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医院保健科
摘要: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90例和实验组患者10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入、出院时SDS和SAS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出院时SDS评分和SA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经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出院时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出院时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起到和谐护患关系并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的目的,进一步促进了患者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老年冠心病;应用价值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并造成大量死亡的一种身心疾病,CHD发生后常出现复杂的心理反应,临床上多表现为抑郁与焦虑[1]。有抑郁症病人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高于无抑郁症病人2~3倍,抑郁情绪明显增加了CHD的严重程度及病死率[2]。如果冠心病伴发焦虑情绪,可增加病人心肌梗塞发作的危险[3]。护理工作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力量,为达到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促进身心恢复健康,本科室对CHD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91例,全部病人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32例,女59例,年龄≥60岁,平均年龄(67.29±8.96)岁。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治疗。人性化护理措施包括:①营造人性化的护理环境。病区保持清洁安静,通道有醒目的标识,走廊两边贴有温暖人心的标语,病房内设置力求简单且方便病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做到尽量不影响病人的休息,随时保持患者和护士站的联系。增进与病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医护之间的距离,营造一种和睦友好的氛围,有效地减轻病人的压抑和孤独感,使患者感到温馨与舒适,保持心情愉快。②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将CH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急救常识、健康饮食方式制成宣传手册,人手一册,使患者系统地了解CHD的相关知识。医护人员主动地与有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活动,并且给予耐心的解释,争取获得患者的信任,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使其真正理解心理障碍对CHD的不良影响,尽快摆脱抑郁与焦虑所造成的无助和失望感,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③人性化的护理流程。当新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亲自护送到床单元,始终保持亲切、美好、体贴、热情的服务态度。在进行查对制度时,改变以往的生硬模式,代之以温馨、亲切的称呼。运用“安抚性语言、解释性语言、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给病人以指导[4],在治疗中各项护理操作事先告知患者,并征求其同意,并及时告知有关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于患者入院第2天和出院时分别做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的测评调查,主管护师发放调查表,由患者独立填写好收回,进行统计分析。另外,于出院时分别进行“住院满意程度调查表”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数据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出院时SDS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入、出院时SDS评分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对照组患者入、出院时SAS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入、出院时SAS评分结果差异有显著(P<0.05),见表2。
此外,入院时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84.9%,对照组为85.3%,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实验组为96.2%,对照组为89.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焦虑、抑郁等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吸烟、酗酒、持久紧张的高负荷工作与生活节奏等),激活神经内分泌机制、交感神经和血小板活性,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冠脉内皮功能损伤,粥样斑块破裂,冠脉痉挛,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5]。抑郁是指患者由于丧失或预期丧失而引起的一种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可使人情绪低落,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焦虑是一种持续的对自身安全或躯体状况过分的担心和恐惧,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CHD患者易发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障碍。对于老年CHD患者,过去只注重疾病和躯体治疗,却忽视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致于影响了治疗效果。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由原来执行医嘱转变为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人性化等多层次的整体护理模式。本组对101例老年CHD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SDS、SAS相关分值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病情好转,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就是关心和关注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的人格与尊严[6]。而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的,患者对自己所患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是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多表现为心神不定,顾虑重重,焦虑不安,抑郁不畅,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加重了原有的病情[7]。同时焦虑、抑郁本身导致患者不适主述增多,这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对这类患者我们需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去关心和爱护他们,通过与病人及家属交通和沟通,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耐心地解释和分析症状,加强心理疏导,取得病人的信任。通过人性化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变悲观失望的心理,使患者真正理解精神心理障碍对CHD的不良作用[8]。通过人性化护理,唤起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念和勇气,摆脱抑郁、焦虑情绪造成的无助和失望感。通过人性化护理使病人感受到了富有人性、人伦、人情的高品质服务,从而保持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护患关系更紧密和谐,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有效地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利于促进身心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辛秀玲.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268-269.
[2]黄小红.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3):620-621.
[3]李海霞,李长玲,赵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136-137.
[4]王春玲,董艳娟.50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2):711-712.
[5]陈清玲,罗忠娟,王红梅.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现代养生,2014,17(24):183.
[6]陈甜甜.10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0):468.
[7]吕新凤,俞颖.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3745-3747.
[8]资金莲.老年冠心病患者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51(11):111-112.
论文作者:葛欣欣,田丽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老年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病人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论文;