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96年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冷思考_市场营销论文

对96年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冷思考_市场营销论文

’96上海劳动力火爆市场下的冷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劳动力论文,火爆论文,冷思考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上海各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量达到近22万,全年需求量最大的职业座次已经排定,面对轰轰烈烈的劳动力市场,很值得进行一次——

1996年是我国实施第9个5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场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当口,属于大市场的一个子市场:劳动力市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不仅冲破了人们的传统就业观念,刺激着新的用工制度的建立,也让人们体会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露出来的痛苦,这种痛苦又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们所面对的劳动力市场还是那么的稚嫩,与大市场的接轨要求和求职者最本能的期望仍相差甚远。

大市场小口径,制约着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就使用“劳动力市场”这一概念而言,我们是从一开始就把这一市场视作为统一的、有机的和全面的市场来观察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采集到的信息才可能是更全面,作出的结论更具有代表性。由于受行政条块的影响和缺乏权威的协调,如今我们面对的劳动力大市场实际上是被分割的,是按小口径来操作的。

“人才市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小口径市场,它隶属于人事部门,主要针对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干部,有人称其为“白领市场”,虽说这一市场声称以调节专业技术人员余缺、进行人员优化配置为主,但实际上它在帮助人们求职和再就业上同样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劳务市场”是与“人才市场”几乎同时出现的,它由劳动部门主管,服务对象以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为主,因此,被相应地称作为“蓝领市场”,近年来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和逐步实行规范化操作,它开始揽用“劳动力市场”或“就业市场”等名词,但在“人才市场”单列的情况下,这一“劳动力市场”只能被限定在一个特定对象的则是“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它是一个专门针对新生劳动力开展就业服务的机构,目前上海已经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而针对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机构正在孕育之中。除此之外,在社会上尚有大量上至猎头公司,下至保姆介绍所之类的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它们在调节劳动力余缺上起拾余补缺的作用。

这5个市场在实际操作中互有渗透,但也难免存在死角,因而把本来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得支离破碎,不成大气候。至今,在上海以及我国的其他省市都拿不出一份综合反映本地区劳动力供求状况的统计数据,使人们对日益活跃的劳动力市场感觉还是在云里雾里,从而制约着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1995年起,上海康培职业信息中心试图打破这一僵局,开始全面、系统地统计和分析上海劳动力市场供求量,其每周发布的职业需求排行榜和市场分析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各新闻媒体都对此作了报导,《上海年鉴》也使用这一中心的统计数据,成为目前上海市场上最全面反映劳动力市场动态的数据,为上海劳动力市场作了一件开创性的工作。据统计,在1996年,上海市通过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及其分市场、上海职业介绍中心及其分中心、《人才市场报》、《劳动信息报》和《新民晚报》招聘的人员总数达到218630人,平均每周4204人,而这12个月中进入中国上海人才市场求职的人数就达到232677人次,平均每周4475人次,可谓市场热闹非凡,活力充沛。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由上海康培职业信息中心进行的还只是一项“不完全统计”,上海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量实际还要更大一些,但要做到更全面、更权威,只有通过政府的协调,把本身一体化的市场重新组合起来,使上海的劳动力市场早日与国际惯例接轨,实现“一个口子进,多个口子出”的系统管理模式,即把招聘和求职统筹起来,让所有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输入同一网络,由各就业服务机构再根据各自的侧重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事实上,这一“理想”在已经信息化了的社会里并不难实现。

高需求低素质,损害着营销员队伍的职业形象

从上海康培职业信息中心的统计中可以发现,以营销员、业务员、市场代表等构成的“采购与供销人员”在我国303个职业标准分类的职业小类中,处于需求量最大的位置上。据统计,“采购员与供销人员”在1996年上海劳动力市场上共需求61489人,占统计总需求数的28.3%强,比居第二位的“营业员、售货员”职业多45569人和21个百分点,可谓独占鳌头。在1996年的52周中,上海职业需求排行榜上,仅有6周因受专业人才交流会和大企业开业等的影响,分别被教师、公务员、操作工、营业员和警察争得榜首位置外,一直由“采购与供销人员”霸占着。

在越来越开放和自由的市场经济中,出现上述现象其实并不为怪。市场经济崇尚的是竞争和活力,“天上不会自己掉下馅饼”,企业要求得发展就会千方百计去占领市场,营销员职业的高需求正说明了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的强烈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车间中的操作工人被认为是企业的第一线人员,而从事采购和供销只是做辅助工作;是市场经济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营销人员的重要性,开始把其视作为第一线人员。对其在整个企业的运作中的作用给予充分重视。这种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数量上加上扩容,广纳营销人员中,使营销人员占企业员工的比例不断上升,在一些公司中营销人员要占至五成以上;二是以高薪刺激和奖励营销人员,以稳定队伍,拓展市场。近一两年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50万年薪诚聘”之类的招聘广告,而在如此高的薪资下招聘的职业十之八九是营销员,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他们会给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合同或订单,他们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西方国家里,主管营销的管理人员往往在企业是仅次于总经理的关键人员,有时营销工作由总经理亲自负责,因为他们可能就是在营销上出色才得以晋升上去的。

不过,我国目前在招聘营销人员上不规范现象比较突出,对营销员队伍的管理尚存在不少问题,企业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现在,大多数企业是将营销员的收入与其营销业绩挂钩的,这并无多少不妥之处,但由于对营销人员的底薪定得太低甚至没有底薪就与《劳动法》所规定的最低工资条件款相悖了;而在另一方面,个别营销人员由于“业绩突出”,可以提取大额“奖金”,收入大大高于企业中其他人员的平均水平而又不缴纳必要的个人收入调节税,使企业对这部分人的收入管理处于失控状态。

营销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良莠难分也是这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对营销工作毫无职业准备的人也加入了这一领域,作为正式就业前的一种过渡。但这部分人职业素质差,很快就会被淘汰,既浪费企业的精力,耽误了个人的发展机会;而在另一方面,一些“业绩突”的营销人员又常常是“奇货可居”,频频跳槽,薪资水平也越跳越高,其中有些人是带着客户关系一同另易其主的,这些不规范行为的存在都损害着营销员队伍的形象。

热白领冷蓝领,扭曲着劳动力供求的职业结构

白领,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对新中国来说却是一个新现象。据记载,我国的白领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上海,当时,开埠不久的上海成为远东商贸集散地,后又成为国际金融和经济中心之一,到1947年,上海的就业人员中,白领约占43%,这一比例超过了当时欧美城市的平均水平,成为远东最主要的白领聚集之地。在经过了近半个世纪之后,白领再次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闹现象。

从推崇具有社会名望和丰厚收入的智力型业到鄙视地位低下、报酬微薄的体力型工作;从年轻的“白领族”和“雅皮族”沾沾自喜的神态到企业一线工人对现职岗位的不满和失落;从外语、电脑学习的热闹非凡到岗位技能培训的门可罗雀,无一例外地反射出当代青年倾慕“白领生涯”的强烈心态。

白领职业固然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但从整个社会的需求情况来看,白领职位毕竟是有限的,在需求量上要比蓝领职业少得多。在1996年,进入上海地区职业需求排行榜前30名的职业中,白领职业与蓝领职业之比为:1∶2,在需求量前10名职业中,白领职业需求量也仅占4成。与此同时,求职者仍对白领职业一往情深,在劳动力市场上凡是招聘白领的摊位前总是攒动,求职者可谓争先恐后,人才市场比起劳务市场来人气要旺盛得多,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大型人才技术交流会都有几万人入场,本年度已经出现的3个应聘高潮就出现在这两个交流会上。

现在,在社会求职者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眼高手低,期望值高于实际可能的现象。“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无可非议,但这种“往高走”变成一种脱离实际的奢望时,对社会和个人来说只会变成一种负担。有些人虽然失业,却还在挑肥拣瘦;有些人尽管下岗,但仍一心追求舒适高薪的岗位;还有的人本没有一技之长,可还在愤愤不平,自我感觉良好,不断地往高收入职位上挤,这“热白领冷蓝领”的现象在上海人中间已越演越烈,从而使上海的职业结构和劳动力来源发生大变化。

变化之一在于上海人员中的失业率得到“提升”,这种“提升”是由主观因素引起的,而非客观因素带来的,在许多情况下不是没有就业机会,而是不屑从事可以从事的职业;变化之二是外来劳动力的增多,由于上海市的劳动力不屑从事一些职业,从而给外来劳动力立足上海以“可乘之机”;变化之三是上海的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处于一种高移状态,由于攀比心理作怪,“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随处可见,一些高学历者也加入了失业者的队伍,西方社会的那种“高学历高失业率”现象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在上海及我国其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

新要求旧观念,影响着再就业工程的实际功效

“再就业工程”是今年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领导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千方百计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拓展就业门路。

根据上海康培职业信息中心的统计,在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机会中也为再就业者创造了众多的机会。在1996年的职业需求排行榜,招聘量居前20位的职业中,蓝领职业占了6成,这些职业对求职者的年龄和性别要求并不很高,应该说比较适合于再就业人员从事,例如居第二位的“营业员”,需求量达到16280人,居第三、第四和第六的三类服务员职业共需求29316人,另外,居榜首地位的“采购与营销人员”也欢迎再就业人员的加盟,上述这些人员的需求总和达到107445人,占总需求的49.1%,有如此可观的就业机会,不能不说是上海市失业和下岗人员的一大“福气”。

尽管有政府的号召和推动,尽管有众多的职业岗位等待着失业和下岗人员的加入,但上海有不少再就业人员似乎并不焦急重新加入到职业生活中去,许多人还在等待与观望,不少人还在挑挑拣拣,因为他们的观念并没有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而转变,他们的心理“价位”并没有伴随年龄的递增和技能的退化而及时加以调整。

对于绝大多数的下岗人员来说,他们来自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安全和稳定的氛围中他们曾经过得悠哉,现在“铁饭碗”被打破了,但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在追求着那一种所存无几的“劳保”,把合同工和临时工视为不齿的“低档工”而不屑一顾,有些人主动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重新上岗机会。地处上海火车站的名品商厦吸纳的某亏损厂职工,在协议使用一年后,当需要正式确定劳动关系时,竟然还是“吓”跑了一些“做得不错”的协议工,这些人宁愿回厂继续“待工”,去享受几乎已不存在的“稳定”。还有些人,拿着一个月200多元的下岗工资,却不愿意去月薪1000多元的私营企业,担心会被“剥削”得太厉害和没有“劳保”,他们宁愿继续手持几十元的医疗费单据在生产全线停止的厂里排上四五个月才轮上报销一次,而没有想到可以从1000多元的月薪中拿出二三百去买人寿和养老保险。眼高手低、心比天高成了个别失业人员和下岗者再就业最大的障碍。有些人抱怨生不逢时,而对自己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心态不加分析。更有些人还想趁下岗之机,要换一个工作更轻松、收入更丰厚的职业,因此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再就业的误区,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上岗机会,最终成为再就业的“老大难”。

目前在上海有四方面的“集团军”在争抢就业机会,一是每年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的新生劳动力,二是失业和下岗人员,三是由流动人员引入的外来劳动力,四是离退休人员,除了第一“集团军”之外,其他三方面军在就业竞争中,沪籍失业和下岗人员应该说最具优势,但300万左右的外来劳动力的客观存在和30%左右的离退休人员在发挥余热,说明再就业的优势并没有被“第二集团军”利用起来,他们的眼高手低和挑挑拣拣坐失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以致在上海的许多行业中,如建筑、环卫、维修、运输等社会服务行业里,从人员数量上看外来劳动力已唱起了主角。

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失业和下岗人员旧观念之间的鸿沟,已明显影响到了再就业工程的实际功效,因此,各级政府在化大力气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要创造出一种舆论氛围,帮助失业者和下岗人员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合理定位,珍惜每一次再就业机会,并促使在职人员树立起敬业精神,不要轻易放弃现有的就业机会,不被少数热门职业的诱惑冲昏头脑,进而误入再就业者行列。

序号职业名称需求数

1 采购与供销人员等 61849

2 营业员、售货员

16280

3 公共娱乐场所服务员

11281

4 饭馆、餐厅服务员 11123

5 行政业务管理员、助理员

8279

6 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服务员

6912

7 电气与电子工程技术人员

6789

8 汽车司机 5656

9 财会人员 4438

10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4259

11 缝纫、缝制工人

4101

12 电工 3988

13 金属切削机床操作工和刃磨工

3985

14 其他政治、保卫人员

3178

15 其他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 3107

16 秘书 2898

17 新兴职业 2615

18 工业管理技术人员 2602

19 厨师 2556

20 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2373

标签:;  ;  

对96年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冷思考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