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研究

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研究

乌日根[1]2006年在《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与监管》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都不同程度地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为了防范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养老金支付危机,有些国家从建立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制和相应的市场化投资运营管理体制着手,引入新的筹资机制和基金运营机制,使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培育资本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改革初见成效。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统帐结合,部分积累”的养老保险模式,到目前已建立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叁个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由此而逐年积累起来的养老基金数额不断增大,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结合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全或不发达条件下,全面分析和评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影响,适时选择安全且增值的投资工具,科学地制定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策略,建立高效的、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和管理模式,对深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栋[2]2017年在《基于PPP模式的养老金投资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麦肯锡对于我国过往的基础设施投资进行了研究,并测算出我国在2036年,基础设施的总投资额将会达到20万亿美元。麦肯锡的测算结果不仅考虑到了我国日益高涨的基础设施需求,同时还考虑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速度。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象主要包括了高速公路、港口、机场、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电力等与民生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建设物。而第十叁个五年规划中,也提出了要在电力、水利、交通、能源等多个方面大力投资,快速推进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民生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基础设施作为投资标的物具有投资回报稳定、投资周期长、风险程度低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是养老金寻找投资标的的最主要考量。因此,促进养老金投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实现投资方与投资标的之间的良好匹配,还能够在两者之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于养老金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在国际社会中,投资基础设施的方法有很多,主要还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方式。直接投资指的是通过挑选项目-投资项目-运作项目等一系列的过程,实现对于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则是指通过信托、基金、股票、债券等方式,介入基础设施的投资。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很多基础设施的投资方式在我国并不适用,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养老金以公私合营的方式投资基础设施的具体流程以及面临一些问题。B0T是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该类融资方式已经成为我国项目融资的主流方式,也为我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该类方法在实际运作以及风险控制过程中,渐渐的显露出一些弊端,使得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着融资困难的窘境。为了改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方式,基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更加适应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方式——PPP模式,该模式提倡养老金在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时与政府共同占有主导地位,为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投资和运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引入了更加专业的运营方法和风险管控方法,提高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的效率,降低了项目的风险程度。

聂宏亮[3]2014年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已达到一定规模,个人账户也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问题将日益凸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则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关键性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意义有两点:一是随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规模的扩大,需要保值增值;二是化解已经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危机,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积结余已达到一定规模,个人账户的逐步做实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现行的政策规定结余基金只能投资在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存在这种投资渠道窄、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低、投资主体不明确,投资管理政事不分等问题,难以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风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了化解基金支付风险,可选择的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在现阶段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的条件下,我国不同的省区可以结合自身的政策、管理体制及人才储备等条件下,应该选择公办养老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管理模式或者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管理模式,基金投资工具除了银行存款与国债之外,还应该包括有金融债和企业债、投资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并且,现阶段基金的投资策略应选择稳健型的投资策略为主,这样即保证了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又能够使政府便于在基金投资过程中进行监管。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必将面临一系列风险,主要包括有叁点:基金投资的环境风险,基金投资管理的风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同时,对于防范风险的管理体系建设,则需要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及风险控制的法律法规、实行严格限量监管、建立最低收益率制度、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健全基金投资运营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措施以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安全,实现保值增值。

白璐[4]2016年在《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趋紧,高龄化和低抚养比现象交错,加之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不甚完善,银发贫困危机突显。而综合分析我国养老基金国情,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如何进行高效的投资管理。国家逐渐放松对养老基金的投资限制,适当扩大社保基金对债券、股权、信托贷款等的投资范围;鼓励年金基金对优先股权的试点以及进入长期投资领域的多元化资产配置;修改完善基本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坚持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原则。国家政策支持推动养老基金的市场化运作,致力于对养老基金的有效投资管理,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在我国养老基金市场化进程中,大规模养老基金的入市投资该坚持何种投资理念、使用何种投资策略是投资可持续的关键。由于资产规模大、投资期限长以及社会属性等特征,养老基金被视为社会责任投资的天然支持者。而国际养老基金的入市投资坚持社会责任的投资理念,不仅基于养老基金管理者避免利用不道德行为获利的伦理价值观,还在于社会责任投资能够有效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追求较好投资收益预期以及规范目标企业经营行为的动机等。同时养老基金作为大型机构投资者,其大规模的社会责任投资不仅有利于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还能有效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规范引导资本市场社会责任投资行为,加速金融结构创新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社会经济的构建。国际养老基金40多年的社会责任投资发展历程,不断调整优化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涌现了优秀的投资代表如美国CalPERS、荷兰PGGM等养老基金,形成了高效的社会责任投资策略机制,综合灵活运用ESG融合策略、股东参与策略以及新型领域投资策略,社会责任投资逐渐成为养老基金的主流投资策略之一。随着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市场逐渐步入正轨,国家开始紧抓环保领域建设,加大对不道德、违法违规企业惩罚力度;企业社会责任逐渐进入新常态,从重视GDP数量向GDP质量转变,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平衡等;另外资本市场发力,沪港通、自贸区建设的引进来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的走出去,为我国资本市场引入先进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这些经济发展趋势都在推动着我国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基于国际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的经验启示,我国养老基金的市场化运作该坚持社会责任投资理念,该积极探索可行性社会责任投资策略的优化应用,在养老基金市场化进程中应时之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国际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策略应用的经验借鉴,对我国养老基金所可能采取的社会责任投资策略以及配套条件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推动我国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市场的发展,实现养老基金的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进而实现更大范围的和谐社会构建。文章由七个章节构成,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的相关研究,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梳理了社会责任投资的历史发展进程,概述了社会责任投资的涵义,并从避免利用不道德行为获利、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维护、较好投资收益预期以及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责任投资市场有效发展的原因。第叁章分析了当前欧洲、美国和亚洲国家(地区)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现状,立足于养老基金大型机构投资者地位,分析了其社会责任投资对促进养老基金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规范资本市场社会责任投资行为、促进金融结构创新以及推进可持续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详细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所实施的投资策略,分析了主流的ESG融合策略包括消极筛选、积极筛选、行业最佳选择、ESG整合策略的实施机制,介绍了股东参与策略包括编制股东决议、代理投票、参与对话以及参与机构联盟的应用,以及逐渐发展的影响力投资策略。第五章通过对美国CalPERS、荷兰PGGM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策略的具体应用进行案例分析,挖掘国际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的经验价值和启示,国际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倾向于应用多样化的ESG融合策略,有效发挥养老基金股东的机构地位,探索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同时政府以及相关研究中介机构也加强对社会责任投资的支持。第六章立足于我国当前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市场的发展国情,指出我国养老基金的社会责任投资策略,应尝试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实施消极筛选、积极筛选和行业最佳选择策略;立足长远目标实施ESG整合的识别、实施和优化策略;同时应积极发挥养老基金在编制股东决议、代理投票以及参与管理层对话方面的机构地位;此外养老基金还应积极关注环保、社会建设以及创新技术等新兴投资领域的投资机会。第七章基于当前我国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发展缓慢的国情和障碍,提出相应的外部配套条件改善建议,认为我国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加强养老基金利益相关主体、目标企业、政府以及第叁方机构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和能力提升,需要多方相关主体的合力推动。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论文研究对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策略进行了总结,基于国际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实践,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策略包括ESG融合策略、股东参与策略和影响力投资策略,论文研究还梳理了每类投资策略的细分策略。第二,论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国际养老基金CalPERS、PGGM的社会责任投资策略应用情况进行了案例研究,并提出对中国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的启示。第叁,论文研究尝试提出了中国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策略,包括严格的筛选标准、优化的ESG整合策略、养老基金股东参与管理策略、主题投资策略。第四,论文研究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对社会责任投资的外部配套条件建设提出可行建议。文章以理论探索研究为主,辅之少量的数据分析,有待进一步实证数据的研究支撑。同时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过程涉及问题的广泛性,所提出的投资策略建议可能不够细化,操作性有待完善,对于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策略机制的优化研究有待自己以后学习工作中进一步深化探索和补充。

吕志勇[5]2010年在《我国社保养老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投资,就有风险。在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全球养老基金投资损失惨重,2008年,全球各国养老基金折损20%,损失超过5.5万亿美元,中国社保基金投资也因此导致股票资产亏损6.79%。可见,加强对养老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和管理,确保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是世界范围内共同面临的课题。特别是在养老基金面临因巨额隐性债务成本、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而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支付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更大。同时,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与养老基金投资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养老基金投资市场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也意味着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将会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因此,如何进行有效投资和控制风险,确保中国养老基金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就成为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首先从分析养老基金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入手,引入VaR这一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风险度量方法对养老基金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现行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政策规定出发,运用Markowitz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构建了中国养老基金资产优化配置模型,并对养老基金资产投资组合最优配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根据养老基金的性质和地位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资产配置,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周期,对各种养老金资产的配置比例进行适度调整的结论。本文还在比较分析与借鉴国外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成功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机抉择的养老基金投资监管模式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的风险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

乔磊[6]2013年在《基于MNL模型的个人账户基金有效投资研究》文中认为老龄化的到来,对全球范围内的养老保险体系提出了考验,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已经难以为继。上世纪末,各国纷纷开始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中国也不例外。1995年,我国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型转变。新的制度为每位参保者建立了个人账户,但是由于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入不敷出和统筹账户、个人账户的混账经营,统筹账户开始透支个人账户的资金,造成了个人账户的“空帐”运行。在意识到“空帐”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之后,我国分叁批开始对14个省市做实个人账户基金。做实个人账户的速度惊人,截止到2012年3月,全国做实个人账户达2700多亿元。做实了的个人账户分两种运营方式,一部分是中央财政补助部分,可由省级政府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运营,并承诺一定的收益率。另一部分由地方负责运营管理。两部分基金的收益率形成鲜明对比: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的年均收益率为8.41%,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率近6个百分点,比承诺的收益率高出4.9个百分点。但是,地方管理的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范围被严格限制在银行存款和国债上,10年来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跑不过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增值保值就成为空谈。国内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认为个人账户基金能否增值保值关系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的成败。因此,寻找个人账户基金的高效的投资方式就成了当务之急。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进行了相关研究。具体来讲,本文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引出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行为金融学和投资比例的确定叁方面概括归纳了国内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研究现状。最后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第2章,先是写出了我国个人账户基金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现状,然后建立了基金平衡收支模型,算出了维持基金平衡收支的最低收益率要求,结合我国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收益率现状,得出了现行基金收益率与我们所期望的收益率的差距。接下来分析了我国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中的问题所在。第3章,比较世界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提取出了对我国有借鉴性的部分。第4章,结合第3章的结论和我国现状,提出适合我国的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模式,并为各角色物色合适的机构,进而从效率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给出了完善该投资运营模式的补充。第5章,运用行为投资组合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建立MNL模型,来描述投资经理的实际投资行为,然后运用14支优秀标准混合型基金的投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可参照的”投资组合比例。第6章,针对上述研究提出有助于我国做好个人账户基金有效投资的建议。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个人账户基金有效投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对我国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江玉荣[7]2014年在《养老基金投资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老龄化将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在社会养老保障权已成为基本人权的背景下,各国都在依据各自国情探索不同的解决之道。其中以市场化方式聚集社会资源、通过建立养老基金并对其投资运营已成为世界普遍共识。我国养老基金制度改革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一直是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养老基金投资还受到严格限制,浅层次原因是出于对金融市场特别是股市的担忧,但根本制约因素是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制度未真正建立,尤其是有效监管制度的缺失。养老金制度改革在近叁十年间内一直是全球热门话题,改革措施有参数式和结构调整,其中对养老基金进行市场化运作谋求保值、增值一直是改革的核心;其他改革措施如基金积累制的确立和发展、养老基金多支柱体系建立、DB型养老基金计划向DC型养老基金计划转变等都推动了养老基金投资的发展。国外经验表明,养老基金投资能与资本市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基金分享经济成果的同时也能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鉴于养老基金本身的社会属性,使之相对一般投资来说,更加注重投资的安全性,但金融市场风险高度凝聚,如何在风险既定的条件下寻求最大收益,这不仅取决于基金本身的投资策略,也需要外生力量的控制,其中监管约束至关重要。从监管制度构建的宏观角度来看,监管权的配置和监管模式的选择是其核心内容。监管权配置基本上可以分为一体化、专业化和部分一体化叁种体制。澳大利亚、智利、英国和美国等四个国家分别是以上几种监管权配置体制的典型代表,虽然运行机制大相径庭,但监管的专业化、独立性和法制化是不同监管权配置体制共同发展趋势。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再加上落后的养老基金投资发展水平,实行专业化监管权配置体制、构建专门监管主体是我国必然的选择。在监管模式方面,一般分为审慎人规则和数量限制监管两种模式,从理论分析和经验角度来看,审慎人规则要优于数量限制监管模式。实践中审慎人标准逐渐提高并且两者也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同时注重风险性导向和资产配置理论的应用。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严格数量限制监管模式,随着大规模养老基金投资“入市”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应引入审慎人规则逐步过渡到混合监管模式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从制度构建的微观层面来看,养老基金投资市场准入监管是第一道门槛。通过对投资资格的认定把不合格的机构排除在市场之外,并可以维持市场适度规模。我国目前准入制度质量规制效果不理想,数量规制目标不明确。宽严适度、效率和公平兼顾以及规范和促进相结合是我国养老基金准入监管制度设计时要遵守的原则。具体要理顺养老基金投资准入审批关系,重构准入程序,界定不同监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完善养老基金投资从业人员资格制度,弥补境外投资准入监管的空白。养老基金投资机构获准进入养老基金市场后,还要对其业务运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养老基金投资业务运营监管中最为重要的是信息披露和关联交易监管。信息披露制度是其他一切约束机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关联交易是在以多层次信托或委托构建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框架中最为常见、也最容易侵蚀养老基金资产的行为。信息披露是关联交易监管的基础,而关联交易是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提升立法层次,统一规范养老基金投资信息披露并引入GIPS标准是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的有效途径;另外,在限制非公允性关联交易的同时也要对公允性关联交易进行肯定以提高基金投资效率、拓展利润空间。在市场机制中,养老基金投资市场有进入必然会有退出,而完善的养老基金投资退出机制也是衡量养老基金投资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养老基金投资市场退出的目的是使不符合条件、不具备资格的市场主体退出养老基金市场经营,防止养老基金被侵蚀,使得市场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除了加强养老基金从进入到退出的监管以外,由于养老基金是普通大众退后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不能把退休风险完全留给个人,这就要建立必要的保障措施以分散、化解风险。DB型养老基金计划和DC型养老基金计划的投资风险补偿措施因为风险的分担方式而设计不同,DB型养老基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主要通过公共担保机制来实现,DC型养老基金主要是建立投资收益约束机制。我国主要是以DC型养老基金计划为主的国家,目前风险补偿机制仅限于风险准备金,多层次风险补偿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首先应当建立相对的、真实平均最低收益率保证机制,同时要明确最低收益标准并拓宽资金来源。

魏鹏[8]2011年在《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信托运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个人账户养老基金①面临贬值的风险,一方面是由于运营管理不善导致的管理和运营风险,另一方面是由于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太低导致的收益风险。在此背景下,中央于2010年12月提出了要改善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运营方式,要进行市场化运营,保证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但是,对于个人账户市场化运营采用的运营模式却众说纷纭,有学者提出把个人账户基金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来投资运营,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学习企业年金的运营方式,采取信托化的运营方式进行投资运营,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至今仍在继续,本文也就是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的。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对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产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投资组合理论对我国现有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我国信托业的优势分析,参考英美养老金信托的成功经验,结合个人账户基金本身的特点,认为我国个人账户基金应该采用信托模式进行市场化运营,完善和探索了个人账户基金信托模式框架图,对个人账户基金信托运营模式中的“信托的主体、信托运营模式下风险的控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保证我国个人账户基金信托化运营的制度保障。总的来说,本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第1章:导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第2章:对我国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信托运营模式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对信托以及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信托模式的基本概念的进行了界定。在理论依据上,本文主要是依据产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投资组合理论。第3章:对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现状和信托化运营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国个人账户基金的现状和问题,论证了个人账户基金采用信托模式的优势,并在对英美两国养老基金信托成功经验的借鉴下,认为个人账户基金信托运营模式是最优的投资模式,是能够保证个人账户资金保值增值的。第4章: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信托管理与运营风险控制。在本章,作者分析了个人账户基金信托运营模式的基本原则,在其他学者的研究背景下,创新了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信托框架图,分析了个人账户基金信托运营模式的投资管理主体,对信托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采用投资组合理论选择各种资产的最优投资组合,使斜率达到最大,标准差最小,控制了非系统性风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委员会与信托公司的代理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方法。第5章:保障手段。认为政府应转变角色,从基金运作人转化为基金管理和监督;完善资本市场,构建个人账户基金运营的市场环境;加大立法力度,尽快出台相应的个人账户运营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个人账户基金信托运营模式的监管;科学的运用投资组合工具,保证个人账户基金信托化运营模式的进行;进一步做实个人账户基金。第6章:结论与展望。认为个人账户基金采用信托运营模式是能够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展望未来,个人账户基金应从个人账户的产权性质、模型化、数量化、风险控制、管理体制、参与公司治理以及指数化投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丁庆华[9]2012年在《优化投资组合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我国2000年成立全国社保基金以来,已经过去了11年。这期间我国社保基金从成立之初的200亿元迅速壮大到2011年底的8689亿元,实现了社保基金投资的稳定和高效增长。年度最高投资收益率达43.19%(2007年),最低收益率为-6.79%(2008年),年均达到8.41%,比同期通货膨胀率高6个百分点。在总体水平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投资收益比例不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有所缺乏。所以如何在现有投资技术上优化投资组合,避免出现亏损,尤其是重大亏损,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说明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及思路,采用方法,第二部分解释了社保基金概念,风险,权益类投资,股权投资和投资组合理论。第叁部分从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现状出发,进行了收益和风险分析,探讨了过去投资模式的缺点,认真分析了现在投资取得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防范风险的建议。第四部分研究了国外社保基金投资的模式,归纳出集中管理模式,松散管理模式和适度管理模式,分别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智利和美国为例总结了他们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最后总结了国外成功和失败的教训,提出防止社会投资的错误倾向。第五部分在综合研究国内和国外社保基金投资的基础上,提出增加权益类投资比例,加快扩大股权投资的范围,加大实业投资力度,增加指数投资,同时净化中国资本市场,建立健全成熟的资本市场,让社保基金可以在投资市场取得良好的长期收益。第六章是总结,提出我国的长期社保投资之路,还要不断摸索投资模式,以逐渐完善。

盛菁华[10]2013年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损失惨重,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巨额隐性债务成本的问题日益凸显,面对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养老金面临支付危机。此外,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给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带来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和规避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中的风险,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实现保值增值,保证养老保险基金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最佳的投资回报,就成为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统一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为研究对象,在描述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投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成因,结合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及风险控制的措施,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体系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及企业年金各自的运营模式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于投资方式单一,受通货膨胀影响,投资收益较低,甚至出现实际投资收益为负值的现象,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松散,专业性较差,无法对养老保险基金实施有效监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受资本市场指数波动的影响,存在投资组合风险。利用VaR法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风险进行度量,得出具体风险大小;企业年金的投资主要受到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收益波动较大。其次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道德风险,着重阐述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道德风险的成因——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目标不一致,以及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过程中各主体即养老保险基金主办人、投资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风险。2.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管理及其启示。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美国及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模式及其投资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对于美国叁大支柱的养老保险基金——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老年和遗属社会保险信托基金下的社会保障基金、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养老保险基金、私有退休基金各自的投资方式、投资工具、投资领域的分析,得出了美国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专业化的投资运营、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以及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对于智力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主要通过数据介绍了其投资组合的构成以及智利政府对基金投资方式的比例限制。智利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措施主要有允许参保人自主选择私有化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建立投资储备金和盈余储备金制度以及政府的间接性监管。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的启示。3.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体系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上主要投资管理模式——完全集中的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以及适度集中的管理模式的分析,得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即对具有公共性质的养老保险基金采取完全集中的管理模式,而对具有私有性质的养老保险基金采取适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包括发展多元化投资渠道、丰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产品、加大境外投资,加大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加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专业化管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与监管[D]. 乌日根. 内蒙古大学. 2006

[2]. 基于PPP模式的养老金投资研究[D]. 张栋. 山东大学. 2017

[3].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研究[D]. 聂宏亮. 山西财经大学. 2014

[4]. 养老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策略研究[D]. 白璐. 西南财经大学. 2016

[5]. 我国社保养老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 吕志勇. 天津大学. 2010

[6]. 基于MNL模型的个人账户基金有效投资研究[D]. 乔磊. 山东财经大学. 2013

[7]. 养老基金投资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江玉荣. 安徽大学. 2014

[8].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信托运营模式研究[D]. 魏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9]. 优化投资组合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策略研究[D]. 丁庆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12

[10].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研究[D]. 盛菁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