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植物文化的社会差异(注:1998年3月2日收到)_植物论文

中英植物文化的社会差异(注:1998年3月2日收到)_植物论文

汉英植物文化的社会差异(注:本文1998年3月2日收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英论文,差异论文,本文论文,植物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植物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植物对人类的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人们往往由植物的形态、习性等特点而产生种种联想,并借植物来表达思想观点、寄托感情和理想,这样,植物就又具有了不容忽视的文化色彩和美学价值。概括而言,人们对于各种植物的看法态度以及各种植物所具有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是该民族植物文化的基本内容。植物文化体现了民族文化中有关道德情操、民族精神、生活态度、美学理想等多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文化特点。

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了解不同民族的植物文化,有利于了解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利于跨文化交际。本文将汉英植物文化进行比较,探讨各自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牡丹、梅花、松树——玫瑰、百合、栎树

汉英民族所重视的花木不同,这是汉英植物文化的区别之一。

众所周知,牡丹、梅花、荷花、菊花、兰花、桂花、松树、柏树、竹、柳等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名树,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汉民族的喜爱和重视。在汉语中,这些花木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最为丰富,有关这些花木的神话传说以及成语俗语也最多,可以说,这些花木的文化色彩最浓,最能反映民族文化背景,是汉民族植物文化中的核心和代表。

而英语民族对汉民族所重视的花木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他们所重视的是rose(玫瑰)、lily(百合)、tulip(郁金香)、violet (紫罗兰)、oak(栎树)、palm(棕榈)、olive(橄榄)、laurel(桂树)等。在英语中,这些花木具有特定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文化色彩最浓。如:玫瑰(rose)象征爱情、幸福和美好,a bed of rose 比喻愉快舒适的生活,not all roses指不完美,gather life's roses指寻欢作乐,rose-coloured(玫瑰色的)象征乐观、愉快的, rosebud(玫瑰花苞)比喻漂亮姑娘,rose-water(玫瑰香水)比喻奉承话或温和的做法;百合花(lily)比喻纯洁的人或洁白的东西,as white asa lily是说如百合一样纯洁,liles and roses 是说象百合和玫瑰一样美丽;栎树(oak)象征勇敢坚强,a heart of oak 比喻刚强勇敢果断的人,oak may bend but will not break (栎树会弯不会断)是比喻人象栎树一样坚韧顽强;棕榈(palm)象征胜利,carry off the palm的意思是得胜、获奖,in sb's palm

days 即在某人的全胜时期,yield the palm to sb 是向某人认输;橄榄枝(olive branch )是和平的象征,hold out the olivebranch(举起橄榄枝)是表示愿意讲和;桂树(laurel)象征着胜利、成功或荣誉,win one's laurels 是比喻获得荣誉,look to one's laurels 是小心地保持已经得到的荣誉,rest on one's laurels是比喻满足于已有成就……。另外,英语民族以玫瑰、百合、郁金香、紫罗兰为女子之名,而汉民族则以牡丹、荷花、菊花、桂花为女子之名,这种取名上的差异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花木在汉英民族中所具有的不同地位。

汉英民族所重视的花木不同,这是其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文化差异的反映。古老的中华大地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孕育出了以牡丹、梅花、松树为代表的植物文化,而英语民族以玫瑰、百合、栎树为代表的植物文化则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以及西方宗教文化影响的结果。在希腊神话中,玫瑰是司美与爱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从海水中诞生时,由她身上的泡沫变成的。于是,在古希腊、古罗马乃至整个欧洲,玫瑰就成了爱与美的象征。桂树象征胜利和荣誉也源于古希腊,而橄榄枝的象征意义则出自《圣经·旧约》中诺亚方舟的故事。总之,英语中不少植物的象征意义都与古希腊罗马文化、西方宗教文化有关。

二、以花木喻人——以花木代言

以花木喻人和以花木代言,是汉英植物文化最重要的区别。

汉民族注重以花木喻人,即用花木的自然属性(形态、习性等)来比喻人的社会属性(品德、精神等)。人们常说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和“四君子”(梅、兰、竹、菊)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汉民族看来,梅花顶风冒雪,开在百花之先;菊花傲霜拒寒,开在百花凋零之后;松柏经冬不凋,四季长青,均象征着人的高尚纯洁品质和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兰花生于深山空谷之中,色泽朴素清秀,气韵高雅恬淡,用来比喻清高雅洁、不入俗流的君子最为合适。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和廉洁正直、超尘脱俗的人一样。竹姿态清雅秀丽、竿直有节中空,如同清高淡泊、虚心正直的人……,似乎每一种花木都具有人的风骨和品德,就连最不起眼的小草也被用来比喻平凡然而生命力顽强的小人物。总之,在汉民族这里,花木已被人格化,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人格象征,花品树品就是人品。古往今来,人们无数次地咏叹松、竹、梅、兰、荷、菊等,实际上是以花木喻人或自喻,借咏花木以咏人。

英语民族有送花的习俗,他们习惯和注重的是以花代言,即用一种花木代表一个特定的意义,用花木来表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据有人考察(顾雪梁1994),英语中各种花木都有特定的意义,几种花木组合又有特定意义,已形成了系统的花语。如:单瓣石竹(sigle pink)表示纯洁的爱;勿忘草(forget-me-not)表示真正的爱;荷花(lotus)表示疏远了的爱;黑色杨树(black poplar)表示勇气胆量;白杨树(white poplar)表示机遇、时机;雪松(cedar)表示忠诚守信; 仙人掌(cactus)表示热心;紫藤(wisteria)表示欢迎;雏菊(daisy )表示天真单纯;黄色水仙(daffodil)表示敬意和问候;红菊花(red chrysanthemum)、橡树叶(oakleave)、野丁香(fieldlilac) 和睡莲(water-lily)组合表示“我爱诚实谦逊、勇敢和纯洁的心灵”……等等。英语民族常常借互赠花木来传情达意。比如,如果朋友发生摩擦,一方送去榛(hazel)表示“希望和解”,另一方回送红色天竺葵, 表示“得到安慰”,这样,两人之间的隔阂就烟消云散了;如果爱上了某人,

可以送她一朵红玫瑰来表明爱情,

要是对方回赠一枝报春花(chinese primrose)就是明确表示接受了你的爱情,要是回赠的是条纹康乃馨(striped carnation),则暗示拒绝你的爱, 因为报春花表示“永远相爱”,条纹康乃馨表示“拒绝”;如果友人遇到困难挫折,送一束菟丝子(mistletoe)和冬青(holly)告诉他:只要多动脑筋,你一定能克服困难,因为菟丝子表示“多思”,冬青表示“克服困难”……。以上举例虽然有限,但英语民族丰富多彩之花语已可见一斑。需要说明的是,英语中虽也不乏以花木喻人之例,但远不及汉语那么丰富;而汉语中尽管也有以花木代言的现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送花风气的兴起,以花代言的花语有所发展,但并不广泛,也不系统,不能与英语相比。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以花喻人是汉民族植物文化的主流和代表,而以花木代言则是英语民族植物文化的主流和代表。

三、花木与性别——花木与神

分别把花木与性别相联系,把花木与神相联系,这是汉英植物文化的又一差别。这亦是各自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在汉语中,花木与人的性别有着密切关系,具体来说,花与女性相联系,而树则与男性相联系。人们认为女性与花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常常用花来比喻女性。首先,人们用花来比喻女性的容貌体态,漂亮女子常被比作国色天香的牡丹、亭亭玉立的荷花、淡雅的梨花、艳丽的桃花等等,用“杏脸桃腮”、“人面桃花”、“芙蓉如面柳如眉”、“梨花一枝春带雨”来形容和描写;女子打扮得漂亮曰“花枝招展”;善于交际的女子被称为“交际花”;学校中最漂亮的姑娘被称为“校花”,等等。其次,人们用花来比喻女子的遭际命运,花的明艳动人是短暂的,这与女性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特点相似;花儿娇嫩,难以经受风霜雨雪的摧残,这又与女性柔弱、不堪遭受命运的打击有相通之处,故而人们往往借叹花以叹女子,而女性亦常常借花自叹自怜。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林黛玉的“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就是其中的典型,名为叹花,实则叹人。《红楼梦》中把宝钗比作雍容华贵的牡丹,黛玉比作风露清愁的芙蓉(荷花),李纨比作清幽的梅花,都是根据各自的容貌体态、性格身世来设喻的,其中有深刻的寓意。正因女性与花有诸多相似之处,因而花即女性,女性即花,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在中国,以花为名是女性的专利,名叫“牡丹、梅花、荷花、红梅、春兰、秋菊”等的女子,多得难以计数。另外,从古到今,从神话传说到拟人表演,凡花仙必是女子。如:《镜花缘》中一百名花仙子全是女子,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以花的形象出现,名曰“花姐姐”,等等,这些都反映了花与女性的联系。另一方面,树木则与男性相联系。树木高大、伟岸、挺拔,经得起风雨,耐得住严寒,这与男性高大健壮、勇敢顽强的特点相似,因此树被视为男性的象征。汉族男子常以松、柏、桦、杨、榛、榕、楠、桐、槐、椿、柳、竹等树木为名;描写和赞扬男性也常将其比作高大挺拔的各种树木。中国神话传说及童话中的树木总是以男性的形象(树爷爷、树公公)出现,如《西游记》中唐僧在荆棘岭路遇的几个树精全是男性:十八公(松)、孤直公(柏)、凌空子(桧)、佛云叟(竹)。然而,相比起来,花与女性的联系比树与男性的联系更为鲜明和复杂。

而在英语中,花木与性别的联系不明显。男性一般不以树木为名,把男性比作树木的现象很少。女性虽有以花为名的,但用作人名的花只有很少几种:玫瑰(Orose)、紫罗兰(Violet)、茉莉(Jasmine)、迷迭香(Rosemery)花(Biossom)、郁金香(Tulip)、 雏菊(Daisy)等;用花来比喻女性的现象有,但很少,且只限于比喻女子的容貌。虽与人的性别关系不大,花木在英语却与神联系在了一起,它们被用来象征希腊神话中的神(顾雪梁1994)。如:桂树(laurel)象征阿波罗(Apollo太阳神);百合(Lily)象征天后朱诺(Juno)或圣母玛丽亚(the Blessde Vingin Mary);常春花(myrtle)象征维纳斯(Venus,爱和美的女神);水仙花(narcissus)或罂粟花(poppy ) 象征谷物女神色列斯(Ceres);栎树(oak)象征主神朱庇特(Jupiter);柏树(cypress)象征阴间之神普路托(Pluto);岩薄荷(dittany )象征狄安娜(Diana,月亮和狩猎女神);橄榄枝(olive)象征智慧女神密涅瓦(Minerva);藤(Vine)象征酒神巴克斯(Bacchus)……。由花木与神的联系,不难看出英语植物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宗教文化的关系。

四、英语中蔬果农作物类植物的丰富涵义

蔬果农作物类植物具有丰富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这是英语植物文化的一大特点。在英语中,特别是俚语中,用例很多。 如: 白菜(cabbage )指少女, 南瓜(pumpkin )指脑袋或指乡村小镇,cabbagehead(白菜脑袋)和pumpkin head(南瓜脑袋)均指笨蛋傻瓜;黄瓜(cucumber)表示镇静,as cool as a cucumber意为泰然自若, 十分冷静;胡萝卜(carrot)指政治诱骗、不能兑现的许诺,the stick andthe carrot(大棒与胡萝卜)是指政治上的软硬两手;土豆(potato)指难看的脸或头,a hot potato(热土豆)比喻棘手的问题; 菠菜(spinack)指杂乱的蔓生物或不受欢迎的东西;洋葱(onion)指人的头脸或搞糟的事、令人讨厌的家伙;know one's onion 意为精明干练, off one's onion意为精神失常;大蒜(garlic )比喻不受欢迎的东西;生姜(ginger)指精神、活力;西红柿(tomato)比喻人的头、脑或美貌女子;苹果(apple)指男人,a smoothapple指讨人喜欢的家伙,a wise apple指傲慢的年轻人;香蕉(banana)指喜剧演员或黄疸病人;桃子(peach)指漂亮女子、杰出的人或极好之物,a peach of a cook是出色的厨师;柠檬(lemon)指不中用的东西或讨厌的人;梅子、 李子(plum)指最好的东西,如“好职位”、“书中最精彩的一段”;瓜(melon)指人突出的肚子或横财、红利;花生(peanut)指矮小、 渺小的人;小麦(wheat)指朴实的人、乡下人;玉米(corn)指陈腐、 伤感的思想或乐曲;燕麦(oats)指田园诗、牧歌,fell one's oats意为兴高采烈、活跃;豆子(bean )指少量的或无价值的东西, fullof beans意为精力旺盛,give sb beans是说惩罚或责骂某人; 高粱(sorghum)指甜得发腻的东西或表示过度多情……。另外, 美国人还以农作物和水果为姓(沈学章,1995),有姓小麦(Wheat)的, 有姓玉米(Corn)的,有姓稻子(Rise)的,有姓苹果(Apple)的, 有姓桔子(Orange)的等等,颇为有趣。汉语中虽然也有少量蔬果类植物具有比喻意义,如桃子喻胜利果实,小白菜喻清秀水灵的姑娘,小辣椒喻泼辣的人,冬瓜喻矮胖的人等,但远不及英语的丰富和普遍。另外,汉民族以花木喻人,注重的是花木的内在特点与人之精神品质的联系,而英语民族以蔬果类植物喻人,着眼的主要是植物的外部特征与人之外貌的联系,这种现象说明汉英语民族对各类植物的认识、重视有所不同,也反映了汉英民族在历史文化、思维特点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说明:本文中未注明出处的英文用例,引自《新英汉词典》和《美国俚语大全》。另外,关于以花木喻人、花木与性别的关系等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向英语国家的留学生作过调查,有关观点结论根据书面材料和调查材料得出。

标签:;  ;  ;  

中英植物文化的社会差异(注:1998年3月2日收到)_植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