦尔邦遭到大本营位于缅甸境内的反政府武装伏击。作为报复,印度陆军派出伞兵越境进入缅甸对反政府武装营地实施打击。③ Manu Pubby,“Bold Operation by Indian Army: Many Militants Involved in Manipur Ambush Neutralised in Myanmar”,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 defence/bold-operation-by-indian-army-many-militantsinvolved-in-manipur-ambush-neutralised-in-myanmar/articleshow/47601222.cms(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2019年2 月14 日,“穆罕默德军”袭击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警察部队。印度空军发动自卡吉尔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派出12 架幻影2000 战机和多架预警机进入巴基斯坦领空对地面目标进行轰炸,两国关系骤然紧张。④ “Viewpoint:Balakot Air Strikes Raise Stakes in India-Pakistan Standoff”,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india-47370608(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一系列越境打击事件反映了莫迪政府应对境外军事武装的新特点,即给予对方毁灭性打击以威慑对手。

其次,陆军在2018 年12 月发布新版《陆战条令》(Land Warfare Doctrine),对战争威胁来源、应对方式和军队建制作出新的调整。该新版条令出台于中印洞朗对峙结束之后,印度官方在其中首次承认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是印度安全的威胁,并提出双前线作战的设想,这与印度以往陆军条令中强调与巴基斯坦单线作战大为不同。同时,新版条令侧重从战术层面回应挑衅行为,主张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惩戒对手以达到威慑的目的。为此,条令提出扩大特种部队在威慑体系中的作用,通过迅速、有限且集中的军事打击回应代理人战争。⑥ Land Warfare Doctrine-2018,Ministry of Defence,India,2018,p.11. 更为重要的改变在于陆军对军队编制作出关键的改变。《陆战条令》提出陆军将改变军队编制,建立一体化战斗群(IBGs)。一体化战斗群主要由机械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以及后勤支援部队构成,规模约介于印度现有的旅级单位和师级单位之间。一体化战斗群的规模和兵种结构并不固定,主要根据部署的地理环境和安全环境而定。① Rahul Bedi,“Indian Army Announces New Land Warfare Doctrine”,https://www.janes.com/article/85381/indian-army-announces-new-land-warfaredoctrine(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按照规划,首批一体化战斗群将部署于印度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边境地区,并逐步向整个陆军推广。现代战争对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提出很高的要求,传统的师级单位在指挥动员和作战行动速度上远远落后于五脏俱全的合成旅,纵观全球军事发展轨迹,主要军事大国都先后完成了“师改旅”的编制调整。印度陆军进行类似建制调整可谓是顺应了军事现代化的潮流,展示了陆军作战思路的调整。

其次,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水产养殖中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拓展第二水源,降低水源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确保水产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莫迪本人的政治抱负以及人民党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政治旗帜都促使莫迪政府推动军事改革以增强军队实力。莫迪是一位雄心勃勃的政治领导人,执政数年内便形成特色鲜明的“莫迪主义”(Modi Doctrine),他反复强调不甘担任平衡手的角色,要让印度成为引领性大国。③ 荣鹰:“‘莫迪主义’与中印关系的未来”,《国际问题研究》,2017年第6期,第1—2页。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政治家,莫迪深知军事力量是国力的重要支柱。其在当选不久便宣布政府将为军事建设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④ Government of India,“PM to Heads of Indian Missions”,http://pib.nic.in/newsite/PrintRelease.aspx?relid=115241(上 网时 间:2019 年10 月10日)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依靠渲染印度教民族主义动员选民的政党,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为人民党巩固选民基础,并为其实施民族主义对外政策提供安全保障。莫迪在竞选过程中,强调印度教特性(Hindutva)以吸引印度教选民,有意突出印度教信徒与其他教派之间的对立,鼓吹印度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安全困境,以凸显人民党作为以印度教特性为指导思想政党的重要性。⑤ Milan Vaishnav,“Religious Nationalism and India’s Future”, in Milan Vaishnav ed., The BJP in Power: Indian Democracy and Religious Nationalism,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p.7. 赢得选举之后,人民党政府需要实施能够满足民族自豪感的举措以维系选民,除了发展国内经济之外,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奉行强硬军事路线成为重要的选项,这便要求莫迪政府对问题重重的军事机构实施改革。

设计拥有不同数量的撒料区域和单个区域的像素点数量的图像,作为输入图像以测试所设计算法的时间消耗的情况.运行所消耗的平均时间是指测试同一张图像次的平均消耗时间.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对墨家,冯先生注目于其功利主义及与儒家的不同,认为孔子是无所为而为,墨子是有所为而为。墨子著名的“三表”法的本质是功利,一切事为的价值皆以此来衡定。人民富庶是国家之大利,而对之无直接功用者皆是有害的。国家人民之大害,莫过于战争,故墨家倡兼爱、非攻之说。儒家代表士阶层,故需一定的文饰礼仪。而自功利眼光看来,皆无用之物,应予摒弃,故墨家倡导节用、节葬、非乐、短丧之说。自知非位高权重,故主张天志、明鬼,用天帝鬼神之暗中赏罚来儆戒世人。而鬼神之赏罚实是自己行为所招致,故又非命。

根据翻转装置的试验要求,翻转装置受持续增加的载荷,要达到70000 N,以1.3倍的安全系数计算,夹具需设计满足91000 N的强度。

《国标》的出台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满足新时代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体验学习的《综合商务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活动选择,利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从中选择适当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优化《综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体验学习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不同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使用的理据,这在同类研究中是不多见的。然而,这些教学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是否真的有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的检验。

三、印度军事改革面临的挑战

纵观印度自独立以来的军事改革历史,莫迪政府第一个任期的军事改革可谓印度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的改革。全面的改革意味着全面的阻力,军事领域是立国的基础性领域,涵盖面广,牵涉众多利益部门,改革的难度非常大。加上印度的军事制度自独立之日起便未进行过根本性改革,数十年间形成的利益集团颇为强大,这为莫迪的全面改革增添了不小的障碍。从改革目标上看,军队现代化是一个长期且耗资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充分的改革定力,还需要昂贵的财政支出。概括而言,莫迪政府的军事改革面临着三大挑战。

在这种情形下,莫迪政府于2018 年4 月组建国防计划委员会(DPC),该委员会主要负责起草国家安全战略和学说,制定参与国际防务合作的路线图,指导武装部队能力建设优先发展方向,完善既有国防体系。国防计划委员会由具有军方和情报部门背景的国家安全顾问(NSA)阿基特·多瓦尔(Ajit Doval)担任主席,联合国防参谋长任秘书,外交秘书、国防秘书、财政秘书和各军种参谋长任委员。国防计划委员会有4 个分支,分别负责政策与战略、计划与能力开发、防务外交以及国防制造系统。除此之外,委员会还负责评估国防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包括15 年长期一体化规划,国防科技和国防产业的发展以及全球科技进展。① “CDS or NSA:A Bone of Contention in India’s StrategicAffairs”,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cds-or-nsa-a-bone-of-contention-inindias-strategic-affairs/articleshow/70492578.cms(上 网 时间:2019 年10 月10日)

第一,来自国防部和军方的阻力。印度实行颇具特色的文人治军模式,作为控制主体的国防部几乎清一色地由文官构成,他们掌握财政和行政权,对军队实行官僚控制。军队被排除在国防部建制之外,仅三军总部象征性地隶属于国防部之下,并在预算、采购、军事规划等各方面受到国防部文官的严密控制,因而国防部实际上是印度军事事务的主宰者。从莫迪政府的军事改革措施来看,国防部是权益受损最大的部门:新的军事采购流程限制了国防部官员在采购事务上的决策权,“印度制造”的产业政策打破了国防部下属军工企业对国防工业的垄断,国防计划委员会的成立则剥夺了国防部在长期军事规划中仲裁者的地位。因而,从部门利益的角度而言,国防部文官官僚对军事改革的态度是消极的。

(一)军事制造与采购。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之初便提出“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战略,旨在实现印度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军工研发和制造属于传统制造业,但由于国防产业的敏感性,该领域一直是私有投资的禁地,长期被国防部下属的国有军工企业垄断。印度国防部的军事研发和生产水平较为落后,军队的高端武器和装备严重依赖进口。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18年报告显示,印度在2008—2012 年和2013—2017 年两个五年蝉联世界第一大武器进口国称号,进口额约占全球的12%。⑥ Pieter D.Wezeman,Aude Fleurant,Alexandra Kuimova,Nan Tian and Siemon T. Wezeman,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Arms Transfers, 2017,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March 2018,p.6.

(概念词)的意谓既不是由一个对象,也不是由几个对象形成的,而是由一个概念形成的。当然对于概念现在又可以问,是一个对象,还是多个对象,还是没有任何对象处于它之下。但是概念词直接地只与概念有关。[注][德]弗雷格:“对意义和意谓的解释”,《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28页。

70 余年的历史已经积聚了规模庞大的利益团体,在当前的体制下,印度三军的首领虽然名为参谋长,但实际上兼具司令的权力,同时各分军区的司令同样是大权在握。战区制改革必然涉及现有军区的合并、裁撤,以及指挥权的整合与变更,这将严重损害各军种高层将领的利益,军方意见的反弹将会非常强烈。更重要的是,即使现代化改革方案得到军方的支持,改革的实施过程也将是漫长的,鉴于数十年的积弊,军区的裁撤和搬迁工作将会是巨大的工程。

第二,军事改革本身的难度。莫迪政府致力于将印度军队打造成现代化军队,这对于印度军队而言并非易事。军队的现代化内涵广泛,不仅包含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更需要制度、理念的现代化。印军的现代化进程起始于2001 年瓦杰帕伊政府时期的军事改革,至今已近20 年,但成果寥寥。在器物方面,印度军方自2010年以来加大武器装备采购力度,通过多元化渠道购买各国的先进武器装备,逐步淡化俄式武器在军队中的比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武器采购国。① Pieter D.Wezeman,Aude Fleurant,Alexandra Kuimova,Nan Tian and Siemon T. Wezeman,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Arms Transfers, 2017,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March 2018,p.6. 随着莫迪政府在军事采购方面的升级,印军装备现代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频繁的大宗军事采购预示着印度军事装备的现代化将有可能是军队整体现代化最为容易的部分。

生态服务功能与城市发展用地受限带来巨大挑战,水和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实现绿色发展的压力增大。有些建设项目不能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存在随意占用绿化用地甚至随意改变规划绿化用地性质的现象,市区内增绿任务艰巨。同时,绿化手法单一,档次不高,“绿而不美”的现象普遍存在,城市绿地中缺少符合现代城市居民休闲、健身和参与性活动的措施,无法满足建设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是印军面临的最大考验。迄今为止,印度军队仍大致维持着二战后的结构,陆海空三军分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目前印度军队实行军区制,三军共计设置17个军分区司令部,这些司令部相互分离,位于17 个不同的驻点,跨军种的军区之间联系微弱。二是三军的训练、采购、计划和指挥作战体制分离,虽然近年来三军会有一些定期的联合训练以及零星的联合军事演习,但一切都是在各自军种的指挥之下完成,缺乏统一指导。毫无疑问印度的建军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现代化改革需要动其根基。1999 年卡吉尔战争后,卡吉尔审查委员会曾建议政府进行战区制改革,但这一倡议仅在距离本土数千公里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实现,然而经过18 年的试点,至今仍未显现推广的迹象。

军事理念的现代化将是一个长期而动态的过程。直到2001年之前,印度一直奉行大规模动员的军事学说。2001 年印巴边境对峙的草草收场促使其战略界推出“冷启动”学说(Cold Start Doctrine),即在巴基斯坦发动攻击之前,率先通过迅速的军事行动,对巴方进行沉重打击,使其丧失核反击能力。严格来说,“冷启动”学说虽然被印度军官和学者提及,但从未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这主要基于两点缘由:其一,它的推出表明印度军事战略的重大转变,从长期以来的防御性战略转向进攻性战略,可能会引发局部地缘政治环境的紧张;其二,“冷启动”仍是一个不成熟的军事学说,它的进攻性姿态可能会促使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巴基斯坦进一步降低核打击门槛,进而使地区安全局势变得更加脆弱。尽管如此,印军总体上朝着“冷启动”的方向进行军队建设,莫迪政府大量采购机动性强的进攻性武器装备,提升军队的信息化水平,建立机动性较强的一体化战斗群,都在为建设先发制人的能力作准备。有学者发现,在洞朗对峙之后,印度军方推出“短期高烈度战争”的军事理念,该理念是“冷启动”学说的最新变种,这也说明印军的军事理念仍未真正确立下来,还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与适应。② 毛维准、朱晨歌:“印度‘短期高烈度战争’方针:政策框架与行为动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9年第3期,第138页。

第三,印度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将影响到其国防现代化进程。国防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印度经济在过去十多年中保持了7%左右的增速,为军事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保障。莫迪在当选之初豪言要将印度打造成5 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在第一任期结束之时,莫迪实现了将印度国民生产总值从2 万亿美元增加到2.7 万亿美元的目标。③ 数据整理自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end=2018&locations= IN&start=2009(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一度蓬勃发展的经济为莫迪加速发展国防事业提供了信心,他曾宣布将在十年时间内投资2500 亿美元完成军事装备的现代化改革。然而,印度2019 年的经济数据大幅度下滑,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仅为5.8%,第二季度经济增长进一步下降到5%,创下2013 年来的最差表现。① “Meter Down:At 5%,GDP Growth Falls to 6-yr Low in June Quarter”,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economy/indicators/indias-gdp-growthslows-to-5-in-april-june-2019/articleshow/70910682.cms?from=mdr(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鲁阳:“俄军重建通信指挥学校”,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007595809619166&wfr=spider&for=pc(上 网 时 间:2019 年6 月18日) 如果印度经济持续萎靡,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军队现代化事业。一方面,选举政治下,经济是比政治更加优先的议题,政治领导人为了提振经济,必然会减少对军事事务的关注;另一方面,经济形势下滑必然会影响政府对国防事业的财政投入,进而延缓装备现代化的进程。

军事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即使是政治强人也难以在一届任期之内实现,对于印度这种军事体制较为落后的国家而言尤为如此。回顾莫迪第一任期的军事改革举措,其在武器装备、军事采购、军事工业、军队建制、军事学说和战略规划等领域皆有建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印度独立以来最为彻底的改革。2019 年7 月16 日,莫迪在连任后的首个独立日上宣布将设立总参谋长的职位,以提高三军的行动效率。此举犹如重磅炸弹引发印度学术界和军界的热论,有学者将此视为印度自独立以来最大的军事改革,有学者担忧该职位会像之前的新机制一样沦为装点门面的摆设,也有人谨慎地报以观望态度,等待后续措施。② Harsh V. Pant,Kartik Bommakant,“Modi Reimagines the Indian Military”,https://foreignpolicy.com/2019/09/06/modi-reimagines-the-indian-military/(上网时间:2019年10月10日) 无论如何,在第二任期莫迪军事改革的步伐并未减缓。2019 年8月,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废除宪法370 条款,取消查谟—克什米尔邦的自治权。印度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问题现状的行为,引发了印巴之间又一轮的紧张局势。强大的军事实力给了莫迪政府改变克什米尔地区现状的底气,同时也蕴含着印巴将陷入军备竞赛甚至军事冲突的风险。一旦修宪导致的印巴安全危机未能以和平的方式收尾,莫迪政府苦心经营的军事改革进程可能被打断。◎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黄丽梅)

标签:;  ;  ;  ;  ;  ;  ;  ;  

莫迪政府的军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